29、人都“死”光了,你们把房子都卖给鬼么?一路哭还是一家哭?
第30章人都“死”光了,你们把房子都卖给鬼么?一路哭还是一家哭?
“你现在接受这个建议也不晚。现在缺的不是钱,而是流动性。小河水没水,什么都流动不起来。”方闲道幽幽的说。
方清之叹了口气,说道:“那就不能慢一点么?直接迫使城内地段最好的楼盘,以便宜1/4的价格都卖掉。逼着城内所有的楼盘和二手房腰斩一半的价格都卖出去。人为的制造出流动性,疯了么?”
“这是目前面对危机的唯一办法。
作死的人,作到这个份上,除了指望他继续作死,还能指望什么?不赶紧死而后生?
不要指望通胀和物价飞涨的印钞战术。那是鸡和蛋的关系。
先有钱消费,还是先劳动赚钱?
先有消费市场,还是先有投资?
先有投资和企业,还是先有就业和劳动?
谁先启动谁,决定了通胀是刺激了经济发展,还是导致经济陷入滞涨和崩盘。
98~08,背靠美元的QE大宽松。计划模式,国家印钞通过银行~国企实施大基建,在承包给私企,把钱直接发放到每个没钱的国民手里。当时可是大部分人都是没钱的。
表面是人民币,实际上是美元在购买房产。水灌下来,当然有启动效果的。
现在美元QE收缩,等于关上龙头。人民币实打实,能买能卖的只有房子。一旦只是人民币放水灌下来,继续膨胀的只是房子,会极其被动的陷入滞涨崩盘。
强迫所有的房地产半价出售,是挤出来水分。房子成了白菜价,市场活力就出现了。现在谁都明白中国的房子水份太大,没有投资的余地。
美元QE这个主力都撤退了,房价还在半空中不下来?等着谁接盘?就是再接盘也得跌倒一定程度。吸引美元进来在说啊。
你自己救不了自己,只能设局做鱼饵,让小鱼进来。小鱼来了,水和更大的鱼就都进来了。
死抱着房价,不让跌是救几户富贵人家。
全面价格崩掉,你这才是拯救一个城市。既然全民投资,搞商业,就要放开了房子,让大家把商都经起来。商业起来,城市发展,房价就又值钱了。
先跌为敬,就是先拿钱找下一个风口机会。
现在是市民们都有想法,没有可执行的办法。营商环境还是差的要命。你不压迫下去,逼出极限,水落不下。
水里面,全TM都是装B衣果泳的份子。能打,能战斗的,都是在边上看热闹。你一个人玩的转么?”
方闲道说的激动开始喷起来了。都是搞经济和金融出身的,方清之当然明白一点。
钱不会凭空消失,钱=商品。除非大量商品被凭空消灭掉。只要整个生产体系和消费市场存在,循环良性,流动性较好,都是小问题。
但是现在1块钱的房子暴涨到100块,直接把六个钱包全割了。
想让中国人,中国的年轻人继续买房,他们的工资连月租都还不起。
房子多,人少,除非连鬼都算上。更不要说无数的70岁,80岁的,不上养老院就需要跟儿女在一起。
想来想去,这么多房子除了卖给鬼,还真无人可卖了。
有价而无市,说白了房子是账面资产,不变现就不是财富。
卡在这个变现的节点上,都觉得这是自己手里的钱,而认不清自己手里是随时暴涨暴跌的商品,或者股票。不变现就是坑,可能是火坑,也可能是黄金坑,谁打破这个幻觉,就跟谁急。
想做生意,又不懂生意。
想投资又不懂投资,不想学习,就守株待兔,抱着房子等新一轮的周期性繁荣?把手里的商品换成钱。
一买一卖就是15年,人生几个15年。搞什么都不会差的。除非你一直闲在家里做梦。
经济周期性繁荣,往往会导致经济热点转移,投资和人口的转移,区域性的房价没落起来会一去不回头,很难恢复。
但是你指望一个普通人不以他20~30年的人生成功经历去判断事物,而是指望他能看懂200年来整个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靠“复利”发财的本质。才是强人所难,逆反潮流的。
房子真是不保值,随着科技和新技术的发展,区域热点的转移越来越快,房子真就是空心白菜。
复利,利滚利,才是关键。
一旦资金不能滚动,复利降低到可怕的程度,麻烦才是真正的大了。
换成鬼来接盘,冥币数量还是很大的。
但是保谁的资金?维护谁的复利?这是方清之和方闲道之间最大的分歧点。
(本章完)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