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被害入狱
一阵熟悉的脚步走了进来。
王上早已下位前来搀扶,只听得太后问道:“王上,你今夜宣了我宫中的宫女,所为何事啊?来你这都三个时辰了。”
王上忙赔笑说道:“只是我这新晋的嫔妃与她是旧识,叙叙旧罢了!”
那边红玉马上回道:“回禀太后,确实如此!”
“多嘴!”太后呵斥道,“我与王上说话,轮不上你插嘴!”
太后望着宁儿说道:“我每晚可是要喝了这小宫女做的鱼羹汤才能睡觉的。”
说话间便已经起身,“王上,若无其他事,这宫女我先带回去了。若是明天再要叙旧,就请你的爱妃来我宫中吧!”
王上跟着起身,连声应道:“儿臣耽误额娘安寝了,这就送您回宫!”
随即又对着宁儿说道:“快起身,服侍太后回宫!”
宁儿忙起身搀扶太后,出门后,偷偷的叹了一口长气。
太后并未询问,宁儿却暗自纳闷,为何红玉处处针对自己?
今晚若不是太后来的及时,后面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夜无眠。
第二天肿着眼的宁儿的模样让吴嬷嬷大吃一惊,详细问过了其中缘由后,便大致猜到了几分,说道:“必是那王后从中作梗,那红玉该是王后的卒子,生怕你真会参加太子选妃罢了。”
此时太后已经起床,宁儿端着热腾腾的五谷养生粥便走了进去。
用完膳后,太后问道:“你与王上的那位新晋的妃子是何瓜葛?”
宁儿脑中快速的思虑了一下,决定将心中疑惑一一说起。
听完后,太后也是一惊,叫来门外的小太监,说道:“你去问问这红玉是如何出的监牢?”
宫中因为太子选妃的大事而变得异常紧张,连空气中似乎也能嗅到宫中各项势力争夺的□□味。
吴嬷嬷偶尔也会有只字片语的议论之词,也不过是说些太子选妃的真实博弈不仅仅是个名头,更是关乎每一位郡主身后家族的兴衰,定是马虎不得的这类的言语。
想来上次太后当面用宁儿来怼芸郡主,不过也是为了敲了敲边鼓,告知王后莫太过张狂。
这太子妃人选个个是千里挑一的大家闺秀,名门望族,担负的是整个家族的兴衰。
表面的风平浪静,下面实是暗潮涌动。
宁儿素来对宫中杂事一概不太关心。
自是不会去刻意关注太子选妃的事情,也不过闲时听听而已。
倒是心中更在意红玉的命运翻转,看来上次的旁敲侧击和故意让她跪等两个小时的事都是有预谋的,只是不知道为何她当初掏空了口袋却换来了一个仇人?
上次太后特意着人去问过了,也只是记载因病重被释放而已,其中详细内情并无人知晓。
所幸在太后宫中,有太后护着,这些时日也没什么传召之类的意外事项。
既然是落得清闲,她便更多些心思放在糕点的制作和时常独自偷练剑法这些事上。
这一日傍晚,宁儿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太后的豚鱼汤。
却听得门外有人唤自己的名字:“宁儿,宁儿!”
她盖好锅盖,出了门却并不见人,待反身回来却发现锅盖露出了个小缝隙,一缕缕的鱼香和白气偷跑了出来。
她一瞬间愣了下,努力回想刚才是否盖好了锅盖,不过是顺手为之,怎么也想不真切。
但是宁儿素来对吃食要求严格,这鱼汤若是烹煮时跑了味道出来便不如之前鲜美了。
想了想,再重新换条河豚肯定是来不及了。
于是她将鱼汤一点点舀起,全部倒了出去,又放了水重新再煮。
虽然多了些时候,这鱼肉也不能再食用,但太后素来是喜食汤水的,足够鲜美的鱼羹便是最好的。
果然太后盛赞鱼汤口味清淡爽口,喝了一大碗。
谁知,半夜时分,正值夜班的宁儿却听得太后在轻声□□,忙近身查看,却见太后面色蜡黄,身体在左右翻滚,似有痛苦之状。
她轻声问道:“太后,您怎么了?”
“肚子疼!”太后双手捂住腹部,应道。
宁儿高声唤起门口的宫女,让她去请太医。
这边的吴嬷嬷也跑了过来,两人刚将太后扶起,却见她一阵呕吐,瞬间床边全是污秽之物。
一时间宫中大乱,人仰马翻的人群来回穿梭。
不一会儿,太医赶来了。
诊断后,拿出一粒丸药,让吴嬷嬷用温水送服下去,又用针灸从手指尖扎出几滴血后,便见太后神态舒缓了许多,大家这才放下心。
此时,便听得门外传来小太监的叫声:“王上驾到!”
众人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不知怎的惊动了王上。
一群人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母后,母后!”王上急匆匆的来到床榻前,却不见太后应声,转身怒目望向太医问道:“太后怎么不回应朕?”
白须太医俯首回道:“太后刚有好转,仍在昏迷中。”
“怎么回事?今天早上见太后还好好的,怎么就昏迷了?”王上继续追问道。
“回禀王上,太后这是轻度中毒。”太医一语出口,宁儿心中便咯噔一下,看来今晚这事定是有人暗算于她了。
她猛然想起傍晚时分的那声呼唤和没有盖严实的锅盖,这次可是百口莫辩了。
不过想来她多亏后来的更换鱼汤,否则,后果定是不堪设想。
想到此处,她不禁吓出一身冷汗,万幸没有危及到太后的生命安危。
这边王上还在追问:“怎么好端端的中毒了?是什么毒?”
“经臣诊断,是豚毒。”太医回道,“万幸太后只是轻微中毒,并无生命之忧。”
王上巡视全场,眼神落在低头伏地的宁儿身上,恶狠狠的说道:“将这下毒的宫女打入大牢!”
一旁的吴嬷嬷欲起身说话,宁儿伸手轻轻扯了扯她的衣角,微微摇头。
一干人等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宁儿被带了出去。
宁儿在宫中十几年,第一次进到大牢。
黑乎乎的一个屋子里,只有墙上火把的光芒映照着,更显得阴森。
身上还有着太后呕吐物的难闻气味,空气中充斥着都是恐慌和悲切。
环境的恶劣宁儿虽有些不适但也并未在意,再加上她有武艺傍身,这些个兵卒拉扯之间也并不能伤她分毫。
只是不能让外人看出破绽,她还是装出一副柔弱模样。
经过一晚上的折腾,当她被推进牢门后,她顺势倒在了墙边得稻草上,倒头就睡着了,这也是在习武时练就的本领。
一觉醒来,周遭还是漆黑一片,宁儿不知道是什么时辰了,也不知道太后如今苏醒了没有。
这几年在宫中独自生存,她谨记着道馆时桂嫔姆妈的教诲,事事谨慎,谁料到依然没能躲过这宫中的暗算设计。
她靠墙而坐,慢慢开始调理呼吸,待心绪平静后,细细回想这段日子里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一点一点的检索到底是哪里出了岔子导致今日的牢狱之灾。
想来还是这太子选妃之事的缘由。
太子选妃关乎日后江山社稷,更何况太子本人玉树临风,是千万清纯女子的梦牵魂绕。
红玉的从中挑衅也是在太后调侃芸郡主之后发生的。
那次是太后亲自去解救的她,这次那些人更为狠毒,直接用了“借刀杀人”一招,用心何等险恶,要杀了太后和自己。
想到这里,宁儿开始浑身冒出冷汗,若是如此,这遭劫难该如何逃脱。
万幸的是太后并无大碍,只是要如何离开这牢房还是要细细盘算才好。
无论幕后黑手是谁,宁儿下定决心不会让他们的奸计得逞。
环顾四周,宁儿发现要逃离这牢房可能也并不那么简单,何况在宫中,出了牢门也难以逃出宫,看来还是要另想对策。
那边的太后还未醒来,守在床边的王上面露焦虑神情,唤过跪在一旁的太医:“怎么这么久了,母后还没有醒?”
太医忙上前搭上云帕进行把脉,跪地回道:“回禀王上,太后脉象已渐次平稳,并无大碍,待喝下参汤定会醒来。”
说话间,宫女已经捧着药汤走了过来,太医从怀中拿出银针,试探后接过药碗,开始给太后慢慢喂药。
果不其然,不过几口参汤下去,太后便慢慢开始睁开了眼睛。
王上连忙上前,太后微微点头问道:“王上怎么在这里?”
王上回道:“母后被人谋害,可把孩儿吓着了。”
看到太后略显疑惑的眼神,王上没再细细解释,继续说道:“如今母后已经无碍,孩儿放心了。”
一旁的太医回道:“王上,太后还需修养,不可过多言语。”
王上接着说道:“母后好好静养,孩儿先回去了。”
太后点点头,随着王上的离去,太后宫中这才恢复往日的宁静。
吴嬷嬷上前将太后身上的被子掖了掖,本想提及宁儿入狱之事,见太后面色疲惫,眼神迷离,便不再多言语。
第二日清晨,太子接到太后中毒的讯息早早赶到太后宫中,太后尚未醒来。
吴嬷嬷近前倒了茶水,太子问道:“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毒害祖母?”
吴嬷嬷回道:“奴婢也不知何人如此歹毒,只是可怜的宁儿当了替罪羊。”
“什么?”太子刚拿起茶杯马上重重地放在了桌上:“宁儿下毒?荒谬!”
吴嬷嬷慌忙跪下道:“太子殿下英明,只是太后身子尚未痊愈,不便将此事告知。这下毒之人断不会是宁儿姑娘,恳请太子想想办法救救宁儿!”
这说话间,房内的宫女出来说道:“太后醒了,要喝宁儿煮的小米粥。”
吴嬷嬷忙起身请太子进到里屋,这边吩咐一旁的宫女去后厨熬制小米粥。
太子进到里屋,看到床榻上的太后,面色蜡黄,精神萎靡不振,心中一阵伤心,眼泪就要滑落下来。
却见太后睁开了眼睛,望了过来,忙忍住眼泪走近了些。
也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太后又有些精神恍惚起来,昏昏欲睡。
太子便悄悄起身出了门,将守在门口的吴嬷嬷唤到院子里,详细的问过了昨晚情景,不时眉头紧锁。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