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五十三章 击破谣言
润风向前一步,假装不经意的走到太子和铃儿的中间,问道:“不知太子大驾光临未曾相迎,请恕罪!”
随后他又转身身斥责府里的侍卫:“太子来府,为何不早早禀告?”
太子摆摆手,说道:“不怪他们!是我不许他们进来禀告的!”
一边说着他一边走到饭桌旁:“这晚餐很丰盛啊!看上去颇用了些心思,看的我也有些饿了。”
“太子,快快请坐!”老王爷忙不迭的将太子迎到主位,一旁的侍女早就对桌上进行了清理。
“大家都坐下吧,接着吃饭!”太子抬头吩咐道。
一桌人复又坐下,只是多了一些拘谨。
饭后,雨铃儿便主动去了厨房,要为太子准备糕点。
这边老王爷和福晋与太子闲聊几句后,也已退下送祖母回禅房了。
屋内只有太子和润风两个人了。
润风问道:“太子哥哥今晚来王府应该不是为了吃顿饭吧?”
“自然不是。”太子道:“我来看看雨铃儿的。”他一边回答着一边望向润风。
“太子哥哥,雨铃儿是我的!”润风果然有些气急败坏,“你不要打她的主意!”
太子心头一乐,正准备再调侃下润风,却被雨铃儿轻快的脚步声打断了。
“太子哥哥,润哥哥,这时我做的刚出笼的碧玉糕,快尝尝!”雨铃儿笑着说道。
只见那碧玉糕个子小巧,如一小块碧玉,晶莹透亮。
太子拿起一块,入口即化,而后口中还留有一股茶香,甚为特别。
“铃儿的手艺越发好了!”润风不禁赞叹道。
“铃儿妹妹,你明天日一早便与润弟一同进宫。”太子望着两人安排道,“你先在侧殿候着,等王上这边宣旨你再上正殿。”
夜深了,雨铃儿一个人独坐在她曾经居住的房间里。
看着窗外在的竹林在月光下的模糊影子,却不由自主的想起青云山的夜晚。
不知是不是因为找到了亲生父亲的缘故,她心中已经自热而然的认为青云山才是她的家了。
只不过出来几日,便有些思念了。
正当她准备休息时,忽然听到窗外传来四叔的声音:“贼人,哪里跑?”
雨铃儿马上打开窗户,轻轻一跃便跟了过去。
刚行了几步,从黑夜中窜出一个身影,伸手欲拉住她。
雨铃儿往后一闪,正欲出招。
却听得是润风的声音:“铃儿,是我!随我来!”
雨铃儿随他一同来到了一处房屋门口。
润风将她拉进去,没有点灯,而是顺势用力一推侧面的墙壁,原是一处暗室。
他将雨铃儿推了进去,说道:“你在里面好好休息一晚!不要出来!”
说完便出了门。
雨铃儿环顾了下暗室,里面早就点了烛火,一片温暖。
内中有一个床榻,她走过去顺势躺下。
几日马不停蹄的赶路,确实有些乏累了,何况明日朝堂之上,不知又有何事情要面对。
不一会儿,她便沉沉的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天蒙蒙亮的时候,雨铃儿便醒过来了。
在青云山养成的良好睡眠习惯,在没有窗户的暗室里依然发挥着作用。
她从暗室里走出去,来到院子里,看到润风正在练剑。
一时性起,她随手折了一根树枝,斜身侧向,一个转身便到了润风的眼前。
润风一惊,匆忙应招,竟没有顾忌自己所拿的可是削铁如泥的利剑。
眼看无法回撤剑锋,就要伤到雨铃儿。
他一声惊呼,正欲撒手扔剑。
却不料雨铃儿不慌不忙,立时拔地而起,瞬间便到了润风的身后,还用树枝轻点了下他的后背。
润风收剑而立,不禁赞叹道:“铃儿妹妹的剑术真是突飞猛进!”
雨铃儿朝他眨眨眼,笑着说道:“在青云山上是偷不了懒的。”
两人说笑着去到前厅吃早饭,却见桌上摆的一桌色泽鲜亮,让人垂涎的别致小菜。
润风正狐疑间,一旁的侍女回禀说是太子刚刚差人送过来的。
京城里让雨铃儿偶尔挂念的便是这吃不完的美食。
今天的早餐确实丰盛,光糕点就有五六种,可见太子是特意用心准备的了。
看着满桌美食,润风却是吃的心神不安。
不知这太子哥哥是不是又起了什么心思?今日朝堂上不知会出现何种情况?
饭后,雨铃儿换了身郡主的服饰,便和润风一起进了宫。
当脚步再次踏进这朱红色的门墙内,一股久违的熟悉感涌上心头。
虽然自幼和桂嫔姆妈们一起偏居在宫中的一隅,但毕竟也是在这宫墙之中,属于这王宫里的一部分。
往日的种种回忆慢慢的浮现在脑海中,一时失神,她竟没有留意脚下,身子踉跄了一下,一旁的润风忙出手相扶。
其实雨铃儿早起站稳了身子,但宫中耳目众多,她顺势佯装被润风扶住了。
昨夜来王府中打探虚实的黑衣人,想必就是冲着雨铃儿来的。
还好有润风提前安排,四叔的严加防守才让他们没有得逞。
为了掩人耳目,今日早朝润风刻意到的晚一些,就是为了错开人多的时候,便于防备。
正殿中,王上正襟危坐,脸色凝重。
“听说这段时间,京城大街小巷都在传唱一些小调。”王上说道,“京城督使何在?”
“臣在!”魏重忙向前一步,回应道。
“你且把那小调说来听听!”王上命令道。
“臣不敢!”魏重马上跪了下来,说道:“那些谣传都是中伤王上和朝廷的,臣不能说!”
“既然知道都是谣传,为何没能止住?”王上问道。
“这,这……”魏重已是满头大汗了,回禀道,“臣曾派人去进行禁止,只是传唱甚广,并无效果。”
“臣无能!请王上赐罪!”说完,魏重已经五体投地,只等王上发落。
这时右丞相闫离上前禀奏:“王上,现如今满京城大街小巷都在传唱,却非督使所能控制。”
“为平息这乱世之谬言,臣斗胆请问一下王上。”
“说!”王上声音极为平静。
“不知民间所传之事是否属实?”闫右丞开口询问,同时偷眼看了看王上神情,见其并未气恼,接着问道:
“十八年前,王上是否临幸了慎王府的琴师后,弃之并将与其生女,复又弃之?”
“如此可笑的谣言,难道还相信吗?”太子向前一步,说道。
“王上若临幸一女子,册封便罢,为何要弃之?若那女子诞下孩子,便是为皇室开枝散叶,为何要弃之?”
见朝中众人纷纷点头。
闫右丞说道:“只是这悠悠众口,恐非我们宫中一言即可堵住啊!”
“就算我们满朝文武官员不相信,可这无凭无据的,何以说服天下民众啊?”
“好!闫丞相说的极是!”王上开口道,“今日我就用证据昭告天下!”
“宣雨铃儿进殿!”
旁边的侍从一声声传了下去。
在偏殿等候的雨铃儿听到后,出了门向正殿走来。
这满朝官员无不侧身打量着她。
雨铃儿深谙宫中规矩,举手投足自是毫无差池,尽显尊贵;再加上习武后隐隐现出来的一身英气,更显得气质脱俗。
雨铃儿上前行礼后,转向右丞相问道:“请问右丞相,您觉得要怎样的证据才能打破谣言呢?”
那右丞相行礼后,笑道:“既然雨铃儿郡主亲自来了,自是滴血认亲验证,最为有力。”
“好!”王上大声回应道。
“拿水来!”侍从拿来一碗清水,递到王上面前。
王上轻咬了下指头,便见一滴鲜红的血液落入水中。
雨铃儿从头上取出银簪,轻轻一刺,往水碗中滴入一滴血。
果然这两滴血在水碗中,散落在两旁,并没有融合在一起。
“事实在此!不容辩驳!”太子让侍从端着碗让众大臣一一看过,朗声说道。
众大臣纷纷伏地跪拜。
这一场危机便如此这般化解在大殿之上。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