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天榜降世,天下第一

下载APP

第25章 天榜降世,天下第一

  

    华夏信奉神明,但是终极信仰在于先祖,是一种祖先崇拜。

    普通的百姓有祠堂,祠堂里供奉着列祖列宗,逢年过节要上香祭拜,遇到大事要在列祖列宗面前决议。

    帝王家也是如此,皇帝的祠堂叫做太庙,供奉的也是列祖列宗,还有配享太庙的功臣。

    帝王家的大事,自然是新帝登基和打仗这类的事情。

    李世民击破了颉利可汗,这对于李唐来说是天大的事情,自然要祭拜。

    周公公传了李世民的旨意,第二天一早,天还没有亮堂,文武百官就在承天门外列队。

    等李世民出来,便跟着銮驾往太庙去。

    到了太庙,御林军分列两旁,鼓吹手开始奏乐。

    李世民从车上下来,缓缓走在前面,身后跟着朝中重臣。

    两个士兵用白色的布拴着突厥大将莫啜的脖子,一步一步往里走。

    到了太庙里面,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李世民开始上香祭拜。

    有意思的是,最上的牌子供奉的是老子李聃。

    李唐以老子为先祖。

    祭拜后,由兵部尚书杜如晦宣读战争的情况。

    在数落完突厥忘恩负义之后,又吹了一波李世民的仁德,然后说战争的过程。

    宣读完毕,杜如晦拜道:“贼将莫啜在此,请皇上圣裁!”

    李世民看着莫啜,脸色阴晴不定。

    莫啜脸上带伤,心情懊恼到了极点。

    身为突厥大将,却因为一时轻敌被尉迟恭击败,成为了突厥唯一被俘虏的大将。

    现在又被当成了典型,拉到太庙来献俘,真的丢人丢到家了。

    两边的将校都看着李世民,等候李世民的发落。

    李世民看着莫啜,半天说道:“我大唐以仁德治国,不似突厥滥杀无辜,朕免去莫啜死罪,押下去。”

    在场的将校很多人不忿,他们想杀之而后快。

    看到众将士的脸色不善,杜如晦马上使眼色,示意他们不要说话。

    其实这个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虽然这次突厥退兵了,李世民看起来打赢了,但是李世民和杜如晦都很清楚,突厥仍然很强大。

    如果他们将莫啜斩杀祭祀先祖,颉利肯定会大怒,说不定再次进攻长安城。

    所以李世民暂时免去莫啜一死。

    房玄龄和杜如晦带着文武百官山呼万岁。

    祭祀太庙的礼仪完毕,莫啜被押下去。

    众将士走后,李世民单独留了下来,一个人在太庙里看着列祖列宗的排位出神。

    登基以来,李世民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杀了自己的亲哥哥和亲弟弟,又将自己的父亲软禁在大安宫。

    朝野内外都说他李世民弑兄逼父,乃是大逆不道、谋朝篡位。

    李建成余党杀了不少,但是天下悠悠众口,哪能都堵住。

    内忧未平,外患又起,突厥以大军五十万破了萧关,险些就渡过渭水,长安城危在旦夕。

    最后颉利撤兵而去,实属侥幸。

    到现在为止,李世民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颉利就撤兵了?

    “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

    “我泱泱大唐,难道就无有良将良相?”

    “列祖列宗在上,请保佑我大唐出人杰,灭突厥,兴盛世!”

    李世民一个人对着列祖列宗的排位深深叩拜。

    周公公在旁边跟着叩拜。

    房玄龄和杜如晦一帮文武大臣在外面等着。

    “克明兄(杜如晦,字克明),你觉得皇上今日如何?”

    房玄龄问道。

    杜如晦叹息一声,说道:“今日名为向太庙献俘,我们却并未大胜,我看皇上的心情也不佳啊。”

    此战打得莫名其妙,颉利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突然撤兵,搞得所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派出去的人还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房玄龄无奈地说道:“论智略,我等还行,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皇上刚刚登基,突厥却处于全盛之期,我也无奈啊。”

    所谓房谋杜断,二人的谋略绝对没问题,但是大唐如今的兵力实在孱弱,而突厥处在最强大的时期。

    一力破十技,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谋略显得苍白无力。

    况且,颉利狡诈,绝非无谋之辈。

    旁边的武将议论纷纷,都在说李世民太过仁慈,刚才就应该把莫啜杀了祭祀先祖。

    房玄龄听得心中暗暗摇头,这帮人只看到莫啜被抓、颉利撤兵,却不知道大唐的兵力仍然虚弱,经不起突厥的报复。

    太庙里。

    李世民对着列祖列宗三拜九叩,行大礼完毕后,周公公慌忙扶着李世民起来。

    “皇上,我大唐自有天佑,皇上宽心。”

    周公公安慰道。

    他是李世民的贴身太监,很清楚李世民现在有多心焦。

    “但愿如此吧!”

    李世民叹息一声,转身准备离开。

    而就在此时,惊变突现,陈列祖宗牌位的案上,突然出现一道光幕。

    庙里的神祝和周公公看得目瞪口呆...

    金色光幕出现,一道声音随之而来:

    “大唐人杰榜发布!”

    人杰榜?

    李世民怔怔地盯着金色光幕,内心翻起滔天巨浪。

    刚刚祈祷列祖列宗赐予人才,现在就有了人杰榜,这是祖宗显灵了。

    李世民慌忙恭恭敬敬地跪下来,两只眼睛死死盯住金色光幕。

    “此榜公布的乃是我大唐最杰出的人才。”

    声音又起,李世民激动地浑身颤抖。

    整个大唐最杰出的人才....天哪....知道姓名以后,只需要按图索骥,则天下英才尽入朝廷之手矣,岂不妙哉!

    “周公公,周公公,笔墨伺候,快!”

    李世民大声疾呼,声音近乎呵斥!

    周公公昏头昏脑,马上找神祝要了笔墨,就在地上摊开。

    此时,光幕中再次出现声音:“天下第一武将....”

    听到天下第一武将,李世民激动得脸都变形了。

    天下第一的武将啊,可以横扫突厥的大将。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李世民指着周公公说道:“快,快...”

    周公公手握着毛笔,墨汁滴落在上面,他生怕错过...

    光幕中的声音再次响起:天下第一武将:诸葛牧!

    随着声音响起,光幕中出现三个字:诸葛牧!

    李世民大喊道:“写,诸葛牧!”

    周公公颤抖着写下“诸葛牧”三个字。

    看完第一武将,李世民死死以为结束了,却不料金色光幕再次变幻,居然又出现一道声音:“天下第一谋士...”

    第一谋士?

    听闻这道声音,李世民和周公公同时大惊。

    谁都知道,如今大唐最高明的谋士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是大唐的智囊,已经是至高的存在。

    难道说还有人比他们更厉害?

    李世民感觉口干舌燥,喉咙不自觉地吞咽几下,喊道:“快,快!”

    周公公目不转睛地盯着光幕,只等名字出现。

    光幕中,伴随着声音,出现两个字:孙堂!

    天下第一谋士孙堂!

    李世民跪在地上,指着周公公,嘴巴张开了,却没有说出话来。

    周公公马上写下:孙堂!

    “皇上别激动,老臣写了,写了!”

    周公公真怕李世民激动过度。

    武将谋士都有了,李世民简直感动得涕泗横流,对着列祖列宗和光幕拜道:“多谢祖宗保佑,赐下谋臣武将名字!”

    李世民刚刚拜完,光幕中又传出一道声音:“天下第一神医!”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还有...

    周公公马上盯着光幕,只见光幕中出现:狗蛋!

    看到“狗蛋”二字,李世民和周公公简直要惊掉下巴。

    天下第一神医,居然连个像样的名字都没有?

    “写!狗蛋!”

    李世民指着周公公喝道。

    周公公回过神来,奋笔疾书“狗蛋”二字。

    书写完毕,周公公心中升起一股荒谬绝伦的感觉。

    岂有天下第一神医叫做“狗蛋”的道理?

    名医无不是饱学之士,都会有一个好名字,就算名字不好,也不至于叫做“狗蛋”!

    没等周公公吐槽完,光幕中又出现一道声音:天下第一兵团!

    第一兵团?

    李世民浑身一震,两眼死死盯住光幕。

    有了文臣武将神医,现在又来一个兵团,这岂非是天助?

    光幕中出现三个字:飞龙骑!

    周公公奋笔疾书的时候,李世民脑海中飞速旋转,仔细搜索自己的记忆,大唐有那支军队叫做飞龙骑。

    搜肠刮肚许久,李世民却不记得大唐哪里有飞龙骑。

    难道是罗艺手中的骑兵?亦或是突厥,或者吐谷浑?或者薛延陀?

    不对不对,如果是外族的骑兵,如何会出现在人杰榜?

    人杰榜说的是天下,突厥虽时外族,却也处于普天之下。

    难道最强兵团真的是外族所有?

    那就麻烦了。

    太庙外。

    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一帮大臣等得有些不耐烦,却又不敢说。

    李世民独自在太庙中待的太久了。

    “皇上为何在太庙许久不出?”

    房玄龄皱眉道。

    杜如晦摇了摇头,说道:“玄龄兄多虑了,里里外外都是我们的人,别担心。”

    房玄龄担忧李世民遇害,现在李建成的余党还有一些。

    其他武将也觉得不耐烦,说道:“我们进去看看怎么回事。”

    说着,便要往里走。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李世民带着周公公兴冲冲从里面走出来。

    此时的李世民意气风发,大踏步往外走,脸上掩饰不住的笑容。

    “中书令与兵部尚书到御书房听旨!”

    李世民甩下一句话,便上了銮驾回内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