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皇帝送礼,崔氏密谋

下载APP

第61章 皇帝送礼,崔氏密谋

  

    刚才在太极殿上,六子见过赵公公,知道他是李世民的贴身太监。

    这样的太监虽然没有什么品级官阶,但是权势极大。

    “小的拜见公公,您是问我家小主在不在吗?”

    六子恭敬地问道。

    按理说,六子应该称呼刘景为老爷,但是刘景年纪小,称呼老爷似乎把人喊老了,所以称呼“小主”。

    赵公公满面春风,客气地对六子行礼,说道:“是的,刘少卿大人在府上吗?”

    六子赶紧拜道:“在的,在的,您请!”

    六子迎着赵公公一路小跑,进了大门,喊道:“大人,宫里来人了。”

    刘景正在书房里整理东西,书架上的书籍早已经不见了,也被偷走了。

    在古代,书籍可是很贵重的,特别是一些有价值的书籍,更是值钱。

    所以贼人进了屋子,肯定会拿走书籍。

    正收拾着的时候,听到六子在外面大呼小叫,说宫里来人了。

    刘景拍了拍手,转身出门,正看到赵公公走进来。

    孙堂几个人已经在和赵公公打招呼了。

    身为皇帝身边的太监,面子还是要给,何况...他是来送礼的。

    “赵公公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啊。”

    刘景笑呵呵行了一礼。

    赵公公慌忙回礼,拜道:“刘大人现在的屋舍确实狭小了一些,等过些日子,您该换一座宅子才是。”

    以前的刘景只是从八品的小官,平日里也没有什么迎来送往的事情。

    现在一日成了四品,又是李世民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以后这个门槛要被踏破。

    刘景笑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为官之道,在德行,不在宅子大小,这样也挺好。”

    赵公公神色肃然,拜道:“刘大人果然高风亮节,老奴佩服啊。”

    按理说,赵公公作为皇帝的贴身太监,只在李世民面前自称老奴,现在居然对着刘景自称老奴,这是给足了面子。

    “赵公公里面说话。”

    刘景笑脸相迎。

    对于尊重自己的人,刘景会加倍尊重。

    赵公公跟着刘景进了正堂,里面还在打扫,灰尘有些大。

    “实在对不住,刚刚回来,还在打扫,委屈公公到后院坐坐。”

    刘景笑了笑。

    赵公公笑道:“刘大人客气了。”

    二人一起进了后院,然后在石桌坐下,旁边一棵老树发出鹅黄的嫩芽,倒是有些情致。

    刘景回头对正在锄草的诸葛牧说道:“老猪,煮一壶茶来。”

    诸葛牧马上放下手里的活计,去烧水泡茶。

    赵公公看了看后院,这里不大,却还算雅致。

    原本的那个刘景也是个读书人,懂一些布景之类的。

    赵公公坐在这里,虽然有些简陋,心里却开心,因为后院只有熟人才能进。

    到了这里,说明刘景已经把赵公公当成熟人了。

    “刘大人在归义镇三年,受了不少苦,今日回京,也算是修成正果了。”

    “老奴跟着皇上,可是听了很多赞许的话呀。”

    赵公公笑呵呵说道。

    刘景笑了笑,说道:“三年前,我发配归义镇,皇上那时候就暗中让我在归义镇养兵,说有大用。”

    “那时候我还不理解,到了后来才明白皇上深谋远虑,居然算准了颉利会入侵,罗艺会造反,当真是神算啊。”

    刘景说起这个,脸上的表情流露出敬佩。

    赵公公不明所以,以为刘景说的是真的,跟着附和赞叹道:“没想到皇上在秦王府时就想到了今日,不愧是圣明之主。”

    赵公公确实被震撼了,当时李世民还是秦王,没有当上皇帝,居然就算到了突厥会入侵,罗艺会造反,这也太厉害了吧。

    刘景点头道:“是啊,如此远虑,岂是我等做臣子的能考虑到的。”

    很快,诸葛牧烧了一壶茶过来,给刘景和赵公公倒了茶。

    赵公公慌忙起身,连连说道:“这如何使得,诸葛都尉亲自给我倒茶,受不起啊。”

    今天在太极殿外见识了诸葛牧的身手,赵公公喝这杯茶压力山大。

    诸葛牧笑道:“日后还要公公提携。”

    赵公公笑道:“有刘大人在这里,我哪敢。”

    诸葛牧倒了茶,将茶壶放在桌上,自己继续锄草去了。

    “公公一直跟着皇上吗?”

    刘景问道。

    赵公公摇头叹息道:“不是,老奴也是最近才跟着皇上的。”

    “原本是周公公跟着皇上,但是上个月突然过了,听说是恶疾,一晚上就走了。”

    “人世无常,说走就走啊。”

    赵公公面上有些唏嘘,心里却暗暗高兴。

    周公公不死,哪里轮得到他出人头地。

    刘景点头道:“是啊,人生无常,当及时行乐才是。”

    赵公公笑道:“刘大人看得通透。”

    二人喝了一会儿茶,赵公公还要回宫复命,不能久坐,将李世民赐下的家具东西放下后,马上转身回了宫里。

    刘景让六子拿出一些银两作为赏钱,送给赵公公和来的人,赵公公推辞了一下,终究是收下了。

    收一个人的礼,是一种态度的表示。

    如果一个人抵死不收,那就说明不是自己人。

    而如果收了,他和你就是朋友了,至少不是敌人。

    院子里摆满了李世民送来的东西,家具和米面油柴盐...什么都有。

    六子笑嘻嘻地说道:“大人,这下不用去买了,都齐了。”

    刘景笑道:“那就不买了,都搬进去吧。”

    众人一起动手,把东西搬进屋子。

    刘景从归义镇带了几十个人回来,放在府上听用。

    这些人都是自己熟悉,用着放心顺手。

    东西很快搬完,刘景洗了一把脸出来,见到狗蛋围着孙堂嘀嘀咕咕。

    “狗蛋,干嘛呢?”

    刘景问道。

    狗蛋转头说道:“大人,为什么我比老孙低这么多?”

    他还在为自己的品级比孙堂低不服气。

    诸葛牧笑道:“以为老孙比你厉害,所以品级比你高,我们也比你厉害,品级比你高。”

    狗蛋一脸不服,怒道:“以后你们生病了别来找我。”

    刘景笑道:“好了狗蛋,老孙现在是兵部侍郎,他的品级比我还高呢,我见了他都要喊一声‘孙大人’。”

    兵部侍郎正四品上,大理寺少卿从四品上,孙堂确实品级高过刘景。

    狗蛋懵逼了,说道:“不可能吧,老孙比大人品极高,这...老孙,你好意思吗?”

    孙堂无奈地笑道:“我也没办法。”

    其实孙堂心里隐隐有些猜测,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刘景说道:“好了,都休息一下,然后准备晚上赴宴,皇上可是要为我们举办庆功宴的。”

    大家都去洗脸换衣服,准备晚上去皇宫赴宴。

    ....

    ...

    赵公公从崇化坊出来,带着一帮人往宫里走。

    身边一个年轻的太监,叫做小桂子,是赵公公的贴身跟班。

    小桂子人看起来很精明,特别会来事,很得赵公公的欢心。

    “老祖宗,您对刘少卿是不是太客气了?”

    小桂子问道。

    在宫里,跟着皇帝的老太监最大,宫里的太监都称呼“老祖宗”。

    赵公公瞥了小桂子一眼,说道:“你这眼睛长着有什么用,你刚才没看见吗?”

    “四五品的官员给刘少卿锄草抹桌子,这天下你能找出第二个?”

    这话说得小桂子一愣,说道:“是啊,兵部侍郎、骑都尉、太医令,这些都不是小官,居然都...”

    赵公公冷哼道:“知道了吧,这以后啊,朝中最热门的,应该就是刘少卿了。”

    “皇上对他可是百般赞许、千般称誉啊!”

    “以后宫里宫外见到刘少卿,都给我机灵点!”

    小桂子拜道:“老祖宗的话,小的记住了。”

    队伍进了朱雀门,又过了承天门,小桂子带着人下去,赵公公一个人进了御书房。

    出去这么多天,奏折积压了不少,李世民在加班批折子。

    “皇上,东西都送到了,刘少卿说谢皇上隆恩。”

    赵公公复命。

    李世民批阅奏折的笔放在笔架上,看着赵公公,问道:“刘少卿那里如何?”

    赵公公一五一十说了,李世民神色不动。

    “刘少卿说朕三年前将他安排在归义镇?”

    李世民语气平静地问道。

    赵公公回道:“是啊,刘少卿说皇上三年前就在归义镇养兵,防备突厥、罗艺,老奴佩服皇上圣明。”

    李世民眼神突然有了神采,笑道:“三年前不过是一招闲棋,没想到用上了。”

    刘景把功劳全部归于李世民,这让他很开心。

    大臣最喜欢邀功博取名声,就像尉迟恭,活捉了莫啜后,一天到晚挂在嘴边,生怕大家记不住一样。

    刘景就很好,不居功自傲,甚至不承认是自己的功劳。

    也对,这是仙人的功劳...

    “你刚才说,骑都尉和孙侍郎、太医令都在他府上帮忙打扫?”

    李世民脸色突然微变。

    赵公公回道:“是的,都在帮忙清扫,听说久不住人,被盗了。”

    李世民靠在背几上,思索了片刻,说道:“赶紧让吏部安排骑都尉和孙侍郎的住处,还有太医令,让他住到太医署去,同时也给一所宅子。”

    “他们现在都是朝廷命官,挤在刘少卿府上不合适。”

    赵公公马上去安排。

    李世民拿起一本奏折,心中想着一些事情,然后又开始批阅奏折。

    ....

    ...

    胜业坊。

    这里南边是东市,西边是崇仁坊,再往西就是皇城,属于长安城的CBD,只有达官贵人才有资格在这里买宅子。

    少府监崔浩的宅子便在此处。

    崔浩的宅子很大,里面还有崔氏的祠堂,供着列祖列祖的牌位。

    祠堂里,崔浩坐在第二把椅子上,第一把椅子空着。

    门口陆陆续续有人走进来,有的穿着官服,有的穿着便服,但不管穿什么,都是绫罗绸缎之属,没有布衣。

    人慢慢齐了,最后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穿着藏青色衣服,两个侍女搀扶着走进来。

    老者进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起身迎接。

    这是清河崔氏在长安城最年长的族老崔安。

    崔安在侍女的搀扶下,先对着祖宗牌位拜了一拜,身后的族人跟着拜了一拜,然后转身落座,背对着祖宗牌位,正对着底下50多个族人,这些人都在朝中做官,或是文官,或是武将。

    崔安看起来老态龙钟,但眼神却不呆滞,浑浊的眸子透露出一股子阴鸷。

    “说说吧。”

    崔安低垂的眼睛看了一眼崔浩,脸色带着怒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