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皇后保媒,孙堂复仇

下载APP

第90章 皇后保媒,孙堂复仇

  

    皇后在内苑和九江公主说好了,便连忙起身往崇化坊去。

    皇后走了,飞燕将书还给了九江公主。

    坐在水榭边上,九江公主入神地看了一会儿,然后把书给了飞燕。

    “去看看还有什么好书,本公主看得意犹未尽。”

    九江公主淡淡地说道,身上透露出无上的高雅气质。

    皇家女就是皇家女,气质浑然天成,不是后天能学到的。

    飞燕微微颔首,说道:“奴婢这就去看看,公主现在回府上,还是在内苑再看看花?”

    飞燕看得出来,九江公主对着内苑的姹紫嫣红甚是喜欢。

    九江公主看了一会儿,叹息道:“回去吧,姹紫嫣红虽好,却是少了什么。”

    出了水榭,十几个侍女陪着九江公主上了轿子,缓缓回府。

    ....

    ...

    皇后刚从承天门出来,就见到狗蛋。

    “狗蛋,你不在太医署?”

    皇后上前问道。

    狗蛋专门给李世民和皇后看病,加上在归义镇替她治过气疾,两人关系好,没那么多客套。

    狗蛋见到皇后,拜道:“微臣拜见皇后,刚从皇上那里回来。”

    皇后关切地问道:“皇上怎么了?龙体欠安吗?”

    狗蛋回道:“只是这些天奏折看多了,眼睛有点花,微臣教皇上一套眼保健操。”

    皇后点点头,说道:“本宫的视力也开始下降了,你也教教本宫,如何做眼保健操。”

    狗蛋拜道:“何时?”

    皇后想了想,说道:“明日吧,今日本宫要去寻刘少卿说事情。”

    狗蛋问道:“刘大人?正好我许久未见他,与皇后同去。”

    皇后便让狗蛋上了自己的马车,一起往崇化坊去。

    别人不能坐皇后的车,狗蛋不一样。

    上了车,看马车往崇化坊去,狗蛋说往大理寺,今日刘景在大理寺。

    韩娘子便调转马头,往大理寺去。

    皇宫到大理寺很近,些许时间便到了。

    门口两个衙役笔挺地站着军姿,这是刘景教的。

    见到皇后的车驾,衙役慌忙禀报刘景。

    此时,刘景正在偏殿传授刑侦知识。

    刘景坐在堂上,狄仁杰坐在旁边,六子和王朝、马汉三人陪着。

    堂下站着两个人,是刘景挑选出来比较机灵的。

    一个是楚青,寒门出身,万年县的仵作,平时的主业是给人搞丧葬。

    一个是教书先生,也是寒门草根,性格耿直,叫做陶志刚。

    刘景坐在上首,说道:“本官今日把你们叫来,是想培养你们,楚青世代在万年县当仵作,世人都看不起你们家,这是偏见。”

    “刑侦破案,仵作验尸是一个关键,是寻找凶手的突破口,本官会传授你验尸技巧,还有,本官会替你上书皇上,给你一个品级。”

    楚青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一个仵作世家居然能有品级,这完全不敢想象。

    楚青拜道:“多谢大人,小的一定跟着大人。”

    刘景又对陶志刚说道:“本官对你的打算是让你在大理寺担任法律援助,本官看许多平民百姓根本不懂《贞观律》,来了就是喊冤枉,只能说自己遇到了什么事情,对于触碰了什么法律,完全不知道。”

    “所以本官想让你在大理寺当法律顾问,这个没有品级,但是我会给你一个编制,每月有俸禄。”

    陶志刚拜道:“小的多谢大人,能为老百姓做事,还能领一份俸禄,再好不过。”

    这段时间,刘景除了在家里写小黄书,与夏荷画《春宫图鉴》,就是在大理寺整顿司法系统。

    古代很多流程不合理,刘景在把他们一一理顺。

    比如刚才说的仵作验尸和法律援助,这些都是必须。

    正说着,门外的衙役进来了,拜道:“大人,皇后娘娘到了。”

    听说皇后到了,楚青和陶志刚吓得手足无措。

    平头百姓哪里见过皇帝皇后,他们想躲起来。

    刘景起身,说道:“这里是偏殿,你们不用着急,本官去见就是。”

    说着,刘景出了偏殿,到了正堂迎接。

    皇后和狗蛋两人走了进来,身后是和玉与韩娘子。

    “微臣刘景,恭迎皇后娘娘。”

    刘景拜道。

    皇后笑道:“多了这许多礼数。”

    笑着坐下来,六子赶忙上了茶。

    刘景陪着坐下来,笑道:“皇后娘娘可是有事情?”

    皇后笑道:“无事不能来?”

    刘景笑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理寺也是王土,皇后自然来得。”

    皇后笑了笑,问道:“这小小大理寺比你那归义镇好治理吧?”

    大理寺上下不过三百多人,归义镇三十万,相比起来,这里就是一个小庙。

    刘景说道:“都是为朝廷做事,尽心而已。”

    皇后点点头,说道:“刘少卿不管在哪里,都能做得很好。”

    “代管归义镇时,练出精兵足以破突厥、平定罗艺。”

    “如今代管大理寺,又屡破大案,将那不法的世家豪门平定,现在长安城的百姓都在称颂你为刘青天。”

    其实皇后想说:你小子在哪里都是称王称霸的作风,在归义镇把突厥打怕了,在大理寺把世家豪门干趴了。

    刘景笑道:“百姓如何说不知道,官员倒是把微臣说成了屠夫阎王。”

    皇后笑了笑,说道:“朝廷吏治散漫,刘少卿以雷霆手段整顿,正是乱世用重典,皇上也赞同。”

    以前上朝的时候,那些世家大族对李世民的态度不咋地。

    经过刘景的整顿,现在所有大臣对李世民都恭恭敬敬的,除了魏征。

    所以,李世民很欣赏刘景最近的行动,暗地里一直说大理寺给刘景是明智的选择。

    刘景笑而不语。

    皇后放下茶盏,说道:“刘少卿今年多少年纪了?”

    刘景心里算了算,按照这副身体来算,今年是21.

    “虚度21.”

    刘景说道。

    旁边的韩娘子与和玉心中都是羡慕嫉妒,21岁官任大理寺少卿,代管大理寺,手里还有一个归义镇。

    她们两个都想嫁给刘景这个土豪了。

    “男二十而娶,女十五而嫁,你如今过了婚配年纪了,也该考虑娶一门亲事。”

    皇后认真地说道。

    刘景心中暗笑:原来是说媒来了。

    在古代,因为人的寿命短,为了增加人口,朝廷鼓励早婚早育,贞观年间男二十、女十五算晚了。

    到了唐玄宗时期,开元令规定:男十五、女十三听其婚配。

    不过,作为现代社会过来的人,21岁结婚,真的有点接受不了。

    我特么自己还是一个孩子,你让老子生一个孩子?

    这特么到底谁照顾谁啊?

    “皇后娘娘说的是,不过,古人有云: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如今皇上委任微臣为大理寺少卿,还有许多事情未做。”

    “突厥还在草原,继续威胁大唐边境,内忧外患未除,微臣无心谈婚论嫁。”

    刘景说得义正辞严,一副为国为民、先人后己的表情。

    韩娘子与和玉在身后看到刘景这样,心中暗暗佩服,感叹刘景真是国士无双啊。

    刘景心中暗笑:结什么婚,老子刚回到长安城,还没有开始浪呢,就让老子结婚?

    平康坊什么样子没看到,花魁怎么样没看到,结婚?想啥呢!

    皇后不知道刘景内心的猥琐想法,反而以敬佩的语气说道:“刘少卿心系朝政,大家都知道。”

    “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本宫替你选了一个好的,绝对不会让你为难。”

    “论门第、论样貌,都是一等一的好,本宫今日也与她说了,明日本宫安排你们见一面。”

    刘景一脸为难,说道:“皇后都安排好了呀?”

    这完全是家长式包办婚姻,心里着实有些不爽快。

    但是想想,在皇后眼里算是一等一的门第和样貌,想来也不会太差了,至于成不成另外说。

    如果人可以,就算不结婚,发展为炮...朋友,也是可以的。

    刘景面露无奈之色,说道:“皇后娘娘如此体贴微臣,那明日便见上一见。”

    皇后大喜道:“如此甚好,明日就在...内苑的柳亭。”

    柳亭就是今日皇后与九江公主见面的水榭。

    刘景拜道:“微臣遵旨。”

    皇后心满意足,笑道:“如此甚好,甚好,本宫先回去,明日早些进宫来。”

    说完,皇后起身,刘景送她到门口。

    回到大理寺偏殿,六子嘻嘻笑道:“大人,皇后保媒的女子,定然不会差,恭喜大人有了一门好亲事。”

    王朝、马汉听说皇后来说亲,都很惊讶。

    “大人,居然是皇后娘娘亲自来说亲?”

    “恭喜大人觅得良缘。”

    楚青和陶志刚也很惊讶,他们早听说刘景此人深得皇帝器重,没想到皇后会亲自上门保媒。

    “大人真是...前途无量啊。”

    陶志刚惊叹道。

    作为读书人,最渴望就是得到皇帝的器重,然后平步青云。

    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他一辈子的梦想,在刘景这里轻轻松松就实现了。

    这就是人和人的差距啊。

    刘景摇头笑了笑,说道:“好了,你们两个就在大理寺住下,六子,你去安排一下。”

    楚青和陶志刚谢过刘景,跟着六子下去了。

    王朝问道:“大人真的要去相亲?”

    马汉说道:“平康坊没去,多可惜。”

    王朝点头道:“万一对方是个公主,大人就惨了。”

    马汉附和道:“对,想跟公主行房必须申请,驸马不好做。”

    王朝赞同道:“只有一个女人,还不能想干嘛就干嘛。”

    马汉怜悯地看着刘景,说道:“大人好惨!”

    刘景眉头一皱,骂道:“你们两个闲得慌,说相声呢!滚!”

    ....

    ...

    皇城,兵部。

    大唐的三省六部同在尚书省,尚书省就在承天门前面。

    兵部侍郎孙堂从兵部出来,此时天气渐渐热了,他只穿了一件薄薄的官服。

    与杜如晦谈论了一天的军事,孙堂有些累了。

    走在皇城,迎面不少官员对着孙堂恭敬行礼,孙堂只是微微点点头,便走了过去。

    回头望着尚书省,又看了看前面的朱雀大门,孙堂心中感慨。

    他从一个穷教书匠一跃而为兵部侍郎,全是刘景所赐。

    在归义镇短短三年,抵得上别人几十年的努力。

    大家都叫他老孙,其实算起来,他也不过35岁而已。

    孙堂暗自感叹:想当年自己孤身一人到长安城,被恶少打得半死,后来又差点被一个女的害死...

    不知道那个恶少还在不在长安城,刘大人说过,君子有仇必报、有恩必偿,老子不把他打一顿,心意难平。

    还有那个女的,差点把我害死,此仇必报。

    孙堂出门朱雀门,骑了自己的骏马,往崇化坊去。

    刘景说两人少见面,省得李世民猜忌,但这差不多一个月没见到刘景,孙堂很想见见。

    从朱雀门,走朱雀大街,然后拐弯往西市方向走。

    到了西市旁边的时候,孙堂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

    这个声音很磁性...

    “这位小哥,可是初到长安城?”

    一个身材丰腴,鹅蛋脸,慈眉善目的中年女子正对着一个蹲在路边的年轻人说话。

    孙堂看到这个女子的时候,浑身像触电一般...

    “是她!”

    孙堂心中大怒,拍马走了过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