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案子办结,救命之恩

下载APP

第124章 案子办结,救命之恩

  

    扬州的这批银钱数额巨大,出发前,扬州别驾姜群制定了详细的行程路线图。

    何日启程,何日歇息,在哪里停,都会计划好。

    而且,会事先给当地的刺史发出消息,请求进入境内的时候,提供安保支持。

    很自然的,扬州别驾姜群给汴州刺史潘璋发出了通知。

    潘璋接到通知后,马上和司马邓平商议如何护送这批官银出境。

    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司马邓平正好是马贼。

    邓平当即找到了马武和黄维,三人合计一下,决定干一票就金盆洗手。

    马武纠集了人手,先一步到了边境接应别驾姜群。

    姜群查看了印绶,确实是汴州的官员,只是没看到刺史潘璋,心里不爽,当即把马武训斥了几句,便带着人赶路。

    队伍到喊魂山附近时,马武下手了,把姜群一干人绑到了野猪沟放血杀了。

    人杀了后,不可能马上变成干尸,马武把姜群等人的衣服脱了,穿在了洞里的干尸身上,冒充姜群和押运队伍。

    这里,司马邓平和潘璋打了个时间差,他故意拖延了一些时候。

    等潘璋带人到达桃陵县衙的时候,马武已经回来了。

    这也就给了马武不在现场的证据。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刺史潘璋带着县令马武本想往边境接应,却在喊魂山驿站发现了干尸,银钱不知所踪。

    潘璋苦寻无果,只得到长安城请罪求助。

    在这段时间,司马邓平和马武、黄维有足够的时间处置银钱。

    再后来,见到朝廷派了钦差过来,马武便开始筹划脱身之计。

    自己带衙役去野猪沟,然后杀掉衙役,把衣服换了,自己成功消失。

    本来一切都很完美,却因为牛屎疤和老猴子烧尸体被看出破绽,最后被顺藤摸瓜一锅端了。

    其实,如果前几天扬州刺史郝昭看一眼扬州别驾的尸体,应该可以发现人不对。

    但郝昭和姜群关系很不好,郝昭不愿意看。

    刘景说道:“这个江蛮子杀人无数,到了长安城必定是凌迟了。”

    杀了这么多人,手段如此残忍,斩首太便宜了。

    潘璋恨恨地说道:“如此贼首,居然在我的眼皮底下这么多年,真是....嗨...”

    潘璋感觉自己要吐血三斗。

    钱是找回来了,但案子是自己的手下犯下的,又在自己境内,他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罪责。

    刘景合上卷宗,说道:“即刻把人和银钱押回长安城吧,事情到底如何,皇上自会定夺。”

    潘璋看着刘景,低声说道:“少卿大人借一步说话。”

    刘景知道潘璋要干嘛,说道:“潘刺史不用客气,回到长安城,我会力保你。”

    吃人嘴短、拿人手软,潘瑾身材那么好、长相那么俊、叫声那么甜...潘璋种了十几年的白菜,刘景啃得很开心...

    潘璋感激涕零,拜道:“刘少卿恩同再造,我合家老小的性命就托付给大人了。”

    刘景呵呵笑道:“不必如此,潘刺史去准备吧,马上就走。”

    潘璋感动地擦了擦眼泪,马上安排囚车和马匹,即刻往长安城进发。

    潘璋走后,狄仁杰收拾了卷宗,叹息道:“哎,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这话是从刘景嘴里学来的。

    刘景眉头一皱,冷声道:“你小子又懂了?”

    狄仁杰噌的一下爬起来,捂着耳朵就跑。

    狄仁杰走了,东方默蹲下来整理卷宗文书。

    收拾好东西,刘景和潘璋带着人马和囚犯,即刻回长安城。

    ....

    ...

    长安城,御书房。

    李世民正在房间里和房玄龄、杜如晦、孙堂三人批阅奏折。

    呈递给李世民的奏折,都是军国大事,李世民一个人再圣明也处置不了这许多事情。

    李世民拿起奏折,又看到户部尚书唐俭写的折子,说户部没钱了,而关中之地的饥荒很严重,连洛阳附近也有饥荒了。

    放下皱着,李世民揉了揉太阳穴,问道:“刘少卿那边有消息没有?”

    孙堂没有抬头,继续看着奏折...

    房玄龄放下毛笔,说道:“尚未听说那边有什么消息,不过...刘少卿去查案,应该能查个水落石出。”

    杜如晦也赞同,说道:“刘少卿的办案能力无人能比,应该没问题。”

    李世民点点头,转头问孙堂:“孙侍郎,你有什么消息?”

    孙堂抬起头,愣了一下,回道:“回皇上,此乃公事,刘少卿不会与微臣说的。”

    李世民点点头,继续看奏折。

    房玄龄和杜如晦心中清楚李世民刚才什么意思,但都不点破。

    孙堂也知道李世民这是试探,看他是不是还跟着刘景厮混。

    正看着,赵公公进来,拜道:“皇上,刘少卿和潘刺史回京了,正在门外候旨。”

    李世民闻言大喜,起身说道:“宣!”

    赵公公连忙请刘景和潘璋进来。

    房玄龄三人让出位子,在旁边站好。

    刘景和潘璋二人风尘仆仆地进来,拜道:“微臣拜见皇上。”

    李世民见刘景和潘璋脸色都还不错,知道案子应该是破了。

    “如何?银钱找到了吗?”

    李世民问道。

    刘景拜道:“回皇上,银钱失踪案告破,丢失的官银尽数找回,贼人已经押解回京。”

    说着,刘景将卷宗文书呈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脸上很高兴,接了文书仔细看了...

    但看了文书过后,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潘璋站在下面,低着头,腿在打哆嗦。

    李世民的呼吸变得沉重,两道眉毛挤在一起,徐徐抬头看着潘璋。

    “潘刺史,一群穷凶极恶的马贼居然在你手下这么多年,而你却毫无察觉。”

    李世民声音低沉,内心的怒火可以听出来。

    潘璋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道:“罪臣该死!”

    房玄龄三人不知道具体情况,只能静静地听着。

    刘景说道:“皇上,潘刺史确实有失察职责,但江蛮子此贼着实狡诈,居然能混过每年的吏部考核,而且潘刺史到任前,江蛮子就已经冒充了马武,此事...”

    县令年底要到吏部考核的,马武每年都要到吏部去,却没有被吏部识破,算起来,吏部也有责任。

    李世民身体往后一靠,盯着潘璋半天,然后把文书给房玄龄,说道:“你们三人看看,觉得此事如何?”

    房玄龄接了卷宗,杜如晦和孙堂过来看。

    看完卷宗,三人都被震惊了。

    “如此奇案,乃我朝仅有。”

    房玄龄失声道。

    县令居然被假冒,还设计杀了扬州别驾,夺了银钱,这是大唐开国以来没有过的事情。

    杜如晦惊叹道:“若非刘少卿出手,恐怕此案真的要归于僵尸吃人了。”

    这个案子扑朔迷离,如果让他们去查,肯定一头雾水。

    李世民微微点头,说道:“此贼胆大包天,确是开朝以来未有。”

    “你们说说,该如何处置?”

    李世民问的当然是潘璋和吏部的责任。

    房玄龄想了许久,说道:“潘璋身为一州刺史,境内发生如此大案,又是手下的县令所为,罪责难逃。”

    “但此贼蒙混多年,连吏部都未察觉,潘刺史也情有可原。”

    “而且,这次潘刺史在贼巢查获金银50万之巨,或可...抵消一些。”

    事情本来就是这样,潘璋哪里知道马武是假的,连吏部都不知道。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责任是失职而已。

    杜如晦拜道:“按朝廷律令,贼人作案,地方官能破案便是有功...”

    这个规定看似不合理,其实很正确:好比县里有人被杀,这个不能怪县令,县令的职责是抓到凶手惩处。

    李世民也是气头上,现在消了一些。

    “汴州刺史潘璋,虽破了案子,但难辞其咎,罢免刺史一职,归家思过。”

    李世民下了论断。

    潘璋磕头拜道:“罪臣谢皇上隆恩。”

    李世民只说罢免潘璋的官职,没有罢免品级。

    就像一个市长被免除市长职务,但厅级干部的级别还在,随时可以起用。

    李世民又对刘景说道:“刘少卿又破大案,这次辛苦你了。”

    “朕想想,你的功劳很大,该如何奖赏。”

    找回了官银,李世民满血复活,他很感激刘景。

    刘景拜道:“职责分内之事,如何敢邀功。”

    李世民呵呵笑道:“不,要奖赏的,待朕好好想想。”

    “你们辛苦了,先回去。”

    “这些贼人,着刑部和御史台,会同大理寺审讯。”

    这样的大案子,必须是三司推事。

    刘景突然说道:“皇上,微臣在曹州时,为让贼首道出银钱藏匿之处,私自许诺留他小儿子一命,此事未及上奏,请皇上降罪。”

    这个事情必须说明白,省得朝中大臣攻讦他收留罪犯余孽。

    李世民笑了笑,说道:“事急从权,卷宗上说明了,朕看到了,你无罪。”

    刘景拜道:“多谢皇上厚恩。”

    李世民笑道:“好了,回去休息吧。”

    刘景告退,潘璋也跟着起身退出了御书房。

    人走后,李世民很开心,说道:“好了,钱找回来了,户部的奏折给他回了。”

    相比于死了扬州别驾姜群,李世民更关心银子。

    房玄龄马上回了户部的折子,李世民又把吏部尚书高士廉说了一顿。

    后续的审讯一切按照流程来。

    刘景和潘璋出了御书房,又过了承天门。

    潘璋停下来,身上的官服汗透了。

    “多谢少卿救我性命,还以为死定了。”

    潘璋大呼好险。

    刘景笑道:“本不是你的罪责,怕什么,回家去吧,我也回去了。”

    潘璋说道:“我潘某虽是武夫,却不是蠢人,方才皇上和中书令明显是按照少卿的口风转的,救命之恩,潘某谢了。”

    刚开始,李世民声色俱厉,刘景求情后,李世民明显语气软了。

    房玄龄也是看刘景的面子。

    刘景笑了笑,说道:“回去歇息吧。”

    到了朱雀门外,骑着马,刘景回崇化坊。

    刚进院子,就看到公主的轿子在里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