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绝妙国策,渣男刘景

下载APP

第133章 绝妙国策,渣男刘景

  

    见刘景退回了班列,李世民才发现刘景这小子耍心机。

    除了郑氏家族贪墨,其他大臣也贪污了,刘景不说,那就只能由李世民来说。

    心中吐槽一句臭小子,李世民清了清嗓子,说道:“郑球不仅供述了郑家贪墨,根据郑球和司农寺官员的供状,朝中不少的大臣也贪墨了。”

    “这些都是陈年旧账,朕不想问谁的罪,但谁拿了义仓的粮食,谁就拿出来还回去。”

    “朕在太仓设有收粮处,你们都送过去吧,至于贪了多少,你们心里有数。”

    “朕还是那句话,如数退赃,既往不咎;拒不退赃,大理寺处置。”

    最后那就“大理寺处置”听得所有人心慌慌。

    现在的大理寺比鬼门关还要恐怖,谁愿意在大理寺见刘景?

    程咬金大喊一声:“遵旨!”

    朝中的众位大臣像看怪物一样看着程咬金,不知道这货什么情况,退赃这么开心?

    李孝恭和长孙无忌两人拜道:“臣等遵旨。”

    高士廉也附和。

    皇亲国戚都表态了,其他人还能怎么着,只能跟着来。

    李世民起身,拿着文书回了后廷,赵公公喊一声退朝。

    众位大臣退出了太极殿,心里都盘算着如何退赃的事情。

    走到殿门外,赵公公就来请刘景到御书房去。

    同去的还有唐俭和房玄龄两个。

    进了御书房,三人拜见。

    李世民对唐俭说道:“以后这户部你要管好,被一个侍郎耍得团团转。”

    唐俭拜道:“皇上说的是,微臣记住了。”

    李世民说道:“泾阳县的粮仓是刘少卿发现的,就由大理寺统管,你户部协助。”

    “另外,太仓的粮食,你户部要协助大理寺做好统计,不得再出错。”

    “中书令,你总领各部,后续有什么事情要做的,听命于刘少卿便是。”

    房玄龄是宰相之首,李世民让他听命于刘景,这其实有点...

    不过,刘景的实力摆在这里,房玄龄倒不觉得难堪。

    房玄龄拜道:“微臣领旨。”

    李世民又问道刘景:“刘少卿还有什么事情要朕解决的?”

    刘景拜道:“没有了,一切按照计划进行,泾阳的粮仓足够应付关中的饥民,洛阳那边也可以等着各位大人的粮食。”

    “不过,微臣有个请求,需要工部协助。”

    李世民说道:“你说。”

    刘景说道:“关中饥民很多,朝廷要拿出粮食来赈济,但如果只是光给粮食,有些浪费。”

    这话说得...饥民吃粮不是很正常吗?浪费?

    李世民和房玄龄、唐俭三人都被这话搞懵了。

    房玄龄不解地问道:“饥民难道...那...如何才能不浪费?”

    李世民也来了兴致,问道:“是啊,饥民吃粮赈灾是旧例,如何是浪费呢?”

    唐俭在户部那么久,赈灾的事情没有少做,也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话。

    刘景笑道:“微臣统计了关中之地的水利设施,发现水库很少,河流的疏浚也不及时。”

    “水库少,没办法蓄水,遇到旱灾无水灌溉;河道不通,遇到水灾的时候,容易泛滥。”

    “微臣想将饥民组织起来,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让他们为朝廷干活,我们发粮食吃饭。”

    “如此一来,饥民可以赈济,又可以将关中之地的水力修起来。”

    “只是,此事需要工部配合。”

    嘶....

    以工代赈的法子说出来,李世民三人大呼妙计。

    “哎呀,微臣在户部那么久,那么多赈灾,从未想过这个法子。”

    “这些饥民没有粮食吃,家中田地又荒废掉了,无事可做,与其白白给了粮食,不如让他们干活。”

    户部尚书唐俭大呼妙啊。

    房玄龄也感觉刘景的提议简直完美。

    “饥荒时期,正好百姓有闲暇,几十万人一起兴修水利,速度是极快的。”

    “待到水利设施兴修完毕,饥荒也就过去了,又可以利用这些水利提升收成,一举两得啊。”

    房玄龄真心佩服刘景的妙计。

    李世民大为赞赏,说道:“不错,妙计妙计!朕早该把司农寺交给你管辖。”

    相比郑寿只知道贪墨粮食,刘景上任才两天就把大问题解决,又提出了这么好的国策,两人相比之下,天壤云泥之别啊。

    “把工部尚书张亮叫过来。”

    李世民即刻传旨工部。

    不多时,工部尚书张亮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诡异的兴奋。

    房玄龄看到张亮的表情,心中疑惑不解,不知道张亮有什么喜事,居然这么开心。

    李世民说道:“方才,刘少卿提出了以工代赈,给饥民粮食赈灾,同时让饥民兴修水利的提议,你工部配合刘少卿做好此事。”

    张亮看了一眼刘景,心里有些不爽。

    此人刚愎自用,感觉自己堂堂尚书,居然听命于一个少卿。

    不过,既然李世民发话,他也不好多说。

    朝堂上刘景有多嚣张,张亮是见识过的,他还没有蠢到和刘景硬刚的地步。

    “微臣遵旨。”

    张亮笑呵呵拜道。

    李世民对刘景说道:“此事就由你主办,有任何需要,你可以先斩后奏。”

    刘景拜道:“司农寺那边,郑寿当主官十多年,上下都是他的人,微臣想尽数换掉。”

    李世民点头道:“好,这些人结党营私,是该黜置。”

    “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果然,李世民同意换掉郑寿的兵马,但也要问问刘景打算用谁。

    他是知道的,现在的大理寺上下都是刘景的人,他担心司农寺也会成为刘景的私人地盘。

    刘景拜道:“卢国公的两个儿子有志于司农之事,昨日到了司农寺,微臣想用他们两个。”

    听说是程咬金的儿子,李世民放心了。

    程咬金和秦琼是李世民的心腹大臣,让他们两个小子去,李世民放心。

    “可以,朕准了!”

    李世民呵呵笑道。

    房玄龄三人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刚才朝堂上程咬金这么积极,原来这厮早跟刘景勾搭上了。

    其实昨天程处默和程处亮去司农寺的事情,李世民已经知道了。

    “还有别的吗?”

    李世民笑呵呵问道。

    刘景犹豫了一会儿,假装欲言又止。

    李世民笑道:“还有什么话,连你也说不出口?”

    刘景惭愧地笑了笑,说道:“到汴州查案的时候,潘璋与微臣有些交情,这次赈灾,微臣想为潘璋求个差事,这也是潘璋求微臣来说情的,想戴罪立功。”

    李世民脸色微变,显然是不高兴。

    房玄龄三人感觉刘景不该提这个,这搞得好像是大臣之间结党营私。

    过了会儿,李世民说道:“潘璋找你求情,也是情理之中,银钱失踪案其实与他关系不大,朕便让他参与赈灾,这个情面是朕给你的。”

    刘景马上领会李世民的意思,这是让自己欠皇帝一份人情。

    想想自己立功那么多,却没有任何赏赐,正好抵消一些。

    “微臣谢皇上隆恩。”

    刘景深深一拜。

    李世民说道:“没有了吧?”

    刘景拜道:“没有其他事情了。”

    李世民微微颔首,对其他三个说道:“你们三人全力配合刘少卿赈灾和兴修水利。”

    三人领旨退出御书房。

    三人走后,赵公公在旁边,低声说道:“刘少卿当着众人的面为潘璋求情,此事...是不是有些出格了?”

    李世民微微摇头,说道:“不,刘景自从回到长安城,与朝中大臣关系都不好。”

    “这次赈灾和水利之事很繁重,他又得罪了几乎所有的大臣,唯独潘璋和他有些交情,他让潘璋帮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正好,朕卖一个情面给他。”

    李世民觉得刘景现在是狠到没朋友,只能找潘璋帮忙。

    这是好事,正说明刘景没有结党营私。

    ....

    ...

    从御书房出来,刘景骑着马直奔潘璋府上。

    敲了敲门,仆人小心翼翼地开了门,探头问道:“您是?大理寺!”

    仆人吓得魂飞天外,赶忙哐当一下关了门,吓得转身大叫进了潘璋的书房。

    刘景穿着大理寺少卿的衣服,仆人认得。

    早上刚听说大理寺连夜抓了郑球,如今出现在自己的门口,仆人吓得屁滚尿流。

    潘璋正在房中翻书,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旁边的潘升更是如此。

    潘璋想着如何东山再起,而潘升想着平康坊里的姑娘。

    爷俩各有心思。

    砰!

    房门被撞开,仆人惊呼道:“大理寺的抄家来了,大理寺的来了!”

    仆人惊慌地喊叫。

    府里的仆人听到这话,吓得哭爹喊娘。

    尉迟氏听到动静,出来问情况,说是大理寺的抄家。

    尉迟氏吃了一惊,自己女儿和刘景关系一直挺好,怎么会抄家来了?

    “小瑾,去看看怎么回事!”

    尉迟氏此时只能让自己女儿出门看情况。

    潘瑾也是莫名其妙,觉得自己和刘景乃是管鲍之交,两人是深交,很深,特别深!

    刘景怎么会提裤子不认账,带人来抄家?

    难道是渣男?

    潘瑾心中憋闷,径直出了院子,开了大门,见到刘景站在门口。

    “几天不见,想我没?”

    刘景见潘瑾一个人,便出言调戏。

    潘瑾见刘景一个人前来,还一副淫笑,马上明白是仆人搞错了。

    “你来也不说一声,搞得我们鸡飞狗跳的,都说你来抄家了!”

    潘瑾眉头一皱,俏脸埋怨道。

    刘景顿时无语,自己的形象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那以后谁还敢请他刘景上门做客?

    刘景无语道:“我...好吧,那我走?”

    潘瑾伸手一把拉住刘景往里拽,低声笑道:“到了门口,不进来就想走,想得美!”

    刘景嘻嘻笑道:“那你要我进去多少、进去多久才让我走?”

    潘瑾马上听懂了刘景的话,低声骂道:“色鬼,这是我家!说什么呢!”

    刘景和潘瑾慢悠悠进了院子,里面已经是乱成一团了,小孩子哭个不停。

    潘璋和尉迟氏走出来,见到刘景和潘瑾有说有笑进来,马上明白仆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是刘少卿上门做客,瞎说什么,下去!”

    尉迟氏训斥道。

    仆人也明白过来了,这位刘少卿和自家小主关系好,不是来抄家的。

    潘璋见到刘景,笑道:“老弟啊,你一来,我全家上下吓得鸡飞狗跳。”

    刘景听潘璋称呼自己老弟,那自己和潘瑾不是乱了辈分?

    “潘大人...晚辈当不起兄弟的称呼。”

    刘景笑呵呵解释。

    潘瑾听得也很尴尬...

    尉迟氏作为女人,发现了不对头,说道:“是啊,把刘少卿说老了。”

    潘璋笑道:“算了,不论辈分,进来坐吧。”

    潘璋迎着刘景在府上坐下。

    潘瑾赶紧上茶,潘升在书房里吓得瑟瑟发抖,好一会儿才听说不是抄家,这才安心了。

    “少卿此来有什么吩咐?”

    潘璋问道。

    刘景笑道:“潘大人一定听说了我代管司农寺的事情。”

    潘璋点头道:“听说了,这事情可不好办啊,我听说在查义仓的事情,义仓的粮食,只要是京官都染指了,你要得罪所有人啊。”

    潘璋早就知道这个事情,他在外地,所以没有得过,在京城的几乎都拿了。

    还有关中的一些大官也拿了。

    刘景笑道:“没事,今日廷议已经摆平了,我此来是想请潘大人帮忙。”

    潘璋惊喜道:“别说帮忙,你救我了一家老小,有什么事情直接吩咐。”

    刘景笑道:“我在御书房,禀明了皇上,请潘大人帮我赈灾,皇上也同意当做戴罪立功。”

    现在的潘璋还算是戴罪在家。

    潘璋大喜道:“多谢多谢,哎呀...说什么好呢。”

    潘璋大喜过望...

    刘景说道:“潘大人,此事比较急,我就不客套了,您现在就随我去司农寺,那么多饥民等着饭吃,晚一刻就有人饿死,耽误不得。”

    潘璋肯定想留刘景吃饭喝酒什么的,但关中几十万的饥民,刘景不能因为喝酒饿死人,这样的事情他做不出来。

    潘璋明白轻重,说道:“好,现在就走。”

    换了衣服,潘璋马上跟着刘景去了司农寺。

    家里听说刘景替潘璋求了戴罪立功的机会,阖府上下无不欢喜。

    刚才还以为抄家来了,现在又变成了庆祝。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