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朝堂廷议,离奇悬案

下载APP

第159章 朝堂廷议,离奇悬案

  

    曹大妈连夜到了刘府,向刘景禀报此事,因为天花瘟疫在古代是恐怖的存在。

    一旦感染,没有好的治疗,就是判了死刑,传播速度又快。

    万年县就在长安城旁边,城内百万人口,如果感染了,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虽然刘景不怕天花,但曹大妈还是第一时间来禀报。

    听了曹大妈的话,刘景当即说道:“不管怎么爆发的,马上送信给归义镇,把高度酒运送到长安城来。”

    “还有,我房间里的消炎药,全部拉过来。”

    天花病毒传染性太强了,想要控制住,必须用高度酒精消毒,同时感染的病人也需要消炎药。

    曹大妈担忧地问道:“大人,此事尚未公开,我们就从归义镇拉酒和药过来,会不会被人说?”

    朝中对刘景有意见的人多的是,指不定会有人进谗言。

    刘景摆摆手,说道:“无妨,这个问题往后说,速去将药运送过来。”

    朝中的那些大臣虽然对自己又怕又恨,但也不敢太过分。

    相比起来,此时最重要的是救治百姓。

    曹大妈点头道:“如此,我便去了。”

    说完,曹大妈马上出了刘府,派人传信归义镇。

    曹大妈走后,狗蛋还是感觉奇怪:“大人,这个季节不应该是天花爆发的时间啊。”

    病毒瘟疫爆发的时间多在春夏之际,现在是深秋,正是干燥寒冷,病毒减少的时候。

    刘景摇头道:“不知道,病毒这种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爆发,当务之急乃是救人。”

    狗蛋皱眉道:“可是,皇上不下旨,我们不能动啊,否则说我们的情报比皇上还快,徒增猜忌。”

    李孝恭才刚刚入宫,刘景就开始行动,作为皇帝的李世民肯定会不爽的。

    一个臣子的情报居然比皇帝快,那这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刘景起身走了两步,说道:“这个问题没办法,只能等了,正好明天朝会,皇上应该会廷议此事。”

    狗蛋点点头,说道:“那我也回太医署准备了。”

    刘景点头道:“别太明显。”

    狗蛋应了,马上出了刘府回太医署。

    人走后,六子问道:“大人,这事情感觉有些蹊跷啊。”

    刘景没有继续说这个事情,他心里自有打算。

    “你去找几头牛来,就像当年那样,把牛痘给夏荷、小英,还有其他几个兔崽子接种上。”

    刘景吩咐道。

    牛痘可以让人免疫天花,六子他们在归义镇的时候接种过牛痘,夏荷和其他几个孩子没有接种,万一被传染会很麻烦。

    六子马上去办。

    ....

    ...

    太极宫寝殿。

    李世民已经睡下了,赵公公从外面进来,走到床边上,轻声说道:“皇上,河间王有紧急奏报。”

    李世民睁开眼睛,宫女赶忙过来扶着李世民起来。

    “让他进来吧。”

    李世民马上起来,靠在床头上。

    李孝恭是朝廷的老臣了,连夜进宫禀报,肯定是出了大事情。

    宫女又倒了茶过来给李世民醒神。

    不多时,李孝恭进来,神色非常慌张。

    “启奏皇上,万年县爆发了天花瘟疫。”

    李孝恭进来直截了当禀报了事情。

    听闻天花瘟疫,李世民口中的茶差点噎住了。

    “什么?怎么回事?何时发现的?”

    李世民惊问道。

    李孝恭禀道:“傍晚时分,万年县令王忠到京兆府上报,说万年县爆发瘟疫,京兆府尹崔衍带人往万年县探查,回报说已有数百人确诊,实际感染人数恐怕已经达到了千人之多。”

    府尹崔衍带人到了万年县后,马上核查感染的人数,居然比王忠说的多出了好几倍。

    崔衍赶忙派人将最新的情报送给了李孝恭,李孝恭得知后,吓了一跳,慌忙入宫禀报。

    李世民听说有千人之多,马上感觉大事不妙。

    天花病毒的发兵有时间延后,这些病毒很可能早就传到了长安城内,这...

    李世民从床上起来,赵公公马上拿来衣服给李世民披上。

    “以朕的名义,你速去太医署,让狗蛋总领此次的防疫。”

    “你需要任何支援,都可以直接调动,太医署所有人员归你统领。”

    “天花猛烈,你不得有半点侥幸之意。”

    李世民很快下了决断。

    长安城边上爆发瘟疫,这不是京兆府能对付的,太医署必须出动。

    李孝恭拜道:“微臣遵旨。”

    说完,李孝恭马上出了太极宫,往太医署赶去。

    李世民此时睡意全无,坐在桌子旁边想事情。

    刚刚庆祝完丰收,万年县就出了这样的事情,真是...

    “皇上,深秋夜寒,还是到床上去吧。”

    赵公公轻声说道。

    李世民拉了拉衣服,说道:“刚刚庆祝了丰收,万年县就爆发了天花,这...难道是天意?”

    李世民对于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总觉得自己亏欠,内疚感一直都在。

    刚庆祝完丰收,就爆发瘟疫,李世民感觉这是上天在惩罚自己。

    赵公公说道:“皇上仁德配天,瘟疫时常都有,太医令医术高明,必定能平定天花瘟疫。”

    “而且,还有刘寺卿呢,他的医术能换心,平定天花瘟疫,应该不是问题。”

    李世民听到刘景,马上疑虑顿消。

    “对啊,刘景能给崔静换心,又岂会连区区天花瘟疫都对付不了?”

    李世民心头的一口气马上就顺了。

    “召刘景入宫。”

    李世民马上说道。

    赵公公马上准备出宫传旨,这事情必须他亲自去。

    没等赵公公出门,李世民又把人叫回来,说道:“罢了,先让太医署去,若是事情解决不了,再请刘寺卿出手吧。”

    况且,明日就是朝会,反正到时候刘景会上朝。

    赵公公便不出宫。

    ....

    ...

    第二天。

    太极殿。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俯视底下的群臣,看到刘景站在文臣班列中,心中安定了许多。

    文武大臣都站好了,但是大家相互间的距离似乎拉大了一些。

    底下的大臣正在窃窃私语,似乎在议论什么。

    程咬金在底下听着大臣们的议论,慢慢听出了端倪。

    “听说万年县爆发了天花瘟疫,很厉害啊。”

    “听说了,河间王昨夜去了万年县,京兆府和太医署都出动了。”

    程咬金听着,问道:“大晚上的,你们如何知道的?”

    其他大臣不理他,自顾自地说着,搞得程咬金十分不爽。

    “唐尚书,万年县爆发瘟疫了?”

    程咬金问对面的唐俭。

    户部尚书唐俭早听说了,只是不说话。

    刘景听着他们的窃窃私语,心中明镜似的,但是他也不说话。

    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开口说道:“我看众位爱卿都在议论万年县天花瘟疫之事,你们有什么对策?”

    王忠进入京兆府的时候,郑寿就派人紧随其后在长安城散步万年县爆发瘟疫的消息。

    如今的长安城,到处都在议论,城内的秩序很混乱,搞得人心惶惶。

    消息是瞒不住了,所以李世民干脆公开,就在朝堂上问大家怎么办?

    李世民的话证实了天花瘟疫的消息,大臣们一下子炸锅了。

    “果然是瘟疫啊,还是天花瘟疫。”

    “万年县紧邻长安城,这可如何是好?”

    “若是传入长安城,这百万人口将面临灭顶之灾。”

    “怎么会这样?刚刚举行完庆典。”

    说到这里,很多大臣都悄悄看了刘景几眼。

    刘景感觉到了奇怪的眼光,心中已经有了猜测。

    房玄龄走出来,拜道:“皇上,万年县紧邻长安城,微臣建议封锁万年县,同时排查长安城内的天花患者。”

    李世民听了,问其他大臣的意思。

    其他大臣也说道:“皇上,臣等以为中书令所言甚是。”

    “若是天花在长安城内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众人纷纷附议,都认为当务之急是封锁万年县,防止往外传播。

    问完了其他大臣的意见,李世民特意问刘景:“刘寺卿,你觉得如何?”

    刘景站出来,拜道:“微臣赞同中书令所言,当务之急是防止万年县的天花传到长安城,同时也要防止外传到其他州县。”

    “长安城内对于14日内去过万年县的,将其禁足家中,不得外出。”

    “同时,派太医署增援万年县。”

    “天花疫病酷烈,传播极快,若不控制,恐怕关中之地都有危险。”

    李世民点头道:“刘寺卿考虑最为周全,就按照刘寺卿说的来办。”

    “着长安城守军排查长安城内天花患者,北大营的士兵即刻赶往万年想,将万年县封锁,任何人不得出入。”

    “太医署已经于昨晚随河间王往万年县去了,再寻周围的良医往万年县去。”

    李世民将事情安排妥当,朝中大臣各自领了任务。

    此时,大家还觉得事情可控,并未太担心,散朝后各自回去了。

    大臣们各自散朝后,刘景却往御书房去了。

    李世民刚到御书房,赵公公就说刘景来了,李世民感觉奇怪。

    “传。”

    李世民坐下来说道。

    刘景马上从门外进来,拜道:“微臣拜见皇上。”

    李世民满脸堆笑,说道:“刘寺卿是为了天花的事情?”

    现在朝中最紧要的事情便是天花瘟疫,所以李世民如此猜测。

    刘景拜道:“皇上英明,微臣以为万年县紧邻长安城,万一传染到城中,后果不堪设想。”

    “微臣在归义镇时,曾经爆发过天花瘟疫,那里还有许多药物可用,微臣请求将归义镇的药物运送到长安城,以防不测。”

    李世民听了,拍案而起,说道:“刘寺卿真是国之栋梁,甚好甚好,此事何须禀报,速去办理就是。”

    有刘景这句话,李世民就放心了。

    归义镇有三十万人口,曾经爆发过天花瘟疫,后来又被平定了。

    那就是说,刘景能搞定这天花,那他就不担心了。

    刘景拜道:“天花瘟疫来势汹汹,微臣若不禀奏,只怕朝野非议。”

    李世民听了,脸色有些难看。

    刘景太厉害了,锋芒毕露,得罪了那么多人,背地里告黑状的人太多了。

    所以现在但凡重要一点的事情,刘景都会禀奏。

    “刘寺卿无须多虑,朕知道,很多事情都是为了朝廷,好处也归了朝廷,最后的恶名却在你头上,你也是有苦难言。”

    “此事无须多虑,治病救人有何话说,无须多虑。”

    李世民抚慰道。

    刘景拜道:“如此,微臣便无后顾之忧,马上差人往归义镇送药过来。”

    李世民点头道:“速去。”

    刘景拜退出了御书房。

    赵公公送刘景出去,然后又折回御书房。

    李世民还在高兴当中,有刘景这句话,李世民彻底放心了。

    赵公公低声说道:“皇上,归义镇居然有治疗天花的药物,当真是个宝库啊。”

    这意思很明显,归义镇好东西那么多,却在刘景手中,实在是浪费。

    李世民看了赵公公一眼,自然知道他的意思。

    “归义镇是刘景一手建立的,朕已经将其赏赐给刘景,岂能食言而肥。”

    “还有,归义镇在刘景手里才是归义镇,如果到了朕的手上,恐怕就是一座大城而已。”

    李世民很聪明,他也想将归义镇占为己有。

    但是他又敏锐地感觉到,自己接手后,或许归义镇就不那么神奇了。

    赵公公拜道:“皇上远虑,老奴不及。”

    ....

    ...

    刘景出了皇城,到了司农寺,程处默和秦怀道三人将司农寺整理得很好,基本上不用担心了。

    只是司农卿一职,李世民迟迟不任命新的人选,刘景一直代管,朝中大臣非议颇多。

    刘景假装派一个人往归义镇去送信,然后就从司农寺出来,又到了大理寺,狄仁杰正在批阅卷宗,东方默带着人回来。

    “大人。”

    东方默见到刘景,马上停下行礼。

    “又出去办案了?”

    刘景问道。

    问到这里,东方默回道:“大人,卑职遇到了一个奇案。”

    刘景眉头一皱,东方默得到了神探传承,他的破案能力杠杠的,居然还能遇到奇案?

    “怎么说?”

    刘景骑马进了大理寺,又进了后衙坐定,东方默跟在身边说这个案子。

    大理寺接的都是大案子,或者涉及朝中大臣的案子。

    这一桩案子,涉案人员都是平头百姓,本该让京兆府管辖的,可是因为案子太离奇,京兆府破不了,所以移交给了大理寺。

    东方默说起了这个奇案。

    前不久,有人在和平坊的枯井中发现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尸体没有穿衣服,无法辨认死者身份,只能确定是男性,年龄在35岁左右,身高170,应该是个壮汉。

    死去的时间有一年左右,死亡原因是被人从后被钝器击打头部,造成颅骨骨裂而死,死后头朝下塞入枯井当中。

    因为和平坊在长安城西南角,那里的人很少,而且大部分是贫民居住,巡城武侯很少去,所以现在才发现。

    又因为时间太长,周围几乎无法发现任何线索。

    死者的衣物被扒光,显然是凶手为了掩盖死者的身份,所以死者很可能是周围的百姓。

    东方默也是这么认为的,就排查了周围的居民,还有长安城记录在案的失踪人口,但是都对不上。

    刘景听着东方默的叙述,这样的案子,在古代几乎是无解的杀人案了。

    “没有其他发现吗?”

    刘景问道。

    东方默说道:“我接了案子后,又去那口枯井看了一遍,在枯井底部的落叶中发现了这个东西。”

    说着,东方默从证物箱子里拿出一把锤子,这个锤子的形状很特殊,前面是个球体,有点像金瓜武士手里的金瓜锤。

    “这个...应该是屠夫用来锤杀牛羊的。”

    刘景说道。

    东方默说道:“不错,这种锤子很少见,铁匠铺一般都是单独定制给屠夫用的。”

    “我拿着这个锤子,还真找到了打造的铁匠,买这个锤子的人叫做周大宝。”

    “这个周大宝在一年前失踪,我们在他家里找到了带着血迹的衣服,衣服的主人应该身高在170,刚好附和死者的身份。”

    刘景微微点头道:“所以,是周大宝杀了人,然后潜逃?”

    东方默说道:“卑职也是这么猜测的,但是周大宝此人失踪了一年多,亲戚邻舍无人知晓他去了何处。”

    这就是说,凶手虽然确定了,但是无法抓捕归案。

    这也不算奇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