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老朱终究是老了

下载APP

115,老朱终究是老了

  回到帅船之上后,朱元璋的眉头依旧紧锁着。

      

      李善长但看朱元璋板着的脸,就知道在岸上发生了什么。

      

      诺大的帅船之上,无一人说话。

      

      望着脚下滔滔的江水。

      

      朱元璋的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

      

      百姓没有负了朱元璋。

      

      那朱元璋负了百姓了吗?!

      

      如果大明没有实行那般严厉的海禁政策。

      

      东南的大户们最后也不至于成船的往回运金银!

      

      倘若那些大户们带回来的不是金银,哪怕是趁着明末天灾从逞罗运些粮秣回来发国难财崇祯的日子都不会这么难过!

      

      在海禁政策之下。

      

      只有金银是价值最高,最便于储藏的!因此这种走私,虽然暴利但是于国无益!

      

      望着身后淮西的“零一七”百姓,朱元璋心中万般不是滋味。

      

      朱元璋不由得想起了秦湛之前跟朱元璋讲过的明史。

      

      天启、万历、嘉靖、正德。

      

      这些个娃子,若是不在帝王家的话,可能会快乐很多吧?

      

      难道自己当真是错了吗?

      

      洪水过去了,朝廷的损失也被降到了最小。

      

      回到宫中的朱元璋看着六部送上来的奏章心中甚是烦闷。

      

      自己也不是说不开海。

      

      水师这么多船,自己都造了。

      

      就是秦湛当着自己儿子的面直接将这些话说出来朱元璋有些下不来台罢了。

      

      毕竟一直以来,朱元璋都是在努力的做一个威严的父亲。

      

      但是秦湛也不知道自己就是朱元璋啊?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里都不由得有些懊恼了起来。

      

      自己怎么一时气愤,把这一茬给忘了。

      

      之所以隐瞒身份,当初不就是为了听秦湛说些公道话吗?

      

      今天咱老五的命可都是秦先生给救回来的啊!

      

      想到秦湛双目失明,朱元璋实在是想不明白这么多人,怎么还不如一个秦湛。

      

      而后朱元璋猛地回过神来。

      

      不对啊!

      

      秦湛是咋从钟山上跑到江边上去的?

      

      毛骧这个废物连个双目失明的人都看不住?!

      

      都是毛骧这个废物给咱气昏头了!

      

      就这么想着。

      

      朱标脚步匆匆的跑进了大殿之中看着朱元璋问道

      

      “爹,五弟找到了?”

      

      朱元璋微微领首。

      

      “让秦先生带回小院去调养了。”

      

      说罢,朱元璋有些迷惘的抬起头,看着面前的朱标跟朱棣两人。

      

      兄弟二人,一个是朱元璋自幼细心培养的太子。

      

      一个是历史上的大明天子。

      

      将来大明的命运,定然是掌握在他们两人的手中。

      

      朱元璋脸上有些迷惘的看着两人问道

      

      “你们说,咱,当真是错了吗?"

      

      朱标跟朱棣两人这么大,是第一次见到朱元璋以这样的语气问自己。

      

      直到这个时候。

      

      兄弟二人也才堪堪的回过神来意识到,大明的皇帝,不仅仅是那个匡扶中原的布衣天子。

      

      也是一个寻常的老人。

      

      一个父亲。

      

      一直以来,朱元璋放在首位的是朱家,其次便是天下百姓。

      

      但是今天秦湛的话,对于朱元璋打击太大了。

      

      朱家的后世儿孙,因海禁而殉国。后世的百姓,因海禁而民不聊生。

      

      一生最在乎的两群人,最后却因自己的海禁政策,最后走到了这个地步。

      

      朱元璋不得不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

      

      方才沉思之时,朱元璋一度已然有了退位之心。

      

      朱标跟朱棣两人对视一眼。

      

      两人没有多说,而是像小时候一般,一左一右的坐到了朱元璋的身旁。

      

      父子三人,就这么在奉天殿的下的台阶上坐着。

      

      “爹,一代人要做一代人的事情,您做的已然够多了。

      

      “抛去海禁不谈,您以布衣之身,起于青萍之末,驱逐鞑掳,已然算是干古一帝。”

      

      朱标跟朱棣两人能够明显的感觉到,今天的朱元璋,已然没有了往日的那般威严。

      

      此时此刻,朱元璋是真正以平视的角度在听取朱标跟朱棣两人的意见。

      

      朱棣跟朱标两人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就像是后世人父母第一次因为家里的事情而征求孩子的意见。

      

      从那一刻开始,孩子就不再是父母羽翼之下底护的那个孩子了……

      

      这个家从这一刻开始就开始逐渐的由上一刻的那个孩子撑起来了。

      

      同时也意味着,父母行将老去。

      

      很多人都是从这一刻开始意识到,原来时间流逝的这么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印象里一直是三四十岁模样的父母竟然已经不知道在何时苍老成了这幅模样。

      

      最终。

      

      朱元璋问出了那个自己无法取舍的问题。

      

      “老大,老四,你们说,这个法,咱变,还是不变?”

      

      变,大明百姓可以真正的做到远迈汉唐,人人衣食无忧。

      

      但代价是,朱家的天子权柄将会被尽数削去。

      

      不变,大明的百姓将继续过着衣不蔽体的生活,过几年,随着土豆的广泛种植,他们的生活或许会得到极大的改善。

      

      但是在三百年后,他们的子孙,仍旧会在饥饿中揭竿而起,将整个大明彻底埋葬!

      

      听到朱元璋问题。

      

      朱标跟朱棣两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说道“变!”

      

      而后,朱棣便向前一步,义正言辞的看着朱元璋说道

      

      “爹,家国兴废,此天下之大势也。”

      

      “我朱家既为天下之主一日,那我朱家就当为天下万民计!"

      

      “儿臣以为,百姓如愿留我朱家,那我朱家便留,不愿留我朱家,那我朱家便去。"

      

      良久之后,朱棣才看着朱元璋犹豫良久之后才苦笑道

      

      “听说朱由校那孩子做的物件,拿到市面上去卖,都能卖出三万两银子的天价呢。"

      

      “儿孙自有儿孙福,嘉靖、天启那几个孩子或许当真不适合当皇帝。"

      

      当时朱棣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是苦笑不得。

      

      十几年后,崇祯想要平寇,大明的户部里只有一千多两银子。

      

      朱由校随便做个小玩意拿出去就能卖三万两造化弄人啊!

      

      听着朱棣的话。

      

      朱元璋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苦笑。

      

      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江山。

      

      到头来自己的儿孙又不一定想要,自己竟然还在这里纠结要不要把这份家业留给儿孙!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