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礼”

下载APP

227,“礼”

  很多人看到的,其实是经过翻译的结构。

      

      在大洋彼岸的郡县里的裁决者,其实名字是叫做judge。

      

      而他们的最高上司,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名字却叫做justice,而这个词的直接意思是叫做公平!

      

      显然前者是一个职业。

      

      而后者更重的则是一个象征意义!秦湛深吸了一口气而后道

      

      “这个衙门其实在诞生之初,不仅仅名字与所谓的“礼”一样,都是一种符合所有人美好愿望但又极容易进入形而上学范畴的东西。”

      

      “而其实他平日里所处理的案子,其实也都是涉及到了西洋人“礼乐之事”的事情。”

      

      “换句话说,他们平日的工作,并不是去审查案子是否有冤假错案。”

      

      “而是看他们对于律法的解释,是否存在争议!”

      

      说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脑海之中登时便不由得浮现出了礼部衙门之中的种种。

      

      礼部是干什么的?!

      

      除了主掌祭祀跟科举之外,不就是对“礼”的解释吗?!

      

      说到这里,秦湛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怅然道

      

      “与礼部一样,在起先之时,当旧“礼”稳固之时,他们尚能做出依照于礼的裁决。”

      

      “但是随着旧“礼”地位逐渐松动,而新“礼”出现,也就是所谓的礼崩乐坏之时。”

      

      “那些西洋人也会像礼部的官员一样,试图掌控“礼”的诠释权!”

      

      “而这个例子一旦打开,这个曾经神圣无比的“礼”就会逐渐跌下神坛,成为当权者的工具。”

      

      “一旦神圣本身不再神圣,那么他必然跌落神坛而坠入泥潭!”

      

      朱元璋跟朱标两人登时便愣在了原地。

      

      虽然两人生活在洪武朝。

      

      但是两人现在通过秦湛,对明朝的历史也了解了一个七七八八。

      

      嘉靖朝轰轰烈烈的大礼仪事件的本质是什么?!

      

      不就是朱厚熜在跟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集团在争夺对“礼”“法”的解释权吗?!

      

      看似朱厚熜以何种身份继承大统、以何种礼节迎接生母。

      

      与几百年后大洋彼岸的那些裁决毫无关联。

      

      但是刨开这些表明的问题直切本质。

      

      大礼议与西洋裁决的本质都是在争夺“大义”的诠释权,以求其能够做出有利于己方的裁决!

      

      说到这里,秦湛的话音不由得一顿。

      

      “当旧“礼”不再神圣,人们心中便会重新的追求起新的“礼”,但是此时新“礼”却又没有真正诞生......

      

      还没等秦湛说完,朱标的脑海里登时便不由得浮现出了两个字——分裂!

      

      而在分裂的具体表现。

      

      就是日渐激烈的党争!

      

      一切都说得通了!

      

      秦湛深吸了一口气道

      

      “就像是明朝中期的大礼仪事件一样。”

      

      “看似仅仅是一个大礼仪!”

      

      “但是其本质,是君权与臣权的博弈!”

      

      “同样,也是在大礼仪事件之后,大明的文官集团才彻底的发生了变质。”

      

      “各类党派在嘉靖朝初见端倪,即便是在儒学范畴上,陆王心学也逐渐拥有了跟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趋势。”

      

      “在民间也出现了像是李贽这样批判重农抑商,歌颂商贾功绩的“奇人”。”

      

      “只不过,文官集团的力量,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强大!”

      

      “在嘉靖这个怪胎的掌控下,文官尚能勉强控制住。”

      

      “但是直到万历朝时,臣权与君权的博弈日渐白热化,万历皇帝用了最为消极的态度与臣权抗衡。”

      

      “而在万历驾崩之后,心有不甘的天启则是将推出了阉党,明末的党争,也在天启、崇祯两朝彻底的达到了巅峰!”

      

      “同样大明的最后一丝气力,也在无休无止的朝堂斗争中彻底耗干......”

      

      大洋彼岸的那个老对手。

      

      是正在经历的事情,秦湛也无法直接盖棺定论其最终结局。

      

      截至到目前为止,虽然矛盾的内核各不相同。

      

      但是矛盾双方的斗争形势已经逐渐走上了明末剧本。

      

      因此,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其颓势必不可免!

      

      还没等秦湛说完。

      

      这新科进士里便有人彻底坐不住了。

      

      “胡说八道,简直是胡说八道!”

      

      那进士有也一肚子的话。

      

      但是朱元璋之前已经交代过。

      

      不得透露半点身份。

      

      秦湛一旦提起明朝历史。他们只能听。

      

      “仅仅凭你一人,说什么大礼仪便可定说什么大明党争源自嘉靖吗?!”

      

      “纵然是党争源于嘉靖,如何又能说是大明亡于党争?!”

      

      “除了你的这一双红口白牙之外,你可还有其他凭证?!”

      

      那进士话音刚落。

      

      这个问题是朱元璋想问的。

      

      不过这人脾气太冲。

      

      朱元璋不是特别喜欢。

      

      秦湛这边倒是没觉得太过意外。

      

      有人有这样的疑问可太正常了。

      

      只不过,没想到这村里的乡亲们还挺有文化,小词一套一套的。

      

      因为早有准备,秦湛几乎脱口而出反问道

      

      “牛李党争难道不是因李唐科举“祖制”而起?”

      

      “那台谏党争难道不是因王安石狂妄的说祖宗不足法之后,锐意改“礼”方有台谏党争?”

      

      “这位乡亲既然能被老爷子挑中,想必也是熟读史书。”

      

      “那请问,在牛李党争之后,李唐国运如何?台谏党争之后,赵宋社稷又是如何!?”

      

      大殿之外静悄悄的,落根针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些新科进士们或许不知道秦湛为什么跟吃了熊心豹子胆一样,竟然敢说什么大明如何灭亡。

      

      但是这些人都知道一个事实。

      

      那是在明朝之前的两次党争,既唐代的牛李党争跟宋代的台谏党争。

      

      无一例外都是自礼部始!

      

      而最终的下场也无一例外都是国破家亡!

      

      牛李之后,因礼法不改,朝中仍被门阀掌控,庶族士子无奈,遂改投藩镇,最终李唐在藩镇之乱中轰然倒塌。

      

      王安石的熙宁变法更是如此,由于王安石的变法失败,北宋彻底失去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纯。

      

      而后遂有靖康之变!

      

      仅靠着两条先例,就足以佐证秦湛的话了!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