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燕王进京!

下载APP

241,燕王进京!

一切的意识形态都是取决于经济基础的。

    

    就像是明初的军户,其实不仅不是后世人以为的那般贱户,甚至是比寻常的平民还要高一些的正儿八经的人上人。

    

    同样朱元璋更不能昏聩到去禁止军户后代参加科举。

    

    像是李东阳、张居正、海瑞这些名臣,都是军户出身,而且在军户内部其实建立了远比普通民户更为完善的社学制度。

    

    尤其是在弘治十五年壬辰科,军户出身的进士就足足有八十八名,这还不包括十四名官军户(世袭军官出身)的进士。

    

    如果将这些人全都算上,军户出身的进士总数就已经达到每科录取进士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下。

    

    即便是在军户逃籍还未泛滥成灾的明初洪武年间,军户在人口总数里也不过就是占了百分之十。

    

    到了弘治年间军户出身的进士能够达到百分之二十五的数值,且不说当时的军户经济条件如何,教育水平绝对是远朝其他所有行业的。

    

    到了万历年间,军户出身的进士,更是维持在三成上下。

    

    单单从科举方面来看,军户不仅没有受到歧视,甚至是还获得了超出平民的优渥待遇。

    

    这个数字其实也从侧面反映了明代卫所制的崩溃。

    

    因为甭管你老朱口头上给了军户什么样的承诺。

    

    但是说白了,你这帮军户就是一群没有田产,给自家百户、千户的免费长工。

    

    就算是你老朱说破大天又能怎么样?

    

    军户的社会地位终究会逐渐的回到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位置上。

    

    随着明代中后期军户的地位逐渐下降,这才有了这么多的军户参加科举,谋一个好出身。

    

    不然的话,人家好好的正六品世袭百户闲着没事去考科举弄个进士从七品重新干起干嘛?

    

    还不是因为你个正六品的百户还不如七品的文官?

    

    打不过就加入呗!

    

    如果巅峰留不住,那就重走来时路。

    

    确实很土,但是也同样有一定的哲理.....

    

    人性这个东西。

    

    其实是最禁不起推敲的。

    

    从朱元璋的初心上看。

    

    设计这一整套制度的初心其实就是将大明的军户与其他的百姓切割开。

    

    但是秦湛稍稍换了一个角度就彻底将朱元璋的这整套制度给击溃。

    

    秦湛深吸了一口气道

    

    “还有就是,您觉得不花钱的这个事情。”

    

    “虽然我不知道您给村里这些乡亲们划了多少地,但是您有没有想过,这些土地,真的能一直养活这些人吗?"

    

    朱元璋整个人登时便愣在了原地。

    

    不敢置信的看着秦湛。

    

    如果是在以前,朱元璋一定会毫不犹豫坚信这些土地一定能够养活这些军户。

    

    但是自从听了秦湛的土地承载能力极限这个事情之后,朱元璋彻底的动摇了。

    

    朱元璋不敢置信的看着秦湛问道

    

    “您的意思是,大明的军户制度后来也养不了这些军士了?”

    

    “可是朱元璋不是划拨了一大批的土地,按理说军户即便是有土地兼并的事情,那也应当比外面的土地兼并来的慢啊!”

    

    像是中原这样庞大的农业国,是不可能落地一套一眼看上去就千疮百孔的制度的。

    

    任何制度都是经历过千锤百炼的。

    

    朱元璋也不是不知道土地兼并的事情,因此朱元璋就悄悄的设立了一个时间差。

    

    那就是让军户屯田北方,而明初由于元廷的原因,北方有着大批的荒地,这样一来,军户们控制的土地,按照每户耕种的土地来算。

    

    每一户军户的土地是比寻常民户要多的!

    

    因此即便是真的会发生土地兼并,彻底崩溃也会比外面的百姓崩溃的晚。

    

    这样一来,军户跟民户两个互不统属的土地系统就会出现一个时间差。

    

    按照朱元璋的设想。

    

    当外面的百姓因为土地兼并活不下去的时候,军户们的土地兼并应当是还没有到那么严峻的程度。

    

    但是军户内部的土地兼并会给这些军户们一股杀敌立功的动力。

    

    这样反而能使得军户获得一个战斗力加成!

    

    从而使得大明即便是出现危机时,仍有一支劲旅可用!

    

    秦湛的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苦笑,激动的说道

    

    “我的老爷子,军户都已经成这样了,那些千户们还用得着去搞土地兼并吗?”

    

    ”这些屯田是不是他们家的私产重要吗?反正产出的粮食都归他们管!”

    

    "明代的卫所制,单单把哪一项设定拿出来,都是应对单个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案,但是朱元璋从来没考虑过,把这些东西全都拼起来之后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啊!“

    

    依秦湛对明代的卫所制的了解。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是一个人,每一个五官单独看,都绝对算得上是完美。

    

    但是把这些五官全都拼到一张脸上,怎么看都觉得丑!

    

    大明的这个卫所制,怎么看都像是一个既要,又要的思想下,强行逼出来的—个畸形种。

    

    虽然战斗力比宋代的那种废柴募兵制度强,但是经过这一番魔改之后,反而不如唐代的府兵制了。

    

    秦湛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个大鼻兜狠狠的抽在了朱元璋的老脸上。

    

    这么一搞,朱元璋把屯田交给这些军户的时候,那就是一大片已经兼并完的土地啊!

    

    而秦湛却还在继续抽着朱元璋的老脸,啊,不对,还在继续说道

    

    “明初之时之所以那些百户、千户们不敢,主要是确实跟下面的士兵有感情。"

    

    “也有朱元璋还活着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当时卫所里确实有不少的田产,犯不着撕破脸皮。”

    

    “但是过个几十年之后呢?”

    

    “生活这么好,这些军户不得生个是十个八个的儿子?”

    

    “等他们长大了,难道您还指望他们能吃一个人的饭吗?"

    

    “这些百户、千户们的后人,都是一个爹生的,谁心甘情愿的过的比别人差?”

    

    “他们最后的选择不就只剩下了去吃下面的那些军户了?”。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