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大明跟鞑清的区别!
ᅟᅠ
翌日清晨。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还未亮,官中的官人便已然开始忙碌了起来。
朱元璋一身素服伸着懒腰走到了饭桌旁,而马皇后已然替朱元墙盛了一碗粥放到了老朱的面前。
显然昨天晚上朱元璋睡得很香。
甚至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朱元璋睡得最香的一次。
因为五军都督府的这个法该怎么变,朱元璋已然大致找到了方向,虽然具体细节尚待考究,但是这种事情,最难的其实就是确立方向,至于那些细枝末节的事情,是朝中大臣们需要考虑的事情。
朱元璋刚端起粥喝了一小口,朱标便脚步匆匆的跑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爹,昨天晚上儿臣已经跟兵部还有几个军机大臣大致拟了个章程出来了,您要不要看一下。
还没等朱元璋开口,马皇后便蹙眉道
“标儿,身子重要,你整宿整宿的处理公务,身子垮了可怎么办?”
朱元璋在一旁也板着脸说道
”听到你娘说的了吧?你得注意身子!”
“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不爱惜身体,便是不孝!”
朱标在一旁连连点头道
“孩儿知错了,爹娘教训的是。
“不过爹,这五军都督府的事情早点办下来,咱们变法的路子就能轻快些,也算是给天下百姓造福了。”
对于朱标的这句话,朱元璋没有反驳。
无论是哪朝哪代,凡是关于军中的变法,都是绝对的国之大事。
只有五军都督府稳了,大明的这个法才能平稳的变下去。
朱元璋喝着粥,对朱标摆摆手道
“成了,你忙活一宿了,坐下来一块吃点,边吃边说就得了。
“儿臣领命。”
说罢,身后的宫人便跟着拿来了一副碗筷,朱标便吃便说道
“爹,首先就是武学的事情,儿臣打算在国子监直接开设洪武馆,建制参照广文馆。
“其次便是军制革新。”
“咱们大明的军制,参照募兵制,共分卫、协、标、营、队、排、棚七级,将原本的五军都督府全部依此制整改。”
朱元璋微微颔首。
最终,朱标看着朱元璋犹豫良久方说道
“爹,最重要的一件事,儿臣想跟您商量一下。
“说。”
“裁军!”
朱元璋端着粥的手元自悬在了半空中。
良久之后,朱元璋才回过神来,而后问道
“裁多少?”
朱标犹豫良久之后才低声道
“四十五万!”
嘶!
饶是朱元璋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仍旧是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
四十万百战之卒。
说裁就裁?!
稍有不慎,这些老卒可就要闹出大乱子来!
朱元璋的眉头紧锁,并没有直接表明态度,而是问道:“说说你准备怎么裁。”
朱标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
“我大明现如今除京营之外,天下各地卫所皆有屯田,儿臣想了,将军户并入民户。
“这些屯田,参照民户之法,耕种三年即为其所有。”
朱元璋微微颔首道
“继续。”
朱标道:“儿臣还想,命兵仗局铸造洪武勋章四十万枚,而后将这些老卒的功勋镌刻铁牌之上,以彰殊荣。
“伤残老卒如有家人,则由地方府衙每年供给米粮三石,拨田一亩。
”如无家人,则收入养济院,每岁口粮依六石拨给,伤病由惠民药局诊治,所支所用,皆由朝廷负责。”
“而后这些被裁的将士,由各地郡县负责接应,提供一切必要之便利。”
纵然是那么多人抹黑朱元璋是暴君,但是朱元璋对百姓尤其是对穷苦百姓。
绝对做到了历朝之最。
大明刚一开国,朱元璋便明诏天下各郡县,开设养济院,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养者,官为存恤,如若所在官司应收不收者,仗六十,以监守自盗论罪。
除此之外,还于各州、府、县开设惠民药局,边关卫所设医官、医士,这一切全都直接划拨给了太医院。
而惠民约局的职能便是核查天下各地的药价。
同时还需平价看诊。
而太医院则需每年考核天下各惠民药局之功过,以为升迁之凭据。
仅洪武年间,太医院外派至天下各郡的太医、医官便有一百五十余人。
这还不包括惠民药局在各地自行招揽的大夫。
大明战神朱祁镇虽然在治国、军事上都可以说是废柴。
但是在对待百姓这一块,或许是怕担心死了没脸去见朱元璋。
朱祁镇几乎是明朝历代君王里最为重视养济院、惠民药局建设的天子。
更是直接命诏天下各郡县,每县至少设养济院一所,每日支米煮饭,日给两餐,器皿,薪柴,蔬菜等均由县衙筹办。
同时,当地县官,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要拿着米面去走访一遍当地八旬以上老者。
至洪武二十年,活过七十,朝廷便自动授爵一等,至八十岁以上每月给米五斗,三斤酒跟五斤肉,九十岁以上每月另赐帛一斤,絮十斤。
除此之外,更有漏泽园专收无主之尸骨。
据明万历元年顺天府宛平县令沈榜所著《宛署杂记》记载,万历元年,沈榜到任之时,宛平养济院513中有萧俊等一千八百名鳏寡孤独废疾者,万历七年,又收刘真等五百人,万历十年,又收李聪等五百八十五人。
仅宛平一县,养济院收养人数常年便在两千人上下。
无论具体条件如何,在那个时代,能做到这个程度,这绝对是一个自然经济的封建王朝能做到的极限了!
不过是终这一切仍旧无法使得明朝跳出王朝周期。
清军入关之后,也不好意思撤销这些养济院,不过十全老人想了一个好办法。
给每省都设置了收养上限。
诸如山西,只能有一千零四十八个老无所养的老人
而陕甘只能有三千二百零九十九名老无所养的老人。
而这时,清代的人口总数已然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三倍有余。
另外,清代养济院一旦发现不是本地口音还需发回原籍。
没错,鳏寡孤独者,发回原籍,走回去。
即便是时隔七百年后,还有多少地方的老人连明朝这样的待遇都得不到!朱元璋低着头喝了一大口粥之后才问道
“然后呢?”
朱标闻言不由得一愣,而后才低下头说道
“没有了。”
听到朱标的话,朱元璋举着粥的碗悬在半空良久……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