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高丽运粮船!
当这些高丽商贾跋山涉水的赶往东夷时。
看到的却是东夷各地的大名,无一人敢让其靠岸。
毕竟高丽跟大明哪个更重要。
这些大名的心里跟明镜一样。
得罪高丽,不要紧。
过两天好好说一说,日子还能过。
但是得罪了大明。
那怕是要出大事了。
自大明变法以来,其余各番邦虽未变法。
但是由于大明的大量商贾涌入,以及大明这么广阔的市场,这些番邦内部自己也滋生了大量的商贾。
今天他们放高丽人上岸,导致东夷断了跟大明的往来。
他们自己封地的这些商贾还好说。
但是隔壁封地的那些商贾呢?
更何况,这些大名有不少,本身就在造海船去大明做生意!
你姓崔的虽然说是拉着我们一块做生意,但是谁能想到你姓崔的下手这么狠。
直接就把高丽活着的遣明使基本全给弄死了。
这下这些大名就算是想帮高丽说话都不占理了。
高丽的商贾们带着满满一船的货物铩羽而归。
消息顷刻之间便震动了整个高丽朝堂。
“王上,自大明驱散我高丽商贾以来已有半月有余,市面上的布匹、铁器、食盐、瓷器、茶叶、陶器在码头上堆积成山,现在开京除了粮食之外,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降价。”
自唐开始,高丽、百济、新罗便陆陆续续的向中原派遣唐使学习中原技艺。
瓷器、茶叶、棉布这些东西。
自然也被他们学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大明的达官显贵看不上这些东西。但架不住高丽的东西便宜啊!
这些东西千里迢迢的从高丽运来,比大明本土的器皿还要便宜不少。
谁家还不缺点耗材?
在大明庞大的体量下,高丽的这些工坊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在现在的高丽,起码有十几万人,是靠着这些低价的手工艺品活着的。
王禑不解的看着李仁任问道
“李卿,这些东西便宜还不好吗……”
李仁任无奈的叹息道
“王上,这,百万工匠衣食生计所系,现在这些东西卖这个价格,再过几个月,怕是开京附近的这十几万工匠怕是都要衣食无着了啊!”
听到李仁任的话,王禑疑惑的问道
“这怎会衣食无着,他们又不是生下来就做这个行当,以前他们干什么,现在重新回去干什么不就成了?”
李仁任苦笑道
“王上,他们中不少人原本就是佃户,现在哪怕他们回去种地,也已然误了这一季的农时了。”
“更何况现在不少的地都已然被改成了牧场,养起了牛羊这些在大明卖的上价的东西,这些工匠起码要饿上一年才能找到地主家租地重新回去种地啊!”
事实上,情况比李仁任说的还要严峻的多。
高丽本就是一年一熟,而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些工匠们虽然造出来的东西卖不上价。
但是比起他们以前在田间耕种的时候赚的银子还是多一些的。
毕竟高丽是在这些番邦之中,仅次于的大明的存在。
加之高丽近来也大量的在交趾、占城甚至是暹罗等国采购起了粮食。
因此,高丽百姓的小日子其实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
但是现在大明不仅不让他们通商了,堵回来大量的商船不说。
甚至连上岸补给都不成。
他们总不可能在高丽一口气划船到交趾吧!
这距离跟横渡太平洋也不了多少了。显然不是高丽的航海技术能够做到的。李仁任长叹了口气,看着王禑说道
“王上,现在最要紧的还是粮食,咱们从占城最近到港的一批粮食,已然被堵在了海上,若是再不靠岸,怕是这些粮食都要烂在船上了!”
连粮食都没得吃。
那百姓可是要直接造反的!
意识到问题严重的王偶面色陡然间阴沉了下来。
“不能让这些船尽快靠岸吗?”
“王上,船主怕大明怪罪,不敢靠港,想让我们想办法。”
王禑的面色愈发阴冷,咬着牙问道“本王记得,凡运粮海船,船主均需为我高丽子民吧?”
李仁任闻言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赶忙道
“是......可是......”
王偶“砰”的一声拍案而起,旋即便怒斥道
“什么可是?”
“我高丽人从海上去交趾贩粮,什么时候轮到大明说了算了?”
“马上派人出海,告诉他们,明天晚上之前,必须靠港停船,否则去叫他们的,就是本王的水师了!”
“臣领命!”
海上漂着的那几家商号原本给李仁任塞了大钱。
想要让李仁任想个办法,怎样让商贾既能不得罪大明,又能将粮食运回高丽。
这才有了李仁任今日朝堂之上的这些事情。
原本李仁任是想跟王禑商量一下,能否用小船把这些粮食分批运回来。
然后这些商贾赶紧遁去登莱看看想办法在大明靠岸。
谁能想到王偶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展现起自己的“王霸之气”了。
李仁任自知再说下去。
怕是王禑就得让自己去码头上扛粮食了。
因此只得识相的闭上了嘴。
这支运粮船队距离开京其实并不算远了。
当天晚上,王禑的旨意便传到了船上。
接到了王禑旨意的高丽船主无不是哭丧着脸。
“这,王上是要逼死我等啊!”
“大哥,王上不会对咱们的家人做什么吧?我儿子才三岁啊!”
船主无奈的瘫坐在甲板上,望着面前的海浪,无奈叹息道
“罢了,今天晚上,咱们就靠岸吧,告诉船上的人,今天晚上谁也不许掌灯,但凡有一点光亮露出来,老子就把他扔海里去喂王八!西八!”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