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还得上班
第一百二十六章 还得上班
其实现代人说古人生产力落后,生活的各种不便利,其实这也是建立在财富的基础之上。
古代人一样可以过的很舒服,当然,这种舒适都是用人和财力堆积出来的。
以前赵越不能够理解这种前呼后应的感觉,当然现在他也理解不上去。只感觉,当看到十几双眼睛同时盯着自己,就好像是盯着一个汉堡包似得,这种感觉格外的让人心悸。
随手翻看了一下这些日后要靠自己生活的家生子名录,上面这些他们各自的级别,没错,做下人的也分三六九等。比如说丫鬟,就分为三等丫鬟,二等丫鬟,还有大丫鬟。每个等级的工作不同,月钱自然也不一样。不过当赵越看到,这最差的三等丫鬟每个月也要二两银子的月钱,就忽然发现,养着这么一批人,一年下来的花销用度,对于一般的小康之家而言,恐怕也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要不是赵越刚从嘉靖那里获得了些赏赐,又有秦福外送的几间铺面租金支撑,时间一长,如果没有山东那边的支援,恐怕这一大家子这一个月过后就都要喝西北风了。
赶紧合上名录,赵越虽然不知道现在的“行价”,但是既然这管家是秦福送给自己的,想必也不会哄骗自己,就含糊的点头,表示日后就按着他写的处置。
然后赵越就讪讪的一挥手,示意管家让这些人都各自忙去,等到院子内重新安静下来,他才苦笑一声对冯保说道:“这些人我可不可以退回去?”
冯保哈哈一笑,看着赵越此刻的窘态,他也不觉有些好笑,不过也是奇怪的问道:“曾听闻子川兄当初的家境也是颇为富庶,怎么好似不太习惯这有下人伺候的?”
赵越两手一摊,无奈道:“双林兄你有所不知,那个在我们那,是不流行这老爷奴才规矩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小……那个家里面的长辈就教导我们五讲四美……”
“五讲四美?”冯保知道赵越这口中总会时不时的蹦出几句新鲜词,时间一长,他也就习惯了。可是对于这句话,他还是忍不住好奇想要问问。特别是刚才那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倒是合乎圣人教化。
赵越没心情谈这些,眼见冯保的表情,就知道这些人是推不掉的。更何况,维护这么一间大宅院,光靠自己一个人,恐怕是做不来。更何况,一个人人住这么大的面积,晚上也睡不着觉……
等简单接收了这份家当,冯保宫里还要当差,就不方便继续逗留了。不过临行前又提醒赵越说道:“圣上既然赐予你了官职,日后你我就要同朝称臣了,不过你是外臣,我是内臣,按照朝廷法度,咱们彼此间也不好经常往来。”
自古以来,内臣与外臣、外戚与大臣、文官与武官……之间关系过密,都会引起皇帝的警惕与忌惮。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些皇帝们就将这一条定成了规矩,严禁他们彼此之间过分交际,甚至还希望各方之间彼此争斗,越是热闹越好,才会让帝王放心,被视为江山永固的一种手段。
赵越对这种规定颇为不屑,但是考虑到冯保,也只好无奈的点头。
冯保却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习以为常,自顾的又继续说道:“还有,翰林院和工部两边都是虚职,只有太医院需要你时常去走动走动,这几天你心情不好,督公也没有说什么。可是时间长了,总会有人拿这事儿说话,说你恃宠而骄。所以今天你好好打理打理你的宅子,等到明后天,就去太医院点个卯,打个招呼。”
赵越闻听此言,倒是大吃一惊,说道:“什么个意思?难不成留我在京里还不算,还得去上班?”
冯保理解差了,摇头道:“不用你上朝,只是去太医院应付一下也就是了。多了你也别想,平时该做什么做什么。只是像那天发生的事情,且不可以再意气用事。毕竟这段时间京城里关于你的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难保没有谁想要找你麻烦的。正所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赵越算明白了,这嘉靖皇帝是看不得自己消停,不过“太医院行走”就行走吧。反正总呆在这大宅子里,闷也要闷出鸟了。索性去太医院,教教自己的学生许肃,又或者是拉着胡三撩闲打屁。当然,他最感兴趣的还是太医院的书库,里面可是有不少珍稀的孤本药方,就权当是学习充电去了。
想到这里,赵越点了点头,这才一直送冯保出门,直送到大门口上了轿子,才被冯保回绝,目送这位难得的朋友消失在街道尽头。
站在朱漆大门之前,赵越目光闪烁的望着这左右鲜活的街道场景,心中不禁感慨,感慨不知不觉中自己竟然也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有了属于自己的家业,有了一个获得任何的身份,又和历史上一个个有名的人物近距离的接触,甚至是当面交谈。从这一刻起,以前是赵越就已经不存在了,而如今的赵越,只是大明朝治下的一介小民而已……
“呵呵,说来我还算是一个官儿呢。”赵越站在大门口自嘲的笑道。
往来经过的路人都忍不住好奇,看向这栋大宅门前站着的这个一脸纠结表情的大高个子,不知道这是一个西洋镜。
不知道过了许久,赵越都感觉到有几分寒冷了,身后一直伺候着的管家也不由得低声提醒道:“老爷,咱们是不是该回去了?”
赵越闻言立即回过神来,当看到管家“赵福”,这才想到“老爷”说的是自己,于是连忙点头,说了一声“回去”。
等转回身走进大宅门,待重新关上府门时,管家又轻声指着头上的门匾问道:“老爷,这个是不是待会找人更换一下,您看是写赵府两个字,还是其他什么?”
赵越停下脚步,不经意的回头网上看了一眼,等转回来后摇了摇头说道:“不用换了,就这样挺好。梅府,正应情应景……对了,以前的这户主人叫什么名字?”
对于赵越如此古怪的决定管家心中表示不能理解,明明都更换了主人,还留着以前的门匾显然就不合适了。他心中暗自决定,身为管家理当时刻提醒主人需要注意的事情,主人自己不介意,日后有同僚亲朋登门,看了这个岂不笑话。
可是老爷的话,身为管家也不能拒绝。不过赵越的这位新管家倒是一个晓得变通之人,他算是看出来自己的这位新老爷是一个不怎么讲究礼数的人,为人性子宽容和善,相信也不是太过严苛的,所以就试着大着胆子一次替老爷做回主,决定回过头就让人把门匾更换掉。当然,他也不敢太过份,于是就把“梅府”改掉一个字,换成“梅园”……只是如此一来,这个月恐怕还要再添一笔开销了。
且不说赵越这对主仆如何相处。只说这一夜“梅园”中安安静静,并没有发生什么新鲜奇事。到了第二天,因为宅子太过空旷,安静,以至于严重失眠的赵越,顶着一双黑眼圈,换了一身绿色官袍,顶着胸口的补子上一只不知名的小鸟,抓起乌纱帽,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摇摇晃晃的去太医院点卯去了。
临出门前,赵越还叫过管家赵福,交代他今天给山东去信。既然是要在京城常驻了,赵越也不想山东那边的人着急,特别是他想知道自他离开后,沈甸村的发展如何。还有那笔巨款有没有落实下去。另外的就是,他想小妹子沈雪,还有王家的小姐了……
当然,信里面的事情不会告诉外人,当交代完毕,赵越就迈步走了“家门”,也不骑马,也不乘轿,步行去太医院。反正离着也不算远,权当是晨练了。
不过他想一个人去“上班”,管家赵福却执意让一个小厮跟着。说是方便照顾老爷……对于管家的善意,赵越最后还是无奈的接受了,他心说权当是人生地不熟,找个向导了。
等目送赵越的背影消失在视线里,管家赵福这才松下一口气,转回身准备安排今天府里面的工作。
关上大门之前,赵福下意识的看起头,看了一眼头顶那油漆崭新的门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满意的微笑来。
………………………………………………
………………………………………………
赵越出了家门,就沿着逐渐热闹的大街,左顾右盼的向太医院的方向走去。
说起来赵越的新家“梅园”正位于大明门外,挨着珠市口和金鱼池一带,距离太医院步行,也就是二三十分钟。出了新宅子所在的巷子,迎面就是热闹繁华的正阳门大街。往东去,就是京城最著名的琉璃厂,还有报国寺。
赵越心说等晚上有时间的,就去这附近好好转转。
心中这样想,路上赵越就感觉自己的眼睛不好使了。看什么都感觉新鲜,见到老北京的小吃,嘴巴也不闲着,直到身旁的小厮提醒他时间,这才恋恋不舍的向太医院赶去。
等到了太医院,赵越这才发现门前早已经有人在等在那里,看样子是专门在等他的。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