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
“法瑞克少校,按照军规,这个人应该怎么处置?”
阿尔萨斯看着眼前被押着的民兵,冷声问道。
这个民兵不久前和因为一件看上去价值不菲的珠宝,而和同屋子的另一位原小镇卫兵起了冲突,最开始只是争吵和谩骂,到后来演变成对峙和械斗。
更加不幸的是打斗声还吸引了这件珠宝的原主人,一具从床底爬出来的女丧尸,可怜的小镇卫兵被从后方偷袭的丧尸咬穿了颈外动脉,即使牧师就在离他不远的另一个房间也没能及时施救。
“哄抢战利品,谋害同僚,当斩。”
“我没有害他!我不是故意的!是他先动手的!是他!”
这位年纪不大的民兵听到对他的判决后立即激动了起来,但他身后的两名士兵牢牢的控制住了他的双手。
“谁来证明你说的是真的?亡灵从出现到袭击,你有尝试过救援他吗?还是在一旁袖手旁观?”
材木座冷哼一声,漠然质问道。
“我不管你们之前是干什么的,但现在你们是一个士兵,你周围的都是未来能够救你一命的家人!你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现在比你们的父母还要亲!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矛盾可告诉你的长官,告诉我,告诉阿尔萨斯王子!但决对不能将刀尖对准自己人,明白吗?不明白的,乘早给我滚!”
他深知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民兵和正规军最大的差距不是在武艺装备上,而是在纪律上,无论项链是谁先发现的,无论又是谁先动的手,都已经不重要了。
“那就这么做吧!”
阿尔萨斯颇为疲惫的摆摆手,示意士兵将犯人拖下去,他转过身,不再看那不断哭喊求饶的青年。
谁也没想到,队伍中出现第一次损失,居然是在自己人手上。
处决了这个冒失的民兵后,队伍的士气有所降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过材木座也发现那些民兵和卫兵执行起命令来也明显更加认真了,也算是因祸得福。
之后的清剿行动变得十分顺利,再无任何波折,但仍耗费了一整个下午,阿尔萨斯只好推迟了前去安哈多尔的计划,带着众人回到了塔楼修整。
傍晚时分,阿尔萨斯身上的项链开始变得炽热并不断闪烁,这是即将发动传送的征兆,他急忙按照吉安娜的叮嘱带着项链来到了塔楼前的街道上。
“吉安娜!怎么…………”
在又一阵熟悉的白光闪过后,阿尔萨斯惊喜的叫出了声,但他很快发现来者依旧只有自己的女友一人。
材木座也在一旁,他想知道自己这只蝴蝶到底能够煽动多大的风暴。
“我很抱歉阿尔萨斯,我的力量不足以传送另一人,而其他能够使用高等传送术的法师大多身兼要职。”
空间和时间永远是魔法师们所追逐的奥秘,即使是在达拉然也只有少数高等法师才能掌握,可这些法师们都醉心于自己的各种实验,对邻国北方发生的灾难漠不关心,唯一还算上心的安东尼达斯也不会为了几只普通的亡灵就屈尊到洛丹伦来。
而如果要传送一只军队,那就必须在两地构筑一个稳定的传送门才行,这样不但需要高深的知识和法力,还需要天价的法术材料才能做到。
显然两国的同盟关系还不足以让达拉然如此大出血,反正达拉然的粮食全部采购于洛丹米尔湖和南海镇附近农场的精品粮,那些带有霉味的陈麦,连达拉然城内的下人也不会吃。
如果有鼠辈敢将带有诅咒的食物送上哪位法师的餐桌,那么这位法师估计很会高兴自己拥有了一个新的实验素材。
“我能理解,那……我的父王有什么回信吗?”
吉安娜将她所知道的一切娓娓道来,与达拉然相反,洛丹伦方面对这条消息非常重视,甚至可以说是重视了过头。
北方省作为王国的产粮大省,其运输贩卖的粮食会传播瘟疫和诅咒可着实是个大新闻。
在乌瑟尔的带领下,以白银之手骑士团为首的洛丹伦军队开始对从北方来的一切可疑人员及货物进行排查,结果在短短两天内还真查出了一批被污染的粮食,这批低价粮食原本会被送往某个仓库当做驻军的储备粮,成为隐藏在国王枕头边的炸弹。
而在过去的一年之中,从北方向王都运输粮食的商队数不胜数,谁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这样的炸弹被埋进了王都。
这让洛丹伦上层大受震撼,泰瑞纳斯国王在第一时间就向全国发出了对北方省的封锁令,并向教堂征集了大量的牧师,配合白银之手的圣骑士开展全王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大检查。
洛丹伦王国其余各地在接到来自王都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后,也都在做相同的事,也真的多多少少发现了一些被污染的粮食。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在猜忌和谣言之中原本的封锁命令不断加码,并且愈演愈烈。
既然粮食能够携带这种可怕的诅咒,那么谁能保证其他货物不会携带呢?进一步的,那些北方人以及去过北方的人,会不会就是潜藏的邪教徒、突然间会变成怪物呢?
这种猜忌本来只需要信仰圣光的牧师或圣骑士进行排查即可消除,可拥有足够牧师资源和人手的地区毕竟只是少数,目前只有洛丹伦王都以及东方行省的圣光之愿教堂拥有这项资格,其他绝大部分地区的领导者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两个简单又正确的决定:
凡是来自北方行省的粮草物资,一律收缴就地销毁。
凡是最近从北方行省来的人,一律驱逐或者监禁。
在人手不足,对诅咒了解不深的现在,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的确是最优解。
因为洛丹伦不是现在社会那种流通性极高的社会,而是一个绝大多数居民都被束缚在土地上、一辈子都不可能离家十里的封建社会。
所以受到这项政策影响的人并没有那么多,大多是往来的商队、四处闯荡的雇佣兵和游侠,在当地人眼中这些家伙本就没有什么好名声,是奸商和惹祸精的代名词,民众们自然对这两项政策相当支持。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