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付出与回报

下载APP

第三十章 付出与回报

  太阳西沉。

    热闹了一大白天的幼教场,随着喧嚣主体的离开,安静下来。

    掐着点抵达岗位的任窘,在西沉的太阳与地平线发生接触的一刹那,进入幼教场。

    幼教场虽然被称为幼教场,但并不是幼儿园、学前班之类的机构能类比的。

    由于幼教场的整体组成有些太过复杂,除了顾名思义以外,他也不好形容这里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毕竟自领了现实任务,通过替身来到这片临时归他负责的幼教场以后,他每次进入幼教场,看到的场景都不一样。

    自然荒野,城市动物园,科技馆,妈妈乐园,完全没半点规律。

    这一次的环境,是农田么?

    看了一眼面前被火烧燎过的黑色土地,以及在黑色土壤间破土而出的植物嫩苗。

    任窘按照这一次的任务要求,调出早期农业时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给自己换上。

    并在换上工具的同时,还将替身的着装,更改成符合早期农业时代的穿衣风格,开始了纯人力的农业生产。

    早期农业时代,基本上没多少生产工具。

    在耕种的时候,几乎可以说得上是一把石手镰打天下。

    从火焰灰烬里钻出来的植物嫩苗,既有农作物,也有杂草。

    拿着石手镰的任窘,只能在没有任何辅助识别帮助的情况下,尽量将杂草嫩苗与农作物嫩苗区分出来,保留农作物,去除杂草。

    早期农业时代,不仅生产工具落后,就连农作物本身也相当原始。

    那些原本因为根系在火焰烧燎中幸存,在火焰过后冒出头来的杂草还好。

    能混进农作物种子里被一起播撒到地里的杂草种子长出的嫩苗,分辨起来就相当困难。

    即便他尽量去寻找那些与大多数嫩苗存在一定偏差的嫩苗个体下手,也依然免不了殃及到一些无辜的农作物嫩苗。

    曲背垂头蹲着走的姿态,持续时间稍一长,身体就会传来阵阵不适感。

    虽然正在干活的身体,只是一具替身,但由于这具替身的生物比例太高,很多肌体才有的生理反应,一样都会表现在这个替身上。

    而通过体表感觉模块与这具替身接驳的任窘,一样能亲身感受到替身的不适感。

    然而在任务规定的地块面积被他处理完之前,就算替身传来的不适感再令他难堪,他也必须坚持下去。

    早期农业时代的劳作田地面积,并不存在什么有序的规划设计。

    一般情况下只与火焰烧燎过的平坦地形面积,及播撒种子的总量有关。

    烧燎过的土地面积够大,播撒种子的总量够多,那相应的,农田面积也就要多广有多广。

    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分、亩、顷之类的面积规格区分。

    而人能处理这样的田地多少面积,就只能取决于劳作的人自身的体力总量、恢复速度,劳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一个吃饱喝足,身体健康的普通人,即便体力再好,恢复速度够快,劳作效率够高。

    但面对着一天白天里那有限的可工作时间,也没办法让自己想处理多少面积,就处理多少面积。

    不过这幼教场,显然不存在可工作时间的限制。

    西沉的太阳,在接触到地平线之后,并没有继续西沉到地平线以下。

    而是在接触之后停滞了一段时间,由以西边为起始点,开始向上爬坡。

    随着太阳的上升,原本薄暮的暗红天空逐渐转橙,转亮,照耀着正在田地里劳作的任窘,直至整个天都彻底亮堂起来。

    当太阳悬空的位置,到达早上八九点所在区间后,便不再变动。

    让任窘的劳作环境,处在了一个说不上合适,也说不上不合适的状态里。

    可惜的是,虽然工作时间被无限延长了,但这里并没有给他的替身,提供足够多的体力恢复速度辅助。

    劳作的时候,体力上的消耗,远超过体力恢复的速度。

    他只能在沉甸甸快喘不过气的时候,被迫选择停下来临时休息一下。

    通过降低劳动效率,削减劳动强度,来换取恢复速度的方式,在这里一点也行不通。

    石手镰除草的效率本来就不高,比起铁制工具的效率,割草的时候,看着简直就像是在磨洋工。

    而真正累人的,其实是长时间维持曲背垂头蹲行的身体姿态。

    即便好吃好喝身体倍棒的人都受不了这种长时间强迫身体的情况,更别说他这替身的状态,模仿的是早期农业时代的劳作者了。

    不能稳定且规律的吃饱喝足,长期营养不均衡发展的身体,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体力和恢复速度。

    坚持一段时间不再坚持才是常理,向他这样一直咬着牙坚持的,反而不怎么正常。

    但没办法,他在这幼教场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体现劳作中的辛苦,给来过这里的受教育对象提供实际经验。

    因此只要能咬着牙坚持下去,那他就必须得坚持下去。

    至于坚持到什么时候,那就得看他什么时候能把这片火焰烧燎过的田地打理完再说。

    好在这幼教场并没有丧心病狂到,让他以眼下这种劳作方式,处理百亩田地的程度。

    因此在他保持着曲背垂头蹲行的身体姿态,一点点把十亩田左右的田地用石手镰处理完,他终于可以站起来休息一下了。

    而天上长时间悬挂着的太阳,也在他起身的时候,刚再一次沉降到地平线边缘,仿佛象征着这一天的结束。

    至于整个过程他用掉了多少时间?

    他不知道。

    这个替身的不适感,在没有时间参照对象的情况下,太影响他对时间的感知了。

    早期农业时代的农田,虽然打理起来比较困难,但田地里的农作物却好伺候一些。

    只要在农作物生长的早期,及时去除大部分杂草,帮助农作物建立起生长优势,接下来就不用劳作者太过操心了。

    已经具有生长优势的农作物,会对同一片土地空间里后发的竞争者尽可能的扼杀。

    除非顽强到极点,找一些被忽略的角落苟延残喘。

    不然没有杂草能在建立了相对生长优势的农作物,从阳光资源到土地养分资源双重围剿的情况下,还能逆风翻盘,战胜并不比杂草先进多少的原始农作物。

    因此在任窘站起来休息的时候。

    被他处理完的田地,也如同被时间加速了一般,开始了快速生长催熟的过程。

    田地里原本看上去还只是嫩苗阶段的农作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生长,成熟,在他的替身不再传来不适感之后,结出了稍有些特化的果穗。

    见状,任窘调出一个粗麻袋,系在腰间,拿着石手镰走进田地,开始了收割收获过程。

    有些发干的农作物果穗和条叶,摸上去明显割手,但这个替身的手上茧皮够厚,不适感并不强烈。

    但石手镰在切割这种程度的农作物果穗时,却要比早先给田地里除草时困难一些。

    除草时两三下就能切断的植物茎秆,到了切割果穗附带茎秆时,却需要五六下或者更多。

    再加上这些催熟的农作物果穗位置有一些低,他在收割时虽然不用蹲着走,但腰还是要必须弯下来的。

    于是没多久,来自腰间的酸痛感,便通过替身传递到了任窘这边。

    这一次,可能是为了体现收割过程的争分夺秒。

    天上的太阳从东边升起后,并没有选择像刚才那样,在当空的某个时区滞留下来,而是按照正常升降,一路抵达西边,然后沉入到了地平线之下。

    太阳落山,夜晚被月亮和群星主宰。

    任窘在田地里,摸黑收割着农作物的果穗。

    由于确定果穗时,手比眼睛更有效率有效,因此光照变化并没影响到他。

    他依然忍受着腰背的酸胀刺痛,以一个稳定的劳作效率,一点点地在田地里挪动。

    好在这一次,他在收获农作物果穗的时候,不需要一直弯着腰在田地里打转。

    腰间的粗麻袋不是内部容量比外部形态大过头的空间装备,装得切割下来的果穗多了,必须得找个地方把果穗倒腾一下。

    这个能让他直起腰走路的过程,有效缓解了替身腰背带给他的不适感。

    太阳和夜晚轮番轮换了三、四次,任窘这才将田地里的农作物,收获了一半多。

    然而既然时间稳定变化流逝,那显然就不会准备给他留足将整个田地都收获完的时间。

    随着在他收割过程中,农田里的农作物开始逐渐变得枯黄时,在再一次天亮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阻拦了他继续收获农作物的脚步。

    已经开始变得枯萎的农作物,一旦被淋了雨,等待他的,就很有可能就是发霉变质。

    而结果显然也没有出乎他所料。

    下了很长时间的雨一停,太阳刚一从云层里冒出头,一股霉变后的味道,便开始从田地往各个方向飘散开来。

    好了,他的任务结束了。

    将粗麻袋里的果穗,与先前收获的果穗归类到一起后,任窘换下替身身上的早期农业时代的着装和工具,在脚下道路的辅助下,快速离开幼教场。

    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幼教场的临时负责人。

    在完成交接后,他的视角立刻返回到自己身体所在地。

    这个替身不只有他一个使用者,完成临时责任人交接后,他无法继续在幼教场那边逗留。

    不过他虽然看不到幼教场接下来的发展,但具体会有什么样的走向,他却还是能猜出来一二的。

    他所负责的农田幼教场的区段,是早期农业时代,那接过接力棒的人所负责的区段,就大概率是驯化了家畜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区段。

    有畜力辅助,当然要比他单纯使用人力要有效率,要更省力,对身体的强迫也较少一些。

    但他并没有因此就去羡慕那个接过他棒的人。

    毕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在幼教场的这番劳累,虽然看着辛苦,但必然对应着符合他劳累的社会贡献度。

    不过要首先认清一点。

    参与现实里发布的任务,并不能像赚钱那种,日结、月结、年结一样,完成一个任务就对应获得一笔贡献度。

    而是他已经开始从事什么任务工作,就获得对应的社会贡献度,从而提升相应的社会层级。

    就像他刚才在幼教场里做的那些事情,看起来从头到尾,就像是苦行僧一样的强迫自己。

    实际上将之后的一系列发展串联起来,就是教育幼教场里的受教育对象,生产力的进步动力是怎么来的,以及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性。

    而作为整个教育环节里最受苦受累的助教之一。

    任窘自己通过替身体验到的痛苦不适,然后再由身体对这些不适对应生成的情绪态,反馈到替身那边。

    都将会成为受教育对象通过相应教育场景里获得的真实体验。

    至于他们这些助教付出的这番辛苦,能不能对受教育对象起到帮助作用。

    无论受教育对象领不领情,这都不是现阶段他们这些助教该考虑的方面,而是直面受教育对象的教师负责的事情。

    至于他所从事的这份助教任务工作,为什么不用人工智能代替。

    这就要说到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了。

    这里的人工智能,虽然在诞生的时候需要人来分享部分大脑神经系统结构,来让人工智能从程序完成向智慧的跃迁,并帮助人工智能形成人格。

    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就成了人类。

    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人类是人类,不能混为一谈。

    与其说人工智能是人,还不如说人工智能是某种概念具现后的智慧现象。

    因此人工智能虽然经由人手降生,也从人的分享过程里获得了人格,但人工智能却没办法像人那样拥有感性层面的情绪。

    每一个人工智能,都是一个理性存在的超然智慧。

    这种超然状态的理性,这里的人类也一样能达到,但却因为人类自身残存着一份感性,所以与人工智能相比,超然理性状态的人类,看着依然更平易迳人一些。

    人工智能想要给人一种更像人的感觉,很难。

    因为人工智能是从程序化物质直接跃迁成为智慧的,中间缺少了生命演化这一道环节。

    而这这个缺失的环节,人类也没办法将之填补。

    因为填补了之后,人工智能就将不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类创造的一个智慧亚种,失去了人工智能与生俱来的那种不受感性情绪影响的超然状态。

    而正是因为人工智能的这种超然,导致缺乏情绪反馈的人工智能,不适合从事他所从事的幼教场助教任务。

    甚至连直面受教育对象的教师工作,人工智能也很难胜任。

    受教育时期人类表现出来的既非理性也非感性的愚蠢,超出了人工智能所能理解的范围。

    人类自己虽然同样不能理解,但因为亲身经历过,所以能加以引导,而这,恰恰是人工智能做不到的。

    回到自己身体所在地后,任窘在周围各种外力辅助下,解除了身上的各项感知模块。

    刚一脱离束缚,他都顾不上休息,便立刻走出眼前的狭小空间,来到了一个宽敞开阔到能看到头顶星空的区域。

    脱离了边缘人的社会地位,他所能享受到的待遇,与原先有着天壤之别。

    如今的他,已经不再居住在那个狭小逼仄的橙白空间里了。

    在他获得幼教场的工作任务之后,便被连同橙白空间一起,从原本那个算力城市的地下,整个投放到了距离幼教场不远的小行星上。

    拥有一颗小行星,在这之前,他根本想都不敢想。

    但现在,只是因为社会贡献度增加,脚下的这颗小行星就成了他的领地。

    只要他继续担负着幼教场的任务工作,那这颗小行星,就会一直是他的地方。

    在这里,他无论是继续展开学研实践,还是做些其它什么,都由他自己决定。

    就连这颗构成小行星的组成物质,他也拥有着相应的控制权。

    正是因为这份控制权,他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他所掌握的,宏观层面材料学知识在现实里的验证和校对。

    同时也让微观层面的材料学知识,对他展露了部分神秘面纱。

    嗯......

    有意思。

    将目光从星空收回到眼前的任窘,看着基于小行星构筑的高速对撞实验,向他展示的结果。

    世界与世界之间的差异,在宏观层面很难找到多少差异,但往微观方向发展,深入到夸克层面,居然有这么大的区别。

    这可比测量宇宙不同时空区域里的π,有意思多了。

    任窘有些庆幸。

    他原先所在的社会环境,在微观领域的研究足够深入,并且相关知识,让大多数人都能用比较小的代价查到。

    不然即便他来到这里,看到这些数据,他也不明白这对他有什么意义。

    虽然那个社会环境生产力不够发达,也因为存在着各种问题,不怎么优秀。

    但至少那依然是个保持向上态度的社会。

    真是太好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