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电脑城生意爆棚
“好便宜啊!这台浪潮的主机英特尔2.8G主频的CPU,1999元!”一名消费者不禁心动。
“这神舟笔记本,才3999?”另一名学生党,露出了一丝心动。
“这台的配置,自己DIY组装,网上查询过,要2360块钱,这边品牌机居然只卖1999元!”还有一名顾客,显然以前查过了电脑配置价值。
1999元的电脑,貌似是2004年底,一堆的二三线国产PC厂商,主打的促销价。以至于,年初算是主流配置三四千元的一些PC,现在都整齐划一的1999元促销了。
当然,1999元的噱头,此时都有一个特征,不包含显示器。
刚刚开业第一天,就有数百名消费者,涌入了文静电脑城。
619多平米的电脑城,显得人潮汹涌,简直就跟一些新超市开业,打折促销一般。
其实,文静电脑城的商品,也没有特别的让利,就是个正常价。
不过,县城没啥正规的大型电脑商城,很多人是在网吧上网的。
一看电脑整机价格,不心动才怪呢。
县城现在网吧上网价格便宜的一小时一块钱,一部分贵的则是一块五,甚至两块钱。
之所以,有恃无恐的高价,看各大网吧人满为患,就知道了。
电脑城的收银台,顾客排队在结账收银。收银电脑的打印机打出来小票的声音,简直如同是印钞机一般的悦耳动听。
不用想,赵晗也感觉的出来,卖爆了!
这也是正常的,别说是现在了。
大概原本历史上,本县的第一家电脑城,大概是06左右开张的,同样是是卖电脑都是等着排队。
当时的电脑城号称,2000平米经营面积,比县城最大的零售巨头20万平米的经营面积创造的利润更多。
一直爆卖了几年,才渐渐的冷清了下来。嗯,也就是大概到2011年,国内PC销量超过1亿台峰值,那个鼎盛时期过去。然后,电脑城的生意大致上,一年不如一年。
主要是原因,很多人第一次买电脑的热情,渴望拥有一台的心情,渐渐得到了满足后。只有脑子有病,才会频繁的被商家忽悠,不断升级配置。
普通的电脑用户,一般把电脑,作为耐用品使用。
……
次日。
“73.6万!”陈文文有点呼吸急促,“这是11月11日这一天的电脑城的销售成绩!”
“利润率大概多少?”赵晗问道。
“没细算,一些便宜的电脑整机一台大概就赚个百元。稍微贵一些的配置,能赚两三百。”陈文文想了想,“卖一台整机,利润率一般不少于5%,不高于10%,比不上其他的家电的毛利高!主要卖的火爆,薄利多销。”
“这么算,不少于三四万的利润?”赵晗也不由惊讶。
“算上租金、水电网、人工成本,就没那么多了。”陈文文,“电脑城我们自己雇的员工40多人,五万多。有些厂商派的人,不要我们的工资,只要我们提供柜台,他们帮着销售和售后,嗯,我们也没要他们入场的柜台费。”
陈雯雯不由遗憾。
貌似一些大卖场,厂商入驻不仅仅要提供人力物力,还要给大卖场缴纳柜台费用和品牌入驻费用。否则……请走开,柜台给你的友商品牌。
那种强势渠道,赚钱可是赚麻了。
说就是国美、苏宁们!
京东为啥能崛起?
不,就是各种家电和电脑品牌厂商,不满线下零售巨头久矣,然后,线上各种厚道,勾勾手就来了。
至于,为啥后面一些厂商又跟线上矛盾了呢?也很简单,线上牛逼了,也一样可以以实力地位出发,拿捏一些品牌厂商。
实力地位出发,本质上是忘了本心。
一开始很多渠道崛起,是因为别人觉得你不一样,你比其他的渠道好,然后,才愿意来的。后来,随着实力越来越强之后,渐渐的也开始变得贪婪了,这其实不太好。
“往多了算!一个月10万运营成本,应该差不多吧?”赵晗问道。
“嗯!主要是租金便宜!”陈文文不由感谢柳梦程,600多平米的大商场,月租3000元,租约十年。
十年不涨租金,柳梦程也是不在乎的。
本质上,估计买了个商铺,她也没啥概念。
嗯,傻人有傻福,40多万买下的不动产,未来大概值400多万,就这部分增值,柳梦程其实也不亏。
原因是,现在这片地区,位置还是比较偏的。
但是,以后也不见得比城内其他地区偏僻到哪里去,十多年后,也是开发了大量的小区楼盘,人口密度骤然增加,商业地产的价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暂时,电脑城挣钱就挣吧!”赵晗想道,“以后,即使电脑市场饱和了,降下来本质上,还是能靠着O2O模式,以及卖售后服务,继续盈利赚钱!”
“哦?售后服务,这还能赚钱?”陈文文惊讶说道。
“那当然!上门维修电脑,比如,低门槛的上门费20元,只负责检查问题。后续,软件重装系统能解决的问题重装系统,硬件有问题,换硬件额外收费。”赵晗笑道,“这样,大量的存量的电脑用户,不就是存在大量的售后的市场?而售后服务,本质上,可能比卖电脑更赚钱,只要有足够的订单!”
“确实!”陈文文不由点头同意。
“另外,线上也卖电脑整机和硬件,搞O2O电商模式,就是跨地区经营,就在本地。一个电脑卖场,通过网上渠道,辐射一个县的市场,而不仅仅是周边的市场。”赵晗其实并不担心电脑城亏钱。
大概生意在2011年之前,都是可以的,算上去得有7年时间是处于景气上升周期。
至于,八年后电脑的销量开始下降,到那时候,估计这个电脑城在公司的业务规模里面,也是微不足道,可有可无的存在了。
而这八年时间,电脑城估计得赚的盆满钵满。
按照,赵晗对后来县城的电脑城几年时间的生意景气的状况,可以大概知道,电脑城最景气的时期,年销售额可以做到一个亿。
利润多少,不好估计,但是……利润绝对不菲。
就算是后来,电脑城生意渐渐冷淡,但也是快速调整,逐渐通过增加手机柜台和家电柜台的方式,从电脑城,变成了家电商城,也还是能生存下去。
本质上,做生意是可以灵活调整,根本没必要非要死磕电脑一种品类。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