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冯桂兰
电脑城开业几天后。
赵晗和陈文文专门抽空,去了电脑城,主要是了解现在的经营状况。
入目……
消费者人流量,比开业前少了一些,但还是维持比较旺的人气。
主要是电脑城,在县城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
虽然,有一些品牌电脑的门店,又或者是贸易中心、百货大楼那种传统的零售公司,有电脑柜台。
但是毕竟不是专业聚焦卖电脑的。
文静电脑城,专业聚焦卖电脑。所以,针对性的传单宣传,比如,大量的广告宣传一堆的品牌机1999元,仿佛就跟商场做慈善一般的卖电脑。
但这真不是商场做慈善,而是……PC品牌们卷出来的市场价。
拿着这个市场价,让一些不太了解电脑行情的普通用户,一看之下,电脑卖的跟电视机一样便宜,于是,难免会心动,前来看看。
江城县人口100多万,县城大概有20多万。但是,全县城的电脑,赵晗估计……不超过5000台。
普及率太低,并不意味着电脑不好卖。
相反,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勾起普通人买电脑的想法,但是,网吧那边火爆的生意,无疑证明了一件事,县城会使用电脑的人,绝对不少。
电脑城现在的员工,专门在一些网吧门口发传单。
原因是,让网吧上网的看看现在电脑价格已经多便宜了,省点上网吧的钱,就能买台自己的电脑了。
这种宣传效果,也是非常有针对性和有效的。
“电脑城初期投入大概70多万元,绝大部分柜台上售卖的货物,我们自己没出钱。”陈文文感慨说道。
“没出钱?”赵晗惊讶问道,“还能这样?”
“PC厂商出的货物,各大品牌放在我们柜台里面寄卖的库存,这都是冯桂兰联系的品牌商。她没花公司一分钱,就让多个厂家,调了大概总价值300万的库存到商场柜台上寄卖。首批电脑库存大卖,后续又是品牌厂商补库存。”陈文文表示说道。
“哦?冯老太太,能耐还不小呢!”赵晗不由笑了笑。
“不止这样,卖出去的电脑,钱在我们公司账上。我们跟这些电脑品牌的账期是30天,一般这个月卖的货,下个月15号结算货款。”陈文文笑道,“这笔现金流,还能滚动支持我们其他的业务。比如,拿这笔钱进货,就相当于无息贷款,加大我们的业务的资金周转速度!”
“贸易中心那边的PC销售款结算,也是这样?品牌厂商把货物,放在货架上,卖了之后,下个月才给厂家打款?”赵晗忍不住问道。
“嗯!基本上是这样的,也有一些品牌不接受,那就不给其柜台,自然有其他的PC品牌整机厂商,抢着来占据柜台资源。”陈文文笑道,“我们算厚道了!大渠道,90天账期,卖掉了商品90天之后,才给厂商打款。”
“这不跟抢钱似的?货是品牌自己垫付的,把商品摆到柜台上,结算还要延后。”赵晗不禁感慨,“电脑品牌这是在跪着做生意啊!”
“谁说不是呢?”陈文文表示说道,“PC整机厂商,为了抢占渠道,不断的降价,自身的利润是持续走低的。而电脑城的利润,已经超过了卖茶叶了!”
“这么赚?”赵晗吃惊。
“那当然,现在卖茶叶一天3万多利润,电脑城一天大概能赚5万!这还不是旺季,真正旺季是寒假、暑假!那时候,往往是电脑销售的旺季!”
陈文文笑道,“冯桂兰教我的,电脑城看起来重资产,其实是轻资产。我们就是提供个场地,很多货款可以是品牌商自己把电脑搬过来卖,大头却是我们赚!即使算上,初期投入70多万,各种装潢、进货成本,大致上,也不需要半个月,就把初期的投入挣回来了!后面,每天都是纯赚!”
“文文姐,你这是财神附体啊!”对此赵晗不禁汗颜。
貌似赵晗主导的有前途的方向,互联网平台,一个个其实还在烧钱阶段。
静静阅读网的赚钱,是靠着代理出版,分成了出版稿费,才实现盈利的。只算电子订阅市场,还是在亏钱。
静静拼音输入法大致上,平均每天得亏钱一万块,亏的很稳定。
虽然,弄了皮肤业务,能找回一点利润。大概率皮肤业务,只能减亏,不能真正实现输入法整个项目的盈利。
还有,即将准备推出的文文服务网,也是注定要持续烧钱的。
嗯,还有一个微博项目,项目初期,也得烧钱。
赵晗原本是不太看好做电脑城的,主要是觉得这块市场,做不了几年,就是夕阳产业了。
不信……看看后来卖家电和电脑的国美、苏宁亏成啥样了!
这年头的国美、苏宁的卖场,可以说是国内数一数二,比什么淘宝、易趣网都要牛逼。
在08年之后,国美的老板黄光裕,因为操纵股价,关了有十来年了,出来后,自信满满,自信悟到了商业真谛。
准备大展宏图,结果还是发现,时代变了……狱中悟出来的道,也无法挽救国美颓势,连员工工资都拖欠,脸都不要了。
苏宁也是类似于,其一度气吞山河,疯狂的利用延后几个月支付供应商的货款,相当于长期手握大量不要利息的现金流,然后,干嘛……扩张扩张再扩张,不断的买买买,苏宁的连锁店铺越来越多。
苏宁的门店扩张周期,正好是国内地产也迎来涨价周期,相当于是无息贷款买了商业地产,地产涨价了,带来其资产疯狂的涨价,零售不赚钱,也能靠地产增值获利!
然后……后来就是遇到电商冲击,零售业持续亏钱。商业地产大概2016年就拐头向下,投资增值这一块无法做了,甚至是投资赔钱。
而苏宁也试图通过电商转型,购买视频网站,乃至于,投资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盲目的搞多元化经营。
但在主业不赚钱,投资地产也变得亏钱。其他的一些所谓的转型,想能挣到钱,简直是痴人说梦。
手握一堆资产,全是赔钱,能不走下坡路,也很难!
国美、苏宁这种传统电器零售巨头,后来都栽了跟头。说明了这个线下零售业,确实是一个大坑!
所以,赵晗对于陈文文提议做电脑城,是比较谨慎的,做好了,线下生意不好,随时把线下的门店,变成线上生意的仓库的准备。
但此时,这滚滚的利润,一天几个W的挣钱,确实在啪啪打脸。
证明了赵晗超前的眼光,并不意味着,他能把握住眼前一些不被他看得起的角落里面的暴利!
赵晗也不由感慨,这年头做生意,是做什么成什么!
原因就在于多重风口叠加。
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率,目前还是属于快速的普及阶段。这种普及阶段,使得国内的PC销售,明显比发达国家的市场要景气的多。
为什么能赚钱,赵晗能分析的头头是道,甚至,赵晗能看得出来,这些产业什么时候开始不赚钱。
但是……如果不是陈文文,赵晗估计是看不上这些,只能赚个几年暴利,后面逐渐成为夕阳产业的电脑城生意。
……
文静电脑城,二楼办公室。
赵晗和陈文文一起来到了总经理办公室中。
冯桂兰显得极其忙碌,对着电脑,中气十足的发号施令。这幅气势,比赵晗和陈文文更像霸道总裁。
嗯,霸道老太太!
这老太太会撒泼打滚,也会带人耍横!
县城各种流氓手段,都是她年轻时候就玩剩下的。即使是中年和老年,这货也不是好鸟。
就算是以后,退休跳广场舞,也是带着一群老太太,把其他广场舞老头老太打的落荒而逃,跳广场舞都是霸道的存在。
这老太太就是LOW逼小地方商战的代表,谁狠谁赢,谁退让谁输。
当然,这是对付商场竞争对手的手段,对领导她还是挺懂规矩的。
“冯阿姨!真是老将出手,以一当千啊!!”赵晗不由对冯桂兰拍了一些不要钱的马屁。
冯桂兰笑道:“你妈真的生了个好儿子!从小,就我觉得你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我家冯娟,要有你十分之一有出息就好了!”
“哪里哪里!冯娟在大城市混,比我有出息多了!”赵晗笑了笑。
小县城就是小,冯桂兰和赵晗的父母是同学,甚至还曾经一起当过知青。
后来,冯桂兰自学参加高考,考上了当时的大专。毕业后,分配到县里当的一段时间文秘工作,然后,又请缨到当时条件好,归属糖酒公司管的贸易中心工作。
主要就图个工资高。
然后,县糖酒公司剥离了很多跟主业无关的业务,比如,贸易中心。
之后,县城长期是贸易中心和百货大楼,两家传统的国营百货零售公司,成为了零售业的双龙头。
八十年代在百货大楼或贸易中心上班,那得狗眼看人低,就是来个领导干部,级别不高都要给人脸色。
顾客是上帝的服务精神,那是不存在的。
然后,自诩是贸易中心老员工,嗯,资格更老的学历不如她,级别不如她,就对于后来加入的杨天明,左看不顺眼,右看也不顺眼。
最终,眼睁睁的看着,洪水之后,贸易中心股份制改革,杨天明成了老板。
这比贸易中心倒闭,还让冯桂兰难受。
至于,赵晗在县城读初中和高中时,母亲白莉到县城陪读。
期间,赵晗在学校的时候,白莉自然就是在县城跟熟人社交。跟以前是老同学的冯桂兰,迅速的混成老闺蜜,也就去贸易中心买东西,冯桂兰让人成本价卖。
还有,就是打牌、吃饭之类,混入县城贵妇人圈子。
同理,赵晗父亲进城,也是老友一起打牌,地方中年人圈子,总有一些,混的还可以的。
当初冯桂兰肯定比赵晗家地位要高,毕竟,可是县城的两大商业巨头之一的副总经理。
现在……冯桂兰给赵晗打工,也不禁让其感觉,县城镇的太小了。
基本上,可能招个员工,就有可能沾亲带故。
“我家冯娟,也在弄什么创业!但是,创一个黄一个!她哪里是创业啊,是在败家!”冯桂兰痛心疾首,“要不是她不挣钱,我在家享福也可以,哪要出来打工。”
“创业不是那么容易的,得弄明白,生意需要投入多少钱,以后如何能挣到钱,搞PPT务虚是不行的!”赵晗随口说了一句。
“看看!你就不一样!白手起家,做出这么大的名堂!”冯桂兰一比较,就更加觉得,她闺女真的货比货,气死人。
赵晗一想,貌似……后来的县城电脑城的大股东,其实是冯桂兰的女儿冯娟,母女加起来控股。剩下的其他股东,也是冯桂兰的关系,招到的合伙人。
也就是说,冯娟此时不断在大城市创业的出路,最终还是回家啃老。
那丫头,确实是个废物!
“如果冯娟大城市混的不如意,可以回来吧!我公司也是搞互联网的,给个位置也是没问题的!”赵晗开始画出一个大饼,许诺冯娟的前途。
本质上,是为了驯服冯老太太,这个桀骜不驯的商场女流氓!
后来她创立的兰娟电脑城的成功,就是靠着不讲武德,赢得的胜利!
杨老板自诩斯文人,也家大业大。让她几分,好男不跟女斗,结果,让着让着,原本的利润大头的PC业务让没了,甚至,家电业务也被抢了不少蛋糕。
后世,兰娟电脑城不仅仅是做电脑业务,也做家电。
甚至,跟线上电商渠道和家电品牌勾搭上了。不少的电脑、电视机、空调的品牌售后,不少品牌省事,售后外包给了兰娟电脑城。
蛮横不讲道理的商战,结果对手越退让,其就越是变本加厉。要不是,后来是电商的时代,线下的商超做的再好,也不能成大格局。
怕是这老太太,要带着她女儿,成就一番商业奇迹。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