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 著
完结
0分
简介:美学不会只在高深的学术殿堂,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藏诸于中华文化的文本美学与生态美学之中。美之为美,美学也是一种文化判断,顺著余秋雨先生给我们的指向,美学有了方向感。余秋雨先生藉著德国两大美学路线──黑格尔与莱辛的差别──透过「抽象概念的理论框架」与「化的精细解析」的对照,余秋雨为中国美学指出一条应走的路。
品鉴普洱茶
最近更新:2020-09-16 05:45:00
附录4 作者简介
遥远的绝响
告别
文昌
二 公正的体认
三 小结
大地小人
三 创造未来
§《赤壁赋》今译
《赤壁赋》今译
18
第六章 走向新纪元
举例李清照
余秋雨著作正版总目
附一:前期剧照
大雪小村
今天我及时赶到
整理一路感受
§乡关何处
35
跋
第十七章 附 录
三 远方的海
三、远方的海
感谢信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
历史的诚实
七
20
故乡
→庐山夜雨
第八节 英国德莱顿等人的论述
七 守护
§四
祭笔
归家的心情
追寻东方美学
写作——与世界对话
第三十四节
文后附记
三十四
→世界上最谦虚的首都
后记
15
11
我们共同的关切
荒谬、幸福与自由
科学的气质
总结在寒夜
三 保留剧目
4.沈轻平
秋雨老师的北大学生们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秋千架(代后记)
中国大门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