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闹

下载APP

他们不闹

我们专程去了一所小学校,看看战火纷争中孩子们的情况。

    

    学校名叫“爱尔玛地亚”,校长告诉我们这个学校有420个小学生,它在巴格达并不属于最好的学校,是一般的,一般既指校舍的情况、校园的环境,也包括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

    

    陈鲁豫: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小学生在冲我们张望了。他们刚刚站起来说“萨达姆总统万岁”,然后又说了一下“谢谢”才坐下来。这是他们每次上课前必须要做的事情。

    

    孩子们打量我们的眼光充满不解和好奇,我们来到一个小男孩面前说要看一看他们的课本、他们的书包,看看都学了些什么。

    

    陈鲁豫:这是他们的语文课本,中国小孩子学中文,伊拉克的小孩子也要学阿拉伯语,这是他们的阿拉伯语的语文课本,图文并茂,适合小孩子。刚才我问他,为什么他只有一年级,书本却很破。显然不是这个小弟弟不爱护他的书本,因为他把书本外面全部都包上书皮,很是爱护。是因为禁运的原因,在禁运之前每年政府都可以向小学生提供新的书本,但是禁运以后政府没有能力这样做,所以一年级的小学生必须要使用以前的学生使用过的课本,所以课本是很破旧的,甚至还有缺页的现象出现。

    

    就禁运给当地教育和孩子们带来的影响,我们询问了专程陪同而来的新闻官。

    

    陈鲁豫:我刚才跟他们聊了一下,新闻官向我介绍说在禁运之前,所有的基础教育是免费的,其实现在教育也是免费的,但问题是在禁运之后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比较艰苦,很多家庭是没有能力送小孩子去上学的。他说在这所学校,仅仅是在这所学校,几乎在每一个班、每一个年级,都有很多学生因为禁运的原因,导致家庭的经济情况不再允许,因此被迫退学。我们在巴格达几天的时间,在街上看到很多的小孩子,穿的都比较的破烂,他们卖东西帮补家计,很多小孩子以前也都是上学的,只是因为家庭情况越来越艰难,不得不退学。

    

    学校的校长说,现在的小学生有一些轻微的营养不良。

    

    陈鲁豫:我刚才跟两个小孩谈了一下,其中一个小孩子的父亲是海员,因为有不少机会可能离开伊拉克到别的地方去,因此家庭状况还可以,小孩子早晨还可以吃到牛奶,中午有时候有鸡蛋吃。另外一个小孩子从穿着的状况,看出家境并不是太好。他说他每天早晨可以喝到一点牛奶,中午有时候也可以吃鸡蛋,不过家庭其他成员中午能够吃到米饭,还有西红柿,仅此而已。

    

    我们向孩子们发放了带来的文具,他们大多数都只是默默接受,并没有很开心的表情。

    

    陈鲁豫:我觉得这个学校的情况和我们想像的可能差不多。

    

    余秋雨:差不多。

    

    陈鲁豫:但是刚才让我和秋雨老师感触最深的是,小孩子们不够活泼,不够闹,因为这个年纪的小孩子应该是最闹的才对。

    

    余秋雨:压抑,他们不见得有什么其他的压抑,主要是贫困的压抑。

    

    陈鲁豫:可能是受外界的刺激比较少一点,因为毕竟和外界的沟通太少了。另外,这儿的小孩整体来说健康还可以,但是不够结实。因为像同样年级的小孩子,不管是在国内也好,还是国外也好,都已长得挺高挺大的了,他们好像个头比较小一点。但是有一点我们想提醒大家,能在这里上学的应该是家境比较好的,家境不够好的学生已经被迫退学了。

    

    余秋雨:我觉得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脸色不好。

    

    陈鲁豫:可能有轻微程度的营养不良,因为毕竟有饮食匮乏的原因。

    

    从学校走出来,马路上站着一个个子矮小的男孩子,应该是上小学的年纪,却推着小推车在等着拉货物,于是走向他跟他聊了会天。

    

    陈鲁豫:你好,几岁了?

    

    男孩:15岁。

    

    陈鲁豫:你今天为什么不去上学?

    

    男孩:退学了,不上学了。

    

    陈鲁豫:什么时候不上学的?

    

    男孩:2年以前。

    

    陈鲁豫:2年以前,为什么?

    

    男孩:我要挣钱给我家里。

    

    陈鲁豫:你家里有多少口人?

    

    男孩:3口人,两兄弟和我妈。

    

    陈鲁豫:你父亲呢?

    

    男孩:在战争中去世了。

    

    陈鲁豫:刚刚我问他,你做这样的工作会不会觉得很辛苦很累,他说有一点点,因为有的时候还需要扛东西、挑东西,所以觉得蛮累的。不过因为他们每天这样工作,他和他的哥哥、他的妈妈才能有足够的食物。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