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到孩子

下载APP

又见到孩子

这天早上,不小心在路边发现了一个露天学校,这里是方圆3公里内的唯一一所小学校,一群4至12岁的孩子高声读着《古兰经》。根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巴基斯坦属于世界上文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男文盲比率是52.9%,女文盲占78%。

    

    孟广美: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位老师,就是教英文的老师,我们跟他来谈一谈。这儿的孩子从几岁开始学英语?

    

    老师:从一年级开始。

    

    孟广美:原来这英文老师跟我讲英文的时候,他也需要翻译的,那他的英文程度就有待考察了。他说小朋友从一年级就开始学英文,学到五年级。因为我们一进入巴基斯坦,他们就说其实当地的官方语言应该是英文才对,但是感觉上这里英文好像不是太普及,我想也是教育的比例还不够高的关系。因为他说这是一个蛮贫穷的地方,所以这些小朋友们上学,1个卢比可以上学1个月,其实等于是义务性的教育了。

    

    我们面前看到的这些小朋友大都在4至6岁。

    

    孟广美:我刚刚问到他们老师,他们上学的时间大概是早上8点45分到下午3点钟,而且这些小朋友其实住的距离都蛮远,都住在一两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是走路来上学的。我觉得很好奇,他们应该在哪里吃午餐,他说他们自己会带午餐,但是前面这两排小朋友中,我发现只有一个人带午餐,带了一个便当,而且只是一个巴基斯坦人吃的饼,这就是他的午餐了。来这边上学的小朋友都是家里比较贫困的,有些小朋友一天可能只吃一餐或者两餐,有时候中午餐干脆就不吃。

    

    看到那么多孩子们的袋子里面根本没有午餐,是多么令人难过的事情。而接下来在白沙瓦①难民营里看到的情形,却更让我们震撼。

    

    孟广美:我想对于生活在太平盛世的我们,“难民营”这三个字已经很少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了,而今天我们就要去到白沙瓦真实存在的第4号难民营去。造成难民营的原因是在80年代初期的时候,苏联军队入侵了阿富汗,那时候就造成了大量的难民。这些逃难的人民,除了往伊朗逃窜之外,由于巴基斯坦的语言比较相通,所以也就造成了大量的人涌进巴基斯坦,听说在最高峰的时候曾高达300多万人。20年过去之后,仍然有将近200万的难民停留在巴基斯坦。

    

    一进入难民营,首先进入我们视线的就是一群群灰头土脸的孩子,有人说阿富汗战争是20世纪人类的悲剧,而因这次战争造成的难民,更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次嘲讽。在巴基斯坦,阿富汗难民多集中在白沙瓦和奎达,难民营的生活、教育和卫生等诸多问题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

    

    由于这场战争长达20年,造成很多孩子是在难民营里诞生的,他们只能从父辈的讲述中,想像中亚山国昔日的美丽。

    

    22岁的阿富汗难民穆罕默德.巴兹,现在已在巴基斯坦做起了地毯生意,他的家乡马扎里在16年前已经被炮火全部摧毁,而他已有许多年没有收到家里的音信,现在他很惦记在阿富汗的亲人。他说,现在每一个阿富汗人都非常厌恶战争。

    

    孟广美:在15年之间你有没有曾经回去过?

    

    巴兹:没有回去过。

    

    在我们离开时,有一位阿富汗小伙子拦住了我们,向我们展示了他织的一面地毯。这是阿富汗人自己手工做的地毯,织的是阿富汗的地图,地图上的阿富汗曾记鲜花盛开,和平盛世,但后来前苏联入侵,坦克过来了,武装直升飞机、手雷、地雷、坦克都过来了,战争把阿富汗弄得面目全非、满目疮痍。地图上的图案深深表达了阿富汗人民渴望和平、厌恶战争的心情。

    

    这样的心情以这种土生土长的手工艺品的方式表现出来,创意非凡,却又无比令人心酸。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