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村生态建设

下载APP

三、乡村生态建设

三、乡村生态建设

    

    住特色民宿、体验民俗文化、感受乡间“慢生活”……在有着“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江西省婺源县,民宿正日益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成为继油菜花之后婺源的又一张旅游名片。

    

    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婺源全县已有精品民宿100余家,大众民宿600余家,民宿类型丰富,从古宅建筑型、精品小筑型到乡间野趣型、大众实惠型,形成了差异化竞争,效益明显提高,2018年民宿行业营业收入达13亿元。近年来,婺源民宿的发展从修复徽派建筑、提升居住舒适度,到引入星级酒店内部软装,再到融入文化元素、增加特色活动、沉浸式体验,实现了代际跨越发展。目前,婺源民宿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对于当地发展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6月27日,工作人员走在婺源县塘村一家民宿的院落内。(新华社记者张瑞琪 摄)

    

    2017年10月26日,婺源篁岭连片的徽派老宅。(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 摄)

    

    慈母川村位于北京北部燕山深处的延庆区大庄科乡,这个满族人口占60%的村庄多年来村民和谐相处,慈孝文化、邻里和睦在村民中深深扎根,涌现出了一批道德模范。村里的党员干部勇当表率,全心全意服务山乡群众,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成为山区乡村党员的好榜样。

    

    2016年慈母川村的农民通过林下种植经济作物、满族民俗乡村游,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2441元。慈母川村以其秀美的山水风景、整洁的村容村貌、深厚的慈孝文化,先后被国家民委和北京市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北京最美乡村,2017年慈母川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2017年12月5日,大庄科乡慈母川村内绘制的慈孝和谐生活文化墙。(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地处浙江中部的东阳市花园村曾经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经过不断发展,如今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红木家具专业市场,被誉为“红木第一村”,同时还拥有以村为单位创建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相继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称号。

    

    花园村既有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景,也有农村博物馆、民俗馆、生态休闲园、水上游乐园等现代化文化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特色内容。

    

    2017年4月8日,空中俯瞰浙江东阳花园村全景。花园村中的五彩摩天轮高88米,是村里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2017年 4月8日,空中俯瞰浙江东阳花园村的花园红木家具城,该红木家具城是国内最大的红木产业市场之一,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拥有品牌经营户1800多家。(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是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富起来的村庄代表,也是坚持集体经济模式、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

    

    过去几十年,华西村在发展中赢得太多“第一”。但在村民的眼里,住房、楼宇的更新迭代凸显着村庄发展的真实“年轮”。

    

    1968年10月,华西瓦屋平房。(新华社发)

    

    2018年3月13日,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村口。(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2018年3月13日,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根据新农村建设规划,以“生态宜居”为核心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田地、村庄重新布局,实现了村民的居住集中和经济的产业集中。村中根据江南水乡特点整体设计,进行道路硬化、村庄美化、夜间亮化、环境净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山泉村先后建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行政事业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幼儿园等,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与舒适。

    

    2018年3月8日,在山泉村幼儿园,孩子和家长在老师指导下制作手工礼品,作为三八节礼物送给妈妈。(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2018年3月8日,老人们在山泉村老年活动中心打牌娱乐。(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2018年3月8日,江苏省江阴市周庄镇山泉村。(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香告村是由南向北进入甘南藏族自治州后的第一个村子。全村有300多户,其中80%为藏族,20%是回族和汉族。村子依山而建,最底下是村委会办公楼及村广场,再往上是次第排开的房子。一条宽敞的村道直通而上,在拐弯处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山石,两侧是精心修剪的垂柳。

    

    香告村在几年前还是一个贫困的多民族聚居村,人畜混居、房屋破败、脏乱不堪,贫困发生率达30%多。党的十八大以后,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多项政策连续惠及这个小村子。2015年开始,甘南州决定从改变藏区环境卫生入手,进而改变群众的传统生产方式,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当地政府每年选择60个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子作为旅游专业村,按照A级景区标准打造。香告村就是第一批的其中一个。

    

    中央和地方财政2015年在香告村累计投入资金达1000多万元,村容村貌大变样。香告村借势搞起村级集体旅游业,当年便涌进游客上万人,不但让村民告别了放牧生活、保护了草场生态,而且带动了村里的传统青稞酒酿造业,村民同比增收近一倍。

    

    2017年10月12日,位于山顶的一处观景台可以鸟瞰整个香告村。(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2017年 10月12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曲奥乡香告村村民卓玛才让在自家开办的藏家乐里打扫卫生。(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近年来,宁夏盐池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力度,以农户自筹为主,以政府补助、政策扶持和社会参与等措施为抓手,通过维修加固、群众自建、政策兜底、易地搬迁等具体措施,改善广大群众居住条件。从2009年至2017年9月,盐池县共投资6.29亿元,改造农村危窑危房7253户,受益群众29356人。

    

    2017年9月18日,盐池县青山乡月儿泉村雷记沟自然村在原基上翻新修建的整齐房屋。(新华社记者 隋先凯 摄)

    

    2012年以来,福建省莆田市华亭镇涧口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采取折旧复垦、统一选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等措施。如今,已拆除旧房面积达7.5万平方米,复垦新增耕地126亩,新建房屋29幢,194户农民已迁新居。

    

    2017年1月19日,莆田市华亭镇涧口村村民在家门口管理菜园。(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2017年1月19日,莆田市华亭镇涧口村刘小玉(左)和儿子在新居里挂灯笼迎接春。(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2017年1月19日,莆田市华亭镇涧口村小朋友在村里玩耍。(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 摄)

    

    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伊朗等国家的留学生们来到上高县田心镇坪溪村参观新农村建设,感受中国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体验农村的生产生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018年4月21日,宜春学院的留学生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镇坪溪村向村民学习刺绣。(新华社记者 刘继刚 摄)

    

    2018年9月10日,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全景。(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狮泉河镇是西藏阿里地区的首府。阿里地区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40年前的狮泉河镇,城区面积不足0.5平方公里,居民不足500人,道路全是砂石路,居民饮用水取自河水,照明靠油灯。经过40年的发展,狮泉河镇建设了9纵8横的城市道路,形成了办公区、居民生活区、商业服务区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2018年9月10日,西藏阿里地区噶尔县狮泉河镇全景。(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