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竹酒飘香神山村

下载APP

4.3 竹酒飘香神山村

4.3

    

    竹酒飘香神山村

    

    神山村2003年资料照片。(左香云供图)

    

    2018年2月12日,神山村。(新华社记者周密摄)

    

    过年前,左香云在神山村的村头村尾来回奔波了十几趟,为的是尽快完善自己新建的山货卖场。走在村里整洁的水泥路上,一边是络绎不绝的游客正在村民家中满头大汗地体验打糍粑的乐趣,一边是潺潺溪水在梯田间叮咚流淌。左香云拿出一张老照片,笑着说:“变化太大了,连我都要忘记这里原来的样子啦。”

    

    2003年,左香云和妻子结婚,接亲回到神山村,新娘穿着高跟鞋小心地从泥地上走过才没有崴倒,小夫妻在亲友邻居的欢呼声中满脚泥土走进简陋的土坯房,这个山里的小家庭开始了艰辛又不失温暖的生活。神山村简陋的模样就这样跟着这对新人被一起记录在了胶片上。

    

    左香云还记得,初中毕业留在家乡做竹制品时,村里所有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空心的家乡没有人气,也看不到未来。乡亲们制作的竹筷、竹篓只能通过一条曲折的山路送去茅坪镇售卖,来回路上要花四五个小时,收入却只能勉强保障温饱,许多家庭甚至只能吃不放油的“干锅菜”。

    

    土坯房、烂泥路、干锅菜,小小的神山村虽然是家乡,但却无法让人安心地留下来。“我当时决定不外出打工,好多人都说我没本事,胆子小哦,”左香云说,“谁知道现在同学聚会大家都羡慕我日子过得好。”

    

    2016年开始,井冈山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的思路,给予神山村很多帮扶政策。在神山村,按照“一户一亩茶竹果、一户一栋安居房、一户一个农家乐、一户一张保障网”这“四个一”方式推进产业扶贫。茂密的竹林间,开辟出一块块茶园、桃林,神山的茶叶和竹制品一起出现在井冈山各个商铺上,黄桃也马上就要结果。

    

    左香云的竹制品则迎来了升级换代,除了传统的竹筷、竹篓,左香云还购买了电脑烧刻机,把描绘井冈山的经典诗句、国画刻在竹筒上,售价一下子能提高很多。左香云还研发出更有竞争力的“竹酒”:像打吊瓶一样往仍在生长的竹子里注入白酒,让这些竹子继续生长,到了一定时间后砍下来包装。这些带着山间竹香的酒成了市场上最抢手的产品。每当有记者提出想要见识见识竹酒的生产,颇具备商业头脑的左香云总是露出自豪的表情:“这可是商业机密,不能随便看的。”

    

    神山村的路从山间的小道变成了沙土路,又从沙土路改成了柏油路,春节前后,道路还将继续拓宽,一批批游客走进神山村,体会这个小山村的巨大变化。左香云和乡亲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将原有的土房改造,还拿出积蓄,将住了大半辈子的农房腾出来,置办了餐具、桌椅,办起了农家乐。打糍粑、吃农家菜、看山里美景,山里的惬意生活让城里的游客流连忘返。

    

    致富后的左香云购买了汽车,还在乡镇购买了商品房,每天开车上山就像城里白领上班。“我是为了孩子上学才住到山下,现在日子这么好,我可舍不得山里的生活哟。”随着村里经济发展,原本在外闯荡的年轻人纷纷回到村里创业。左香云做了个统计,2017年神山村村民新买了4辆小汽车,在城里买了4套商品房。左香云说,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村民们收入大大增加。去年,神山村共有16家农家乐,预计今年还会增加。

    

    2017年底,左香云在神山村用竹子、木头混搭盖成了一个40平方米的山货卖场。其中一部分,左香云用作出售神山小吃,另外一部分,则留给不能直接参与旅游产业的村民出售笋干、木耳或竹制品,目前已有6户加入。

    

    跟着左香云走到村口,在路边的一面墙上,由27张满是笑容的人像照片组成一个爱心形状。在这个“笑脸墙”上方的一张照片里,左香云的父母左秀发夫妇笑意盈盈,举着“剪刀手”,着实可爱。

    

    神山村的“笑脸墙”折射的是我国近年来脱贫攻坚的成绩,这一张张笑脸是数千万摆脱贫困的农村人口的集体表情。

    

    “老话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就是喜欢家乡所以当年决心留在神山,”左香云说,“但是,致富的日子更充实,富裕的家乡更可爱呀。”

    

    (周密/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