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美好生活
我们的美好生活
菏泽市审计局科员 李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2017年8月在一次扶贫审计中遇到的两个贫困户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成武县大曹庄村接受危房改造的贫困户邵珠允。
来到邵大爷家中,他正坐在新房的门前,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我们向他表明来意之后,他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不放,激动地说道:“没想到一点不操心,就住上了新房子。多亏了党的政策好,俺还能有个像样的家!”原来新房子建成前,邵大爷家一直居住在年久失修的土坯房里,每逢下雨老房子就漏水。邵大爷和老伴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他们唯一的儿子先天智障,日子是能过一天是一天。
了解到邵大爷家的情况后,镇扶贫办和村支部积极联系,于2017年年初用危房改造资金给邵大爷家盖起了两间新堂屋,让他们一家住上了新房子。在走访即将结束的时候,不善言谈的邵大娘哽咽着在我耳边说道:“俺家之前的房子破破烂烂,没法住,我们年纪大了,能活一天就凑合一天。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这傻儿子,万一哪天房子塌了,他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了。现在政府帮我们盖了新房子,我这傻儿子也算有个地方待了,我悬着的心也能放下了。”看着两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我眼含热泪,为他们生活的艰难和儿子的未来感到难过和担忧。但看到他们新建的房子,看到他们对生活的满足,心酸之余也有了一丝欣慰。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妈妈,来自郓城县张武屯村的张凤明。我们来到她家时,看到她正骑着电动车向家里赶来,儿子在后座紧紧搂住她的腰,小脸幸福地贴在妈妈的背上。通过交谈知道,张凤明20岁结婚后有了儿子张龙腾,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孩子2岁时就把他留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看着,自己和丈夫外出打工。她告诉我们,打工出去的前两年一直没能安稳下来,也就没能回家。那段日子真是太难熬了,每天都在想儿子,想他在干吗?想他吃得饱、穿得暖吗?儿子那张周岁照片在兜里都快被给揉烂了。再和儿子见面时,龙腾已经4岁了。当妈妈想靠近他时,他却飞快地跑开,躲在奶奶的身后,怯怯地问这个阿姨是谁?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进张凤明的心里,这可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亲骨肉啊。说到这儿,张凤明早已泣不成声。好在曾经日夜期盼的母子团圆今天终成现实。2017年,张武屯村在村里兴建了扶贫就业车间,她得知消息后,立马赶回家参加培训,现已成为一名操作熟练的工人。既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下班后,还能去学校接孩子。她高兴地对我说:“感谢政府,真正为我们这些百姓着想,完成了我一直以来想安心在家带孩子的梦想。”一旁龙腾的奶奶也笑呵呵地说:“俺这大孙子,自从他妈妈回来后,爱笑了,也懂事了。而且,儿媳妇在家,俺这老两口生病也不怕没人照料了。”扶贫车间不仅解决了“不愁吃、不愁穿”的生计问题,也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
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除了邵大爷和张凤明之外,还有成千上万的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之路,实现着曾因贫困层层阻隔而久存于心中的梦想,过上了他们向往的美好生活!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