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传承者
做新时代沂蒙精神的传承者
沂蒙儒将红色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 苏晓涛
37年前,我出生在沂蒙这方红色热土上。我的曾祖父苏志福,是一名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革命烈士;我的外公韩庆祥现年90岁,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伤残军人、战斗英雄。听着革命故事、唱着沂蒙山小调长大的我,从小就有个“英雄梦”。
1999年,18岁的我如愿以偿地穿上了心仪的绿军装。19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刚到新兵连时与指导员的对话:“小伙子,哪里人?”“山东临沂人。”听到这里,指导员用坚定的语气说道:“沂蒙兵,好样的!”就这样带着6个字的期许和评价,开始了我16年的军旅生涯。新兵连训练成绩全优,业务新手集训全能尖子,同年兵最先入党、最早当班长。想冒尖就得比他人多付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每当撑不下去、稍有松懈之心的时候,我的耳畔总会回响起指导员那句评价“沂蒙兵,好样的!”我深知这6个字的分量,这可是几十万沂蒙兵浴血奋战、百万支前群众前赴后继、红嫂群体无私奉献赢得的。我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入伍第四年旅里唯一一个直接推荐到军校士官班的名额给了我。由于素质全面、善做思想工作,毕业后我被安排到教导机构担任教员。带兵过程中,我常把红色精神激励自己成长成才的故事分享给战友们,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0年间经我带过的兵先后有几十人考学提干、数百人入党、转士官成为部队的骨干力量。我个人也因此多次立功受奖,还曾因见义勇为的事迹被驻地政府授予“见义勇为模范”的荣誉称号,成了群众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我还在部队服役,当我通过媒体了解到总书记关于沂蒙精神的高度评价和重要指示后,回农村干番事业,以反哺家乡、回报党恩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3年前退役时,我毅然放弃政府安置的机会和驻地跨国集团的高薪职位,回到家乡后,我联合十几名退役战友共同创办了沂蒙儒将红色教育培训公司,开启了我们以培训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的创业之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尤其是创业之初更加艰辛,身边很多人,包括家人一开始都不理解,“你符合安置的条件,而且那么多荣誉,又是见义勇为模范,转业上个班多好,瞎折腾啥!”“大城市有机会你不把握,跑回农村创业,靠谱吗?”各种质疑、困惑、阻力我们都遭遇了。凭借着红色精神赋予的倔强,我们结合沂蒙红色资源先后开发出几十个红色体验式培训项目和一系列红色EMBA课程,短短几年间,儒将团队探索出一条红色基因传承和退役军人自主就业的新路子。
2018年的10月13日,我们带着“沂蒙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产业”的项目,参加了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联合主办的“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同全国层层选拔出来的200多个优质项目同台竞技。我们以培训为载体传承红色基因带动实现多种效益的举措,得到组委会的一致认可,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斩获了“创翼之星”的殊荣。
作为党和军队培养多年的革命战士,作为新时代沂蒙精神传承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创业者,儒将红色文化培训团队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创业实践中创造更多机会,帮扶更多退役军人实现华丽转型,带动更多群众创富增收,让革命的青春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