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河换新颜

下载APP

新河换新颜

新河换新颜

    

    高密市农机局驻新河挂职第一书记 王彦龙

    

    新河村原来不叫这个名,叫二甲庄子。虽然后来改为新河,但许多人认为新河村的发展根本不配这个名字。

    

    我刚驻村时的第一天晚上,就听见院子里“啪”的一声,出门一看,好嘛,村委会办公室的玻璃让人用砖头打碎了,再一看,挂在大门口的村牌子也让人摘了扔到排水沟里了,更可气的是,上面还有几个大脚印子。

    

    其实来之前,领导就嘱咐过我,新河村的工作不好干,让我做好啃硬骨头的思想准备。尽管如此,发生这样的事让我有点始料不及。我想,既然有人要给我这个新来的第一书记“下马威”,那就试试看,不然要我这个“第一书记”来干什么?

    

    初来便受挫更加激起了我的干劲。我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几轮走访下来,我发现村里的问题还真不少。首先村两委班子不团结,个别村干部之间互相拆台。再一个,村集体连续多年没有收入。村民也跟我抱怨说:“别的庄到了后晌(晚上)都锃明瓦亮,就咱庄黑灯瞎火,连个路灯都木(没)有;村后的生产路这么多年没修过,都被压翻了,木(没)法子走;这几年连续干旱村里哪有点水浇地。”等等。了解到这些,我感觉肩上的担子确实很重,要想把落后的村发展好,不仅要有方法,有魄力,还得脚踏实地、大刀阔斧地干才行!

    

    村庄富不富,关键看干部,为了选出真正有能力的当家人,我驻村这一年多来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两轮调整,连续换了三任村支部书记,终于选齐配强了村班子,有力地提升了村两委的工作能力。在镇上安排的旱厕改造工作中,新河村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这是我们村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把上级安排的工作干到前面,干部群众都很受鼓舞。

    

    村班子工作有了起色后,我就围绕怎样实现增加村集体收入动脑筋。在市农机局工作这些年,我目睹了不少农机合作社通过社会化服务取得巨大效益,但当时我们村大型机械数量并不多,根本不具备成立农机合作社的条件。但是,我想到我们村里口粮地多,有土地优势,我就先带领村党支部创办了“粮油合作社”,并引入夏花生项目。去年秋天,我们的夏花生喜获丰收,群众增收近7万元,村集体也有了第一笔5000元的收入。接着,我们又引入原种小麦项目,发动群众108户,播种1150亩。麦收后我们统计了一下,通过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一年两季群众增收近20万元,村集体增收4万元,这让我们很惊喜。今年4月,我又带干部群众去江苏考察对接了三只松鼠坚果项目;借鉴创办粮油合作社的成功经验,我村牵头整合邻村农机资源,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通过“四旁五荒”的整理,增加耕地60亩,村集体又增收3万多元……

    

    村集体有收入了,终于有钱办事了。我带领两委干部对群众前期提出的问题一件一件去落实、解决。旱厕改造完,我们下力气对村里的环境进行彻底清理。刚驻村时,各家房前屋后要么堆满杂物,要么长满杂草,排水沟里全是垃圾,村容村貌用脏乱差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我带领两委干部轮番上阵,入户发动群众一起动手,仅用了两周时间,就把村里清理出来了。接着,我们种上了绿化树、安装了路灯,还准备修个小广场,环境变美了,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

    

    随着驻村时间越来越长,工作越来越深入,群众也越来越信任我了。类似砸玻璃、扔牌子这样的事再也没有发生过。

    

    就在我们组织旱厕改造的时候,有两个村民主动找到我道歉说,当时对村干部有意见,晚上喝了点酒,就干了糊涂事。现在看到村里的变化,这两个人不仅转变了以前的态度,还在我的多项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天天和村里群众打交道,时间久了感情自然也深了。平时也有很多村民热情邀请我到他们家里吃饭。村里有一位70多岁的魏大娘,生活非常困难但却不符合低保条件,我就把她作为重点扶贫对象,经常带着村干部去她家帮扶,老人十分感激,好几次把鸡蛋煮熟了送给我。要知道,魏大娘没有收入,补助都用来买药了,对她来说,几个鸡蛋也非常珍贵。对于大娘和村民的好意,我都一概谢绝,在我看来,力所能及为村民做点儿好事儿,都是我这个第一书记应该做的。

    

    现在,新河村老少爷们都期望我这个第一书记能带领大伙对新河有更大的发展。我也有信心和决心带领村里的老少爷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誓把旧貌换新颜,建设新时代的新新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