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下载APP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

    

    ◎ 金乡县胡集镇人民政府宣传委员 刘烨华

    

    “闺女,恁这是往宣传栏上贴的啥?”

    

    “大爷,咱这是贴的四德榜,在全村、全镇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听不懂。妹子,这东西评完还给发奖金不?”

    

    “这位大姐,咱们推行四德工程,并不是为了物质奖励,而是为了弘扬四德新风。”

    

    “说的啥呀,俺也没听明白,这黄子不当吃不当穿的,没啥用。”“都是一个村里的,谁咋样心里都有数,还用张榜?净整些虚事儿!”……

    

    2013年5月,我们胡集镇举行第一届“善行义举四德榜”评比活动,以上是我在试点片区张贴四德榜时与农村群众的对话,当时我只觉得推行四德工程是好事儿,带着满腔热情去宣传四德工程,怎么也没想到四德之星的评选成了村民眼中的“阳春白雪”。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到四德工程在农村基层推行有很大困难,却不知道如何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直到有天晚上,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纪录片,讲的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延安插队的事。片中记者采访了曾与习近平总书记相处过的老人,都说:“小习是个好后生,他跟俺们从来不说空话套话,说的都是俺百姓的心里话,做的都是俺百姓想做的贴心事儿……”听到这句话,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不当之处。我照本宣科地读红头文件,在百姓眼里不就是空话套话?从此,我经常在工作之余到各村走访,挖掘老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以讲故事的方式在群众中传播。同时,我将《习近平在延安的日子》的片子拷贝下来,多次在各村村委会放映,并经常在田间地头给父老乡亲们讲习近平总书记的故事。

    

    有一次,我在村里播放2001年春节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与母亲齐心通话的视频。视频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自己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家过年了,母亲齐心对他说:“你身上的责任重,你好好工作就是对爸爸妈妈最大的孝顺。”这几分钟的对话,对大家触动很大。年轻的村民说:“习总书记这么忙还记挂着父母。咱们甭管有多忙,也不能忘了孝顺爹娘。”大爷大娘们则表示,孩子们趁年纪轻干点事业,当老的要支持,少给孩子们添麻烦!而村干部们更加为总书记的家国情怀动容,“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已经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了,这么大的领导为了工作过年都不回家。我们这些村干部,一个村的事儿再管不好就说不过去呀!”

    

    “向榜样学习”这句话慢慢地在群众心中扎下了根。有习近平总书记的事迹引领,有身边的“四德之星”感染,群众们会自发地向身边的榜样看齐,自觉地学习模范、争当模范。

    

    在近年来挖掘的“四德之星”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孝德之星”范汝菊。58岁的范汝菊是胡集镇于王屯村的一位普通村民。2003年,公公因病去世。同年秋天,婆婆出了车祸,下肢瘫痪,卧床不起。丈夫一直患有严重肾结石,不能负重。十几年来,范汝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伺候婆婆,端茶喂饭,从没有怨言。同时,她还要照顾病痛缠身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她只是一个普通妇女,却做了家里十几年的顶梁柱。

    

    范汝菊很朴实,她一直不好意思让我宣传她。她总说:“我也没做啥大贡献,孝顺老的、照顾家人这都是本分,怎么能算榜样!”

    

    2017年元旦时,我们在村委办公室里一起收看习总书记的新年贺词,眼尖的范汝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身后的书架上摆放了4张照片,分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与家人推着坐轮椅的父亲习仲勋、习近平总书记和母亲齐心牵手散步、习近平总书记与夫人彭丽媛在福建东山岛,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骑自行车载女儿的照片。这时范汝菊对我说:“你看,人家习近平总书记是国家领导人,这么忙还挂心着家里人。我一个务农的妇女照顾老的,有啥好宣传的!”没等我搭话,旁边的村干部就说:“习近平总书记是咱心里的榜样,嫂子你是咱身边的榜样!只要是榜样,我们都得学!”说到这里,大家都鼓起掌来。

    

    我看着身边的人,回想着这几年的经历,村民们仍旧喜欢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家长里短,但内容都变成了谁家的店铺诚信、谁家的孩子孝顺……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他就是我们的榜样,带给我们正能量。我相信,再过不久,我身边的人个个都将成为新时代的榜样。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