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和医改的那些事儿

下载APP

老妈和医改的那些事儿

老妈和医改的那些事儿

    

    ◎ 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员 刘丹丹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民生问题无小事。民生看似寻常,它特别是近几年,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危冷暖。总书记心系百姓、关注民生,一大批惠民政策落地实施让百姓真正享受着改革的红利。我家就是医疗改革的受益者。

    

    我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个子不高,胖胖的,大字不识几个。在我的记忆中,她除了会歪歪扭扭地写自己的名字以外,还会写“毛主席万岁”5个大字。但是,在她的脸上,永远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总对我说:丫头,你生长在新中国,有福气!要好好学习,报效国家。

    

    话说我13岁的那一年,一天早晨,我妈像往常一样起床给我做早饭。就在我扎头发的时候,听到外面“扑通”一声,有人在呻吟。我冲出去一看,是我妈摔倒在地,已经不省人事。吓得我哭着喊着叫妈妈,爸爸急忙打120,救护车将我妈拉到了县医院。当时住院需要交押金,我们走得急没来得及带现金,虽然医院离我家不是很远,但是来回半个小时还是略有耽搁。我们就央求医生先救病人后交钱。

    

    住院期间,每天要输入大量的液体,加上大检查、大处方,一周下来花费1万有余。这对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来说负担很重。我妈心疼钱,说看病太贵了,看不起,说啥也不住院了,非要回家。我哭着说:“妈,多少钱能买回来一个亲娘呀。你就听医生的,好好治病。” 最终,老人还是执意签了风险告知书强行出院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怕。出院以后,继续服用药物的费用,也成了家庭的主要开支。当时的基本医疗制度不健全,农民真的是看不起病,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小病忍、大病拖,最后高昂的医药费无力支付,因病致贫的家庭与日俱增。

    

    而这一切,都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是党中央、总书记关注的重点。随着大病医保城乡全覆盖,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和实施,基本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村居卫生室成为全民医保定点报销机构,实现了老百姓小病不出村即可报销、人人拥有家庭医生的愿望。医联体建设的落地实施,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医院就可解决大病的救治问题,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跨越。

    

    2017年12月,我妈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再次入院。此次住院与几年前大有不同,住院无须交押金,出院直接结算。这次因为医联体建设的实施,请专家来医院做的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又一次挽救了我老妈的生命。真的谢谢我们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让老百姓得实惠。这次老妈不着急出院了,乖乖地听管床医生的话,自己还说:“我要等好利索了再出院。”我和我哥笑着说:“你现在怎么不着急出院了?”我妈笑着说:“感谢习总书记,感谢共产党对我们的关爱,现在住院报销比例大,我们的经济压力小,不能浪费医疗资源。”这次住院报销比例达到了75%,报销完之后个人只支付了8000多元。我妈笑得合不拢嘴地说,还是国家政策好,比儿女都强!

    

    我妈告诉我,她和我爸都签约了家庭医生,定期给他们进行基本的生命体征和病情的监测。现在,每次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频频竖大拇指,夸总书记是我们老百姓的好书记、人民的贴心人!

    

    看到祖国今天如此强大,看到家乡父老满满的幸福,看到父母对生活的依恋和热爱,老百姓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感谢新时代。并且坚信,未来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