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民谣
大山深处的民谣
◎ 费县费城街道小学教师 文 雯
小时候,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歌谣:“崔家沟,崔家沟,滴水贵如油,抬头不见天,出门就碰头,不见新娘来,只见花轿走。”这就是我的家乡——费县崔家沟村。20世纪80年代,德国粮援项目专家曾断言,这里是人类不宜生活的地方。
“提起崔家沟,没人不犯愁。”全村1670人,分别住在15个自然村。山上除了留在石头缝里的“鱼鳞坑”“巴掌田”,就是“簸箕岭”,在坡上刨个地方就建座房子。坡陡、路窄、弯多,天晴尘土飞扬,下雨道路泥泞。
20世纪末,村里的小学被撤并后,我只能到16里外的地方上学。早晨5点,爷爷领着我走出家门,爬山过沟,把我送到学校后,再走16里路回村。一天四趟,64里路,累了老人;一天两趟,32里路,苦了孩子。那时候,爷爷常常望着连绵的山脉,摸着我的头,叹息道:我的娃,啥时候能走出去啊。带着爷爷殷切的希望,我努力学习,考上大学,终于走出了大山。
毕业后,为了改变家乡面貌,我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至今我忘不了,2003年那个盛夏的夜晚,村里2岁的牛牛吃花生时卡住了喉咙,在去医院的路上孩子就憋死了。这件事,像一根刺深深地刺痛我的心,我多想为乡亲们脱贫致富做点贡献呀!尽管历届党委对崔家沟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多方面的扶持,但仍旧没有改变崔家沟“骨头缝里肉最香,石头缝里人最穷”的面貌。
2015年大年初一,县委书记敲开了村里困难户王奶奶的家门。跟着她一双小脚迈进屋中,看到的可谓是家徒四壁。王奶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紧紧地握着书记的手。书记说:“大娘,党的好政策来了,咱的好日子也要来了。我们准备对咱这个村实行整体搬迁,想听听您老的意见。”随后,崔家沟成了县委书记、镇党委书记的联系点,市、县农口部门先后到这里调研。老百姓心里还是在打鼓,会不会又是感动一阵子,热乎一下子,失望一辈子呢?
事情比预想的发展还要快。3个月后,费县崔家沟“扶贫攻坚”现场会在朱田镇召开。会上郑重宣布,对崔家沟实行整体搬迁。这次现场会没有响亮的口号,没有热烈的场面,有的只是扎扎实实的具体措施和行动。
项目开展初期,村里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认真倾听群众对搬迁的意见,并邀请县国土、住建等单位领导讲解相关政策。搬迁推进过程中,我和所有的包村干部是泪水汗水一块流。无论白天晚上,能找到我们的只有两个地方:要么在施工现场,要么在搬迁户家里。
就在大伙热火朝天地准备搬迁时,困难户李大爷迟迟不肯搬。经过深入了解才知道,李大爷儿子常年瘫痪在床,老两口微薄的收入全部供给儿子的医药费。搬迁领导小组经过商量后决定:对像李大爷这种暂时无力交纳押金的困难群众,可以提供短期无息借款支持,在借款约定时间内无法偿还借款的,村委负责协调银行贴息贷款。这样,既为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也为项目开工提供了启动资金。
村里按照“先安置、后拆迁”的原则,在镇驻地流转群众心目中“风水”最好的土地43亩,高标准建设整体搬迁安置区——滨河社区。水电暖气齐全,配套建设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卫生室、金融服务站、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镇驻地中小学教学设施,不仅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同时还实现了教育、医疗、住房有保障。在确保基础住房安置同时,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老百姓获得感显著增强。
还记得,我带着乡亲们去参观新居民楼时的情景。一直执拗不搬的李奶奶更是激动不已,拉着我的手说:“孙女,这楼上的茅房咋都比咱家的锅屋还干净来。”乡亲们的夸赞虽朴实无华,却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幸福和满足。
整体搬迁是好事,可搬出去,这地怎么办?土地流转了,果树归公了,以后靠什么吃饭?村里人的顾虑又来了。老百姓的生活来源、就业问题,是一道避不开、绕不过、等不起的难题,如何使村民在享受到政策福利的同时过上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才是我们工作组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为此,在做好滨河社区建设的同时,我们以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村内土地的综合开发,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切实解决村民的后顾之忧。镇南的服装产业园区解决就业600余人,物流园区解决了就业100余人;镇北是千亩油用牡丹种植园;镇东是以中草药为主的高效农业示范园;镇中是蔬菜大棚基地。村民不仅可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而且解决了他们的收入来源问题。复垦改造后的8000亩可利用土地,采取村民入股、整体开发、规模经营的模式运作,增加了村民收入。成立200个家庭农场、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种养殖业。村民自主参加创业,谁想种果树、茶叶,想搞畜禽养殖都能报名,不想自己干的就跟着合作社干,真正做到了“搬出去,住得下,能致富”。用大家伙的话说,“现在是农民进城,老板进村,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
习近平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 路线出感情,政策带体温,山道虽遥远,民心却很近。山还是以前的山,水还是以前的水,人还是以前的人,但日子却是新的。如今的崔家沟又唱起了新的歌谣:天上飘祥云,地上响春雷,精准拔穷根,美梦变成真。感谢共产党,小康领路人,全民同筑中国梦,奔向小康大目标。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