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守护百姓健康
用一生守护百姓健康
◎ 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中心卫生院退休医生 国洪飞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缺医少药。“祖国医学是个宝,一根银针一把草”是当时喊得最响亮的口号。那时我作为一名“赤脚医生”,工作之余,就到田间地头采集野生的中草药材,利用偏方、验方为群众免费治病。
我记得1976年夏天,村里有个叫杨体银的五保老人,得了急性细菌性痢疾,上吐下泻、病情严重。我冒着被传染的风险,给她打针喂药,熬汤烧水,擦屎接尿,经过三天三夜的守护和治疗,老人的病终于好了。她伸出那颤颤巍巍的双手,抚摸着我的肩膀泪流满面地说:“要不是你白天黑夜地伺候我,我这条老命就没了。虽说你是叫我奶奶,也是我的救命恩人。奶奶我是个苦老婆子,无儿无女,也拿不出什么报答你。就让奶奶我给你磕个头吧。”说着就要下跪。我立马扶住老人的双手,禁不住眼含热泪:“奶奶,我们当医生的,治病救人是我们该做的。以后我还会经常来看望您的。”在那一刻,我心里有感动、有幸福 ,更加坚定了为父老乡亲们送健康的信心和决心。
如今时代变了,人民的生活也好了,医疗条件也改善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要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真正解决好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一个在乡村扎根50多年、看多了基层群众因为病痛饱受折磨的老医生,感到总书记的话,真是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能遇上这么英明、心里装着人民疾苦的国家领导人,是我们基层群众的福啊。
2012年,我已年近古稀,孩子们都在外地工作,且事业有成。按理说,我应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颐养天年了。然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的号召让我坐不住,中国梦不是人人有份吗?我如果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对我来说不就是靠边站了吗?后来经过申请,我被返聘到安兴镇中心卫生院担任公共卫生村级管理员,负责四个行政村、4988人的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以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的体检和随访工作,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为了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我常常是早上五六点上班,晚上八九点下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我一天只干三件事:吃饭、睡觉、工作。但我依然乐此不疲,除有事请假外,脑子里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
记得有次核实档案资料,西桥有个叫张效公的,平时打工不在家。我听说他回家来收麦子,就直奔他家而去。不巧他又下地了,等到天黑也没有回来,直到深夜12点,终于见到了他,核实了他的档案资料。当时一旁的嫂子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你这个老头子,疯啦!孩子当官的当官,经商的经商,放着清福不享,一个人找罪受。”我笑了笑,心里却踏实极了。
档案资料核实之后必须全部输入电脑。玩电脑对我这个古稀之人来说的确是个大难题。于是我暗下决心从零开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白天我虚心地向年轻的同事请教,回家后,我就找来十一二岁的初中生当老师。为了“引诱”他们教我,我拿出苹果来犒劳他们,今天找这个,明天找那个,光苹果就买了两大袋子。年轻人思维敏捷,我和他们相比那就是“蛤蟆蝌蚪撵轮船—跟不上帮”。我之所以起早贪黑,拼命拉长时间段,就是为了达到以勤补拙、不甘人后的目的。经过一番的勤学苦练,我最终掌握了电脑基本操作技能。
我用祖传秘方治疗面神经麻痹。每年前来投医的患者不下上百例, 50年间治愈此类病人5000余例,有十里八乡的乡亲、有临近县市的患者、也有不远千里来自黑龙江、内蒙古的病人。把病看好以后我严守祖训,不计报酬、分文不取。经常有人问我:“嗨,你这老头傻呀!咋不要钱呢?”我就笑着回他一句:“举手之劳而已,病人好了我心里高兴就妥了。”
除了上述工作外,我又是卫生院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你给他讲医学术语他听不懂,宣传效果自然不理想,于是我就把书本语言变成庄稼话。比如高血压的发病原因,我编成了顺口溜:“一是吃的咸、二是肚子圆、三是心里烦、四是见酒馋、五是爹娘传、六是少睡眠。”这样群众在欢声笑语之中,自觉不自觉地就接受了健康理念。
在下乡随访、走村入户的工作中,我被狼狗咬伤过、被精神病人谩骂过,从电三轮上摔进壕沟,差点要了命。所有这些困难或挫折丝毫没有动摇我干好本职工作的决心或信心,反而增强了我爱岗敬业的意志和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家有金山银山,不如健康平安。健康永远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更是强国兴邦的根基。看到经过我的诊治而恢复健康的父老乡亲,我心里有说不出的踏实和满足,觉着这也是为中国梦添砖,也是为总书记解忧。
我作为一名有着38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员,一个农村基层卫生战线上的老兵,我愿朝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卫生事业,一辈子尽心尽力为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鞠躬尽瘁,无怨无悔!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