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把火”点亮小康路
“三把火”点亮小康路
◎ 胶州市里岔镇海尔希望小学教师 刘泽华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
胶州市里岔镇陡岭后村就是由建设坚强的基层党组织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典型村子。过去,村级班子长期软弱涣散,村庄集体收入不足8万元,外债70多万元,在全镇年度考核中是倒数后三名的“常客”。这样的村对谁来说都是烫手山芋。
2014年村“两委”换届前,有人找到在外经商的周茂勤,希望他能参与竞选陡岭后村支部书记。周茂勤的第一反应是拒绝。他能想到十种方法解决生意上的难题,却对当村支部书记没什么信心。在协调邻里利益纠纷、整治村级班子、改变村民精神面貌等这些事情上,他觉得自己毫无经验,也力不从心。
时任里岔镇镇长找到周茂勤说:“老周啊,不管陡岭后村变好变坏,对整个镇影响都不大。但如果村子变好,对你们村每一户的影响可就大了!何况你土生土长在这里,又是共产党员,能忍心光顾自己好,不管老少爷们了?! ”这些话,句句掏心,周茂勤一晚上没睡好觉。天将明的时候,他想明白了:人总得有点追求,一个人富了只是一片绿,大伙儿都富了才能满山绿。没话说,那就干!
谁都没想到,周茂勤全票当选,他信心更足了。上任第一把火,就是土地确权。土地确权必须先公平分地,但陡岭后村21年来土地不均问题,就像一团乱麻难以理清。周茂勤凭借着“新官上任”的一股冲劲,先后主持召开大小会议44次,对违规占地的33户,亲自上门作思想工作,带着村两委成员经常加班到凌晨,帮助村民消除思想顾虑。仅仅两个星期时间,33户家庭占地问题全部解决。8次村民大会过后,最终形成了全村接受的分地方案。
土地确权难题解决后,周茂勤趁热打铁,将精力转向解决灌溉用水上,这是第二把火。2015年以来干旱严重,大片小麦几乎绝产,修建水库的需求迫在眉睫,即便争取到25万元的抗旱扶持资金,但是离预算还差155万。面对村庄入不敷出的现状,周茂勤当即宣布:“水库就是咱庄户人的金库,我现在还有能力,修水库不够的钱,我出了!”水库开挖那天,村民都争着出义务工。而从库底挖出富含营养的淤泥,也全部被周茂勤填到了周边农田。村民们骄傲地说:“挖水库的村,就只有俺村一方土没卖!”短短一个月时间,陡岭后村前后挖出好土18万方,成功改造良田150亩地。按照周茂勤的计算,村民每亩地的收入整整涨了一倍,150亩地就可以增收15万元。
水库建成了,村民对“库边一棵柳”的故事仍津津乐道。原来,水库东堤上,有一棵10米多高的柳树,树身上,满满的刻着施工前后测量的标高。本来周茂勤想在完工后将其砍掉,而村民却不同意,他们认为这棵柳树不仅记录了水库建设的历史,更是周书记带领大家艰苦奋斗的见证,一定要好好保存下来作为全村乡村振兴的念想。。
修水库、改良地、修街道、建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这些大事解决后,村民人心齐了,基础条件也有了。周茂勤开始了第三把火,他决心带领村庄跳出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小农业”圈子,走高效农业的发展路子。陡岭后村先后成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马铃薯、成立了白菜合作社,用400多亩果园发展乡村观光旅游,还引进劳务公司项目,每年又有30余万元租赁费入账。至此,以水库为辐射点带动全村50%的土地发展高效农业的雏形已经显现,周茂勤兑现了对村民的承诺。
现在的陡岭后村,街道平坦,绿树成荫。短短两年时间,一个后进村变身为干部有干劲、村民有奔头的先进村了,周茂勤逐渐成长为村民拥护、党委信任的顶梁柱。一位做生意的好友问他:“又不是挣大钱,不就是当个小小的村支书,值当吗?”周茂勤呵呵一笑说:“这方土地养育了我,有能力回馈乡亲是我的光荣。”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借助党中央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东风,千千万万个像陡岭后这样的村庄,在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带领下,必将画出一幅幸福美好的生活长卷。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