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文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下载APP

第三课 文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

第三课 文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尚书·舜典》称赞舜“浚哲文明”,指他非常谦恭,品德高尚,很受人爱戴;《礼记·乐记》说:“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文明是谦恭有礼,是内在的德行开放出来的鲜花。

    

    封建时代,中国的发展长期居于世界前列,被描述为最文明的国家;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积贫积弱,国民被视为“东亚病夫”;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进步,使中国摆脱了落后状态,国民更加自信,世界为之瞩目。

    

    文明创造的财富和力量,正不断提升国家发展的能力。新中国成立时,我们一穷二白,只能从零起步,追赶国际先进经验;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使我们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前列,广泛参与国际竞争。文明是国家发展的灵魂,是推动国家发展稳定的精神力量。

    

    要实现中国梦,提高人的文明程度极其重要。只有人的文明程度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前头,起到引领作用,才能保障科学发展、持续进步,中国梦才能不惧挫折、始终如一地昂扬向前,真正实现复兴、强大、飞腾的目标。儿童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儿童的文明程度决定着国家的未来,胡适就曾对此做过精到的论述。

    

    主题阅读

    

    慈幼的问题(节选)

    

    胡适

    

    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其余两点,现今且不谈,我们来看看我们怎样待小孩子。

    

    从生产说起。我们到今天还把生小孩看作最污秽的事,把产妇的血污看作最不净的秽物。

    

    生下来了,小孩子的卫生又从来不讲究。小孩总是跟着母亲睡,哭时便用奶头塞住嘴,再哭时便摇他,再哭时便打他。中国小孩的长大全是靠天,只是侥幸长大,全不是人事之功。

    

    普通人家的男孩子固然没有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女孩子便更痛苦了。女孩子到了四五岁,母亲便把她的脚裹扎起来,小孩疼得号哭叫喊,母亲也是眼泪直滴。但这是为女儿的终身打算,不可避免的,所以母亲噙着眼泪,忍着心肠,紧紧地扎缚,密密地缝起,总要使骨头扎断。血肉干枯,变成三四寸的小脚,然后父母才算尽了责任,女儿才算有了做女人的资格!

    

    孩子到了六七岁以上,女孩子固然不用进学堂去受教育,男孩子受的教育也只是十分野蛮的教育。女孩在家里裹小脚,男孩在学堂念死书。怎么“念死书”呢?他们的文字都是死人的文字,字字句句都要翻译才能懂,有时候翻译出来还不能懂。例如《三字经》上的“苟不教”,我们小孩子念起来只当是“狗不叫”,先生却说是“倘使不教训”。所以叫做“念死书”。

    

    因为念的是死书,所以要下死劲去念。我们做小孩子时候,天刚亮,便进学堂去“上早学”,空着肚子,鼓起喉咙,念三四个钟头才回去吃早饭。从天亮直到天黑,才得回家。晚上还要“念夜书”。这种生活实在太苦了,所以许多小孩子都要逃学。逃学的学生,提回来之后,要受很严厉的责罚,轻的打手心,重的打屁股。有许多小孩子身体不好的,往往有被学堂磨折死的,也有得神经病终身的。

    

    这是我们怎样待小孩子!

    

    我们深深感谢帝国主义者,把我们从这种黑暗的迷梦里惊醒起来。我们焚香顶礼感谢基督教的传教士带来了一点点西方新文明和新人道主义,叫我们知道我们这样待小孩子是残忍的、不人道的、野蛮的。我们十分感谢这班所谓“文化侵略者”提倡“天足会”“不缠足会”,开设新学堂,开设医院,开设妇婴医院。

    

    我们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学堂不算好学堂,他们的医院也不算好医院。但是,他们是中国新教育的先锋,他们是中国“慈幼运动”的开拓者,他们当年的缺陷,是我们应该原谅宽恕的。

    

    几十年来,中国小孩子比较地减少了一点痛苦,增加了一点乐趣。但“慈幼”的运动还只在刚开始的时期,前途的工作正多,前途的希望也正大。

    

    人物速写

    

    朱正腾:用志愿精神推动社会文明

    

    朱正腾在22岁前,就好好地疯狂了一把——作为清华大学电子系学生,四年中,他几乎有一半时间都在从事志愿活动,从校园导游到爱心陪伴者,从校庆志愿者到支教老师,清华园、天通苑、中关村、贵州安顺、四川绵阳,甚至是香港、台湾,都有他这个疯狂志愿者的身影。

    

    短发,眼镜,牛仔休闲外衣,卡其色短裤搭配白色帆布鞋。这个疯狂志愿者外形很酷,但内心火热。从小学到大学,他热衷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为了提高志愿者的综合能力,朱正腾做起了“志愿者的平方”,曾在一年之内为紫荆学生志愿者队伍举办了十余场培训会,培训志愿者一千余人次。他发起举办清华首届“我们的家园”社区志愿项目创意大赛,邀请校内学生从身边事着眼,共同设计志愿项目。

    

    做志愿工作,并没耽误他的学习。本科毕业后,他顺利保送本校研究生。这个炎热的暑假,他留守在校园,为清华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提供服务。朱正腾最喜欢那件印有“薪火”二字的T恤,那是他参加校内志愿者培训的文化衫,他期待自己的这种“疯狂”能感染学弟学妹,让志愿精神在青年人中薪火相传。

    

    志愿者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象征——那种代表着奉献、无私、热忱的力量,正是每个时代最需要的精神养料。这样的志愿精神,不仅推动了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也因其积少成多的能量,为社会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改变。

    

    问题思辨

    

    走进现场

    

    据世界旅游组织称,2011年中国游客出境旅游达7000万人次,近10年来年度总数有望增加到1亿。从纽约到巴黎,各旅行社和百货公司为了提高营业额,都在讨好中国游客。但是,中国游客在海外的不文明行为却严重有损中国的国家形象。于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旅游景区乱刻字,过马路时闯红灯,随地吐痰……这是国外媒体对中国游客的一致印象。纽约华尔街的那只金色铜牛,在全世界都很出名,到纽约的游客常常要到牛前合个影,希望带来点好运气。然而,中国游客却是攀爬骑牛拍照留念,不文明行为令人侧目。

    

    如何提高中国游客的素质,如何优化国人在世界人民眼中的形象?请你说说你的观点并研究对策。

    

    老师的话

    

    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都会构成外国人认识中国的感性材料。认真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旅游者,让提升公民素质成为发展“必修课”。这不仅关系到个人文明素养和中国海外形象,更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整体的现代文明素养和文化软实力。

    

    哲理之思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的大讨论。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老师的话

    

    “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该以自身的文明言行,最大限度地传递“正能量”。由此而言,当我们在马路上行走或驾车的时候,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范,杜绝“中国式过马路”。

    

    核心感悟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文化建设的应有状态,是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概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

    

    作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明不是物质与文化产品的简单相加,而是它带给国民的生活状态。它不等同于GDP,而是经济发展赋予人们的进取感与富足感;它不是具体的政治程序,而是人们从政治运行中体验到的安全感与认同感;它不是文化生产本身,而是从文化生产中获得的丰富感与生命力;它不是具体的思想道德条文,但它能带给人们和谐的关系;它不等同于青山绿水,却是从良好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舒适感。

    

    发展无限度,文明无止境。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各级党委、政府,全体党员、干部,广大人民群众,都必须深刻理解文明的价值与内涵,为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行动风向标

    

    中共中央分别于2004年5月10日至11日和2005年1月17日至18日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你的周围是否存在不文明现象,又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请在全班发起一次文明大讨论,并以班级的名义拟写一份学生文明倡议书,向全校发起文明倡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