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涉外礼仪ABC

下载APP

主题四 涉外礼仪ABC

主题四

    

    涉外礼仪ABC

    

    生活万花筒

    

    刘文立是雅典奥运会全球传递的那个中国火炬手,也是一名会说13国语言的警察。他曾在景山公园的万春亭值勤,天天都能接触到外国游客,但开始他不太懂涉外礼仪有什么要注意的。有一次在值勤时,看到一个外国游客,他便很热情地走上前去跟他打招呼:"Wele to China!"本以为外国游客会非常高兴,但没想到人家却不太高兴地用中文说道:“我是法国人,不说英语。”碰了一鼻子灰的刘文立事后才知道,很多法国人是很忌讳别人跟他们说英语的,在不征求意见的情况下就直接和法国人说英语是一种很不礼貌的做法。通过这件事,刘文立觉得,即使英语说得再好,如果不懂点儿涉外礼仪,不了解外国朋友的文化习俗也是白搭。

    

    从那以后,刘文立利用工作时间的耳濡目染,开始留意起和外国游客打交道的技巧。他经常观察一些中国导游在带外国团时的言谈举止,注意他们谈话时的态度、方式,并用心记下接触外国游客时,什么话不宜说、什么举止不宜做。刘文立发现,和外国游客说话,不仅语言要熟练,还要有亲热的表情和恰当的肢体动作。于是,他经常在家一个人对着镜子练,尽量把语言和肢体动作配合协调。和日本游客打招呼时,刘文立每次都是双手叠于腹前,稍微鞠躬并说“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刘文立说,每当值勤时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游客,他都会用不同国家的语言向他们问好,并说些类似“祝您在北京玩得愉快”、“我是一名人民警察,需要帮助请找我”这样的话,因为外国游客在异地听到母语的问候会感到非常亲切。

    

    同学们,你的英语水平怎么样?你懂涉外礼仪吗?

    

    探究寻常理

    

    涉外礼仪,是涉外交际礼仪的简称。是指在长期的国际往来中,逐步形成的外事礼仪规范,也就是人们参与国际交往所要遵守的惯例,是约定俗成的做法。它强调交往中的规范性、对象性、技巧性,在对外交往中要以国家礼仪为重。

    

    在涉外交际中,礼仪修养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形象,更涉及国家的尊严。首先,它可以沟通人们之间的感情,感受人格的尊严,增强人们的尊严感;其次,它有助于发展我国人民同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友谊。在涉外交往中,遵守国际惯例和一定的礼节,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因此,我们要学习国际交流礼仪知识。

    

    涉外礼仪基本原则

    

    ●重视和规范个人形象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普遍对交往对象的个人形象倍加关注,并且都十分重视遵照规范的、得体的方式塑造、维护自己的个人形象。在涉外交往中,中学生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以必须从仪容、仪表、举止、谈吐等方面规范个人形象。

    

    ●不卑不亢

    

    “不卑不亢”是涉外礼仪的一项基本原则。每一个人在参与国际交往时,都必须意识到自己在外国人的眼里,是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代表着自己的民族,代表着自己所在集体的。因此,其言行应当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在外国人面前既不应该表现得畏惧自卑、低三下四,也不应该表现得自大狂傲,放肆嚣张。

    

    ●求同存异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涉外人员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差异,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合理、妥善地处理。原则上坚持求同存异、遵守惯例。

    

    在国际交往中,究竟遵守哪一种礼仪为好呢?

    

    其一,是“以我为主”。所谓“以我为主”即在涉外交往中,依旧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

    

    其二,是“兼及他方”。所谓“兼及他方”即在涉外交往中,在基本上采用本国礼仪的同时,适当地采用一些交往对象所在国现行的礼仪。

    

    其三,是“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为了减少麻烦,避免误会,最为可行的做法是既对交往对象所在国的礼仪与习俗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更要认真地遵守国际通行的礼仪惯例。

    

    ●入乡随俗

    

    “入乡随俗”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主要是: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首先就必须尊重对方所具有的风俗习惯。之所以必须认真遵守“入乡随俗”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的具体进程中,形成各自的宗教、语言、文化、风俗和习惯,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十里不同风,百里不俗”的局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是世间任何人都难以强求统一的。

    

    原因之二,在涉外交往中注意尊重外国友人所特有的习俗,容易增进中外双方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更好地、恰如其分地向外国友人表达我方的亲善友好之意。

    

    ●热情有度

    

    “热情有度”是涉外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它的含意是:在参与国际交往、直接同外国人打交道时,不仅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待人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就会事与愿违,过犹不及。

    

    ●不必过谦

    

    不必过谦的原则的基本含意是:在国际交往中涉及自我评价时,虽然不应该自吹自擂,自我标榜,一味地抬高自己,但是也绝对没有必要在外国人面前妄自菲薄,自我贬低,自轻自贱。

    

    ●尊重隐私

    

    中国人在涉外交往中,务必要严格遵守“尊重隐私”这一涉外礼仪的主要原则。一般而论,在国际交往中,收入支出、年龄大小、恋爱婚姻、身体健康、家庭住址、信仰政见等方面的私人问题,均被海外人士视为个人隐私问题。要尊重外国友人的个人隐私权,首先就必须自觉地避免在和对方交谈时,主动涉及这些方面的问题。

    

    实践得新知

    

    阅读下列案例,通过网络检索、生活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材料。

    

    焦雪梅是一名白领丽人,她机敏漂亮,待人热情,工作出色,因而颇受重用。有一回,焦小姐所在的单位派她和几名同事一道,前往东南亚某国洽谈业务。可是,平时向来处事稳重、举止大方的焦小姐,在访问那个国家期间,竟然由于行为不慎而招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麻烦。

    

    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焦小姐和她的同事一抵达目的地,就受到了东道主的热烈欢迎。在为她们举行的欢迎宴会上,主人亲自为每一位来自中国的嘉宾递上一杯当地特产的饮料,以示敬意。轮到主人向焦小姐递送饮料之时,一直是“左撇子”的焦小姐不假思索,自然而然地抬起自己的左手去接饮料。当此情景,主人骤然变色,对方没有把那杯饮料递到焦小姐伸过去的左手里,而是非常不高兴将它重重地放在餐桌上,随即理都不理焦小姐就扬长而去了,大家觉得非常纳闷和不解。

    

    你知道主人为什么不高兴吗?你还知道哪些涉外交往的禁忌?分组收集并写下来吧。

    

    第一组搜集的资料____________

    

    第二组搜集的资料____________

    

    涉外礼仪小常识调查问卷(看看你的礼仪合格吗?)

    

    1.接受外国朋友赠送的礼物时,应该()

    

    A.表示谢意并当面打开

    

    B.当面打开,不作表示

    

    C.表示谢意但不当面打开

    

    2.在礼品挑选上的错误说法是()

    

    A.挑选体积不算太大的礼品

    

    B.礼品要尽量贵重

    

    C.注意伊斯兰教国家的禁忌

    

    3.涉外礼仪的原则不包括()

    

    A.热情有度

    

    B.入乡随俗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4.西方人忌讳数字是()

    

    A.4

    

    B.13

    

    C.7

    

    5.在与外国友人的交谈中应该()

    

    A.不涉及政见信仰

    

    B.关心其婚姻年龄及健康状况

    

    C.以求对对方的充分了解

    

    6.在与外国友人的交谈中可以放心谈的话题是()

    

    A.自己的个人经历

    

    B.对方的生活习惯

    

    C.天气状况

    

    7.与外国朋友一起出游时,你应该()

    

    A.每到一站都为他购买些纪念品

    

    B.每餐都要隆重安排

    

    C.提前看好天气预报

    

    8.被介绍给陌生的国际友人时,比较正式的礼节是()

    

    A.握手礼B.亲吻礼C.点头示意即可

    

    阅读拓视野

    

    花“礼”有忌

    

    根花忌:探视病人时,日本人严忌以根花(包括盆花)为礼,因为日文的“根”与“睡”的发音相同。

    

    荷花忌:印度人忌以荷花作馈赠品,因为印度人多以荷花为祭祀之花。

    

    白花忌:在欧洲,人们以花为礼时,除生日与命名日之外,一般忌用白色鲜花。

    

    香花忌:一些欧洲国家的人,在探望病人时,往往忌用香气浓烈的或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鲜花。送予中年人的,忌用小花;送予年轻人的,忌用大花。

    

    盆花忌:在通常以花为礼的交往中,许多欧洲人爱用切花,忌用盆花,但在复活节之际,可用盆栽的风信子为礼。

    

    菊花忌:在欧洲许多国家,人们忌用菊花为礼。传统习俗认为:菊花是墓地之花。日本人忌用菊花作室内装饰,认为菊花是不吉祥的。

    

    双花忌:波兰人与罗马尼亚人以花为礼时,所用的花束必须是单数,即使一枝也可,忌讳双数,但罗马尼亚人的生日除外。

    

    干花忌:除人造花之外,波兰人忌送干花或枯萎的花。波兰人认为,送干花或枯花,意味着情谊的终结。

    

    郁金香忌:德国人往往忌以郁金香为馈赠品。他们认为它是无情之花。

    

    黄玫瑰忌:英国人忌以黄玫瑰为礼花。英国传统习俗认为,黄玫瑰象征亲友分离。

    

    黄花忌:法国人往往忌送黄花。法国传统的习俗认为:黄色花象征着不忠诚。

    

    妖花忌:许多拉丁美洲人,将菊花视为“妖花”,他们忌用菊花装饰房间,忌以菊花为礼。

    

    紫花忌:巴西人忌用绛紫色的花为礼,因为巴西人惯以紫花为葬礼之花。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