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六 校园恶作剧
主题六
校园恶作剧
生活万花筒
赵旭和李铭是某重点中学初中一年级的同班同学,由于他们俩上课并排坐在一起,而且又同住一个小区,因此不仅两位同学关系很好,连两个家庭的关系都处得很不错。一天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坐在双杠上想事情的赵旭被李铭猛然推了一下,他跳下双杠猛追李铭,在教室过道被老师制止。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课堂,同学们起立向老师问好,就在此时,一直还琢磨如何回敬李铭的赵旭,突发奇想顺手将李铭坐的椅子拉出,对此毫不知情的李铭接下来一屁股坐空,重重地跌坐在地上,导致李铭尾骨骨折。
语文课上,李阳开了小差,他虽然眼睛盯着老师,可是思想却飞到了九霄云外。边上的同学陈锋看他这副模样很想捉弄他一下,于是他悄悄地捅了捅李阳的胳膊并小声对他说:“老师叫你读课文第五段呢。”李阳马上起身大声读了起来。正在黑板写字的陈老师吓了一跳。陈老师纳闷地看着李阳问:“李阳,你有什么问题吗?”李阳这才明白是陈锋的恶作剧,他灵机一动,淡定地答道:“这段写得真好,我给大伙念念。”
你有被别人哄闹、恶作剧的经历吗?
你怎么看待哄闹、恶作剧?
探究寻常理
校园哄闹、恶作剧中有“温柔型”的,也有“野蛮型”的。“温柔型”的一般会让人着急、生气、自尊受损,安全隐患相对比较小。
比如,把同学的东西藏起来、在衣服上贴上纸条……虽然安全隐患小,但是被恶搞的对象则会着急、生气,会感觉伤害自尊、没面子,有时候也会对同学、朋友情谊有伤害。
“野蛮型”的恶作剧后果则较严重,安全隐患也较大,造成的后果往往也是很难弥补的。
很多“野蛮型”恶作剧会带来恐惧、忧郁等心理健康问题,并且,这些恶作剧往往跟意外伤亡联系在一起,还会侵害他人的、集体的财物,给家庭带来巨额的经济负担,有些还要承担法律责任。
校园中的哄闹、恶作剧很多会带来不愉快、不良的后果,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得学会正确看待和应对这些“开玩笑”的行为。
某中学下晚自习时突然停电,大批学生滞留在楼梯上。两位学生哄闹搞恶作剧,突然大喊“地震了”,致使学生们在黑暗中相互拥挤,共16名学生被挤下楼梯,5人不幸死亡。
当你面对生活中以下情境时,心里会怎么想呢?符合你想法的打“√”,不符合的打“×”,都不符合时请写出你的想法。
情境一:小宇因为不想学校作为考点,邀请我一起拨打110谎称有炸弹。
想法:报假警,应该蛮好玩的,去试试!()
想法:不去,似乎不讲朋友义气,还是去吧!()
想法:这是恶作剧,110是报警电话,不可以随便拨打的!()
想法:________________
情境二:放学了,小熙把性格内向的晓晨的书包藏起来。
想法:晓晨很内向,不能跟他开这种玩笑的!()
想法:我想看内向的晓晨会有什么举动,应该好玩吧!()
想法:________________
情境三:王苏把同桌小雨的鞋带系在一起,然后让小雨快点跑出去!
想法:有好戏看了,哈哈!()
想法:我也试试把同桌的鞋带系在一起。()
想法:________________
很多学生搞恶作剧时是不带恶意的,开玩笑的成分更多一些,至于恶搞能导致什么后果,他们很少考虑。因此,开玩笑须注意以下原则:
●不可过分,考虑玩笑的度和后果;
●需考虑双方的熟悉程度,不可超出对方的承受能力;
●切忌拿他人忌讳的、敏感的事(缺点)开玩笑,伤害他人自尊;
●不侵害他人、集体、社会的利益,以不违背道德和法律为标尺;
●如果因玩笑伤害了对方,要及时道歉,或做好赔偿等补救措施。
对于同学间的哄闹、恶作剧,在自身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劝慰、制止,向恶作剧方提醒可能会出现的危害,提出警示,或者帮助被恶作剧者解脱困境。当自身能力不许可时,需要及时寻求其他同学或老师等人的帮助,预防可能出现的危害。
实践得新知
小小辩论家同学们在讨论要不要禁止恶作剧的时候,出现了不同的观点,请你参与讨论,发表观点:
恶作剧有时候是调节活动气氛、拉近彼此距离的一种方式。例如:过生日时,将蛋糕抹到同伴的脸上,大家都很开心,这有什么不可?
恶作剧不但会让人心情不愉快、自尊受损,还会产生心理问题、重大身体伤害,甚至违法行为,应该禁止。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
由于许多恶作剧带来了不愉快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为了更好地提醒同学谨慎恶作剧,某同学将恶作剧情境编入歌词,用以警示:
由于恶作剧使同桌的手臂骨折,为此,将情境改编进歌曲《领悟》,以下为部分歌词:
啊!多么痛的领悟,快乐曾是我的全部,只是我现在走的每一步,都充满了痛苦!
啊!多么痛的领悟,安全是我未来的全部,只愿你挣脱石膏的枷锁,和我一起小心追逐,让我们友情恢复。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编写歌词,并在班级进行歌唱表演。我的改编:
以“谨慎防范恶作剧安全依靠你我他”为主题,搜集恶作剧带来的危害和不良后果等相关资料,制作宣传画。(建议班级、年级或学校组织宣传画展览、比赛。)
我的宣传画:
制作要求:
1.电子稿件,格式JPG,尺寸600×450(像素)。
2.内容:画面及文字标语健康积极,文字字数不限。
3.以原创为主,严禁抄袭。
4.每人可制作一幅,有兴趣的同学可制作多幅。
5.电子稿制作好后,打印贴上面。
阅读拓视野
与恶作剧有关的节日
★愚人节:整蛊、恶搞(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这是严格的规矩。)
警示钟:2003年,SARS在香港蔓延期间,香港一名中学生在自己制作的网站里发出一则假新闻,指因为SARS在香港蔓延,所以香港要宣布成为疫区,海陆空交通要道即时封闭。
这一则愚人节笑话新闻本来只传给他的同学,但有同学信以为真,把链接再传给其他人,并迅速在网络传播,引起公众恐慌。大家纷纷涌往超市抢购食物,香港特区政府于是立即召开记者招待会辟谣,并拘捕有关学生,控以“在明知SARS是疫病的情况下发布有关它的虚假消息”罪名。
★万圣节——“不招待就使坏”(trick or treat)
警示钟:2005年,在“魔鬼出没”的万圣节之夜,自以为胆大的女生刘惠(化名)被一群“魔鬼”追赶,这突如其来的惊吓,使刘惠精神失常了。经医院诊断为“惊吓综合征”和“急性心因性反应”。为此,她住院治疗了两个多月,花去医疗费4000多元。出院后,刘惠找到3个“肇事者”索赔各种损失共1.2万元。
注:1.东西方的文化历史不同,人们对待节日的氛围和接受程度不可同等对待。
2.玩笑需要考虑他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3.西方社会对节日的活动也一直做着正面的引导,要求大人教育孩子们不搞恐吓性的恶作剧。
4.无论哪个国家,在这些节日里也要拿捏好分寸,否则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要承担法律责任。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