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自我表现与表现自我

下载APP

第四课 自我表现与表现自我

第四课 自我表现与表现自我

    

    表现的重要性

    

    自我表现,是一种能力,有自我表现力的人,知道怎样显示、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在人群中能更突出。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试问,一个人,如果不会争取机会表现自己,那谁能够了解你呢?又怎么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呢?敢于自我表现,是现代社会人才竞争中必要的心理素质。

    

    人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建构自己,就是对自己人生的设计、塑造和培养;另一个是表现自己,也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展示给别人,获得社会和他人的承认。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在一个群体中,能最先得到众人认可的,往往是那些懂得如何表现自我的人,学会把最好的自己展示给别人,就很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容易找到自信,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因此,拥有自我表现的能力,并学会表现自我,这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能力,需要一个很长的培养过程,因此,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就要开始培养自我表现的能力,学会表现自己。

    

    对表现的误解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这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给国人带来巨大骄傲的同时,也是前行路上的沉重包袱。中国人一直崇尚低调做人,认为在人前表现自己就是在炫耀,是没有涵养、不谦虚的表现。中国历来都有重行轻言的传统,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甚至以不善表达为荣,以能言善辩为耻。巧舌如簧、巧言令色、言过其实、口蜜腹剑、花言巧语、信口雌黄、煮烂的鸭头——只剩一张嘴,等等,这些词都是这种观念的体现。然而,人生就像一出话剧,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在做观众,从没登台演出过,那他的人生是否也有缺憾呢?积极地表现自我,不只是单纯地向他人展示自己,还是把自己表现给自己,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人生要精彩,需要积极主动的自我表现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想买个橱柜,找到一位名气很大的中国木匠,问:“听说你的手艺很好?”中国木匠回答道:“哪里,哪里,和别人相比差多了,实在拿不出手。”那人一听愣了,便转身去找了个美国木匠。美国木匠不停地夸耀自己手艺好,于是那人最终向美国木匠买了橱柜。数天后,当他再次经过中国木匠的小店,惊讶地发现这里的橱柜比美国木匠做的要好得多!他非常不解,为什么中国木匠要说自己手艺不好?

    

    谦虚谨慎是很好的品质,可是过分地谦虚就会白白错失很多机会。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从自己做起,让这种习惯慢慢改变,让中国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拥有更多的竞争力。

    

    克服羞怯,勇于表现

    

    性格内向的王明在班上一直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好像老师和同学永远都不会注意到他的存在,他自己也很苦恼,很想在大家面前,把自己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可是,又没有勇气。

    

    相信和王明有相同烦恼的人也不少,那么,性格内向的人应该怎么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勇敢地表现自己呢?

    

    首先,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寻找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找到自信心,这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就会一点点地增加自信,找到表现自我的勇气。

    

    王明不善言辞,可是喜欢体育,而且跑步的耐力特别好。在四月份召开的校运动会3000米长跑的比赛中,他发挥出色,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全班同学为他的成功而欢呼。他很高兴,感觉到自己不再是一个被忽视的人了。相信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会慢慢地开朗起来。

    

    其次,要多和别人交流,创造当众说话的机会,多参加可以锻炼表达能力的课外活动,像演讲比赛、话剧表演等。在不懈努力之后,大家就能够克服害羞,找到自信,获得成功。

    

    态度真诚,善于表现

    

    张敏是班里的班长,她活泼开朗,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别强烈。因此学校里一有什么活动,她就积极地参加,各种公开场合都抢着发言。班里许多同学都觉得她是“爱出风头”“表现欲强”,渐渐地疏远了她。她很苦恼:难道勇于表现自我是一种错误吗?

    

    这涉及表现自我的另一个方面,也是一个问题:自我表现的时候,并不是越张扬越好,表现要适度,否则就适得其反。

    

    其实,表现自我绝对不是错,很多同学就是因为“谦虚过度”而失去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但是,光是“敢于表现”是不够的,还需要“善于表现”。

    

    要根据实际情况,得体、恰当地把自己展现给他人。尤其重要的是,不要让人感觉自己的表现欲过强。如果大家觉得你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表现,那么他就认为你没什么本事,反而会轻瞧了你。

    

    比如,有个人在名片上印了一个“副处长”的官职,他又在这“副处长”之后还加了一括号,里面写着“本处没有正处长”。其本意是突出这个“官”的价值,结果却起了相反的效果:别人都认为他太“官迷心窍”了。

    

    所以,在表现的时候一定不要为了表现而表现,表现一定要是自然、大方、真诚的。

    

    张敏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之下,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她在学习和工作中,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虽然还是喜欢表现自我,可是,同学们已经不像以前那样排斥她了,而她也变得越来越快乐了。

    

    自我表现力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其他能力得到展示的基础。

    

    同学们,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自我表现力,学会恰当地表现自我,在未来的成长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执笔林枫竹)

    

    结束语

    

    在阅读了以上内容之后,下面以一个小故事作为本章的结尾。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有一天,他得知一个狂妄自负的青年——尤苏戴莫斯,雄心勃勃,想要在将来竞选城邦的领袖。苏格拉底很担心他能否胜任,为了教育他,苏格拉底就把他找来谈了一次话。

    

    苏格拉底对他说:“一个希望当领袖的人必须有治国齐家的本领,但是一个非正义的人会掌握这种才能吗?”

    

    ——“当然不能。”

    

    ——“那什么叫做非正义的行为呢?”

    

    ——“虚伪、欺骗、奴役、偷窃,等等,都是非正义的。”

    

    于是,苏格拉底用具体事例一一驳斥:“作战时,潜入敌方军营偷窃作战图是非正义行为吗?为防止绝望中的朋友自杀,把他藏在枕头下的刀偷走,难道不应该吗?生病的儿子不肯吃药,父亲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使儿子恢复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是什么呢?”

    

    一连串的问题,使青年如坠云雾之中。

    

    接着,苏格拉底指出,光有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学习正义和美德的方法,因为这是任何才能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

    

    苏格拉底说,什么样的知识对人来说是最重要的呢?就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要从区分好与坏、是与非这些理念入手。“善”并不是外在强加的东西,而是合乎人的灵魂的东西,是人天性中的自然追求。

    

    每个人身上都藏着自然界和世界的秘密,通过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人都是把自身当做标本,来审视和反思,从而为社会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