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干细胞——为生命存个“备份”
第十六课 干细胞——为生命存个“备份”
与克隆技术造成的全球轰动相比,干细胞技术显得默默无闻许多。这显然是因为以培养成体为目标的克隆技术触碰到了人类社会中的一些基本原则:例如独特的身份以及亲缘关系,等等。一旦克隆人出现,我们社会中存在千万年的规则就都要打破。所以在多利羊被公之于众的当年,世界卫生组织就要求全世界禁止克隆人。
而且,克隆技术的应用性目前看来比较暗淡,因为我们实在想不出克隆出一个人来究竟有什么用处——除了带来无尽的混乱之外。
既然克隆整个人毫无价值,那么有没有一种技术,单单克隆出人体的某些器官,然后用于医学治疗呢?
没错,干细胞技术就是沿着这条思路走下来的,没有伦理悖谬,没有身份错乱,不用担心自己被复制——只有对人类健康事业的大力推动。美国《科学》杂志于1999年将干细胞研究列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的第一,排在人类基因组测序和克隆技术之前。就连“克隆羊之父”威尔穆特也决定转向干细胞的研究,这其中自然显现出这项技术无与伦比的广阔前景。
犹如种子一样的干细胞
干细胞又叫做起源细胞、万用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可以这样说,动物体就是通过干细胞的分裂来实现细胞的更新,从而保证动物体持续生长发育的。
分化后的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完全丧失了再分化的能力,这样的细胞最终将衰老和死亡。然而,干细胞却不同,他们可以随时分化,从而实现机体的自我修复和维护。就好像植物的种子,可以随时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干细胞有多种,其中最为神通广大的是“胚胎干细胞”。人的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成200多种细胞,涵盖了人类细胞的任何一个类型。胚胎干细胞的神奇也可以从双胞胎的产生原因中管窥一豹。
同卵双胞胎是在胚胎组织成长时分裂为两个分离组织的产物。我们想象一下,有这样一个受精卵,它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不知何故,“啪”地一声,一个好端端的受精卵分裂成了两个毫不相干的细胞。断裂了的会死掉吗?还是逐渐成长为半截身子和半截腿?别担心,这种恐怖的情况绝不会发生,因为“胚胎干细胞”可以分裂为人类任何一种细胞类型,两个分离的细胞不但不会死去,反而会各自成长为健健康康的小宝宝,这就是同卵双胞胎。由此我们可以推知,即使受精卵分裂成6个、8个不相联系的细胞,只要环境合适,一样能够成长为6个、8个健康婴儿来。
在特定诱导下,干细胞也可以随着人的意愿,成长为人类想要的那种器官,从而给器官移植带来一场革命。
另一种“成体干细胞”就没有“胚胎干细胞”那么神通,如骨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11种血细胞,却不能分化出血液系统之外的细胞。另外能够修复皮肤损伤的干细胞也属于这一种。
又是该死的伦理道德
与因伦理忧心而明令禁止克隆人一样,人类糟糕的伦理规则又给科学研究带来新的麻烦。胚胎干细胞虽然神通广大,但是必须从人类胚胎中提取,这就意味着用来拯救别人的人类胚胎自己首先要被杀死,不能继续成长为一个可爱的婴儿。而“成体干细胞”虽然不涉及伦理问题,神通却没那么广大。
在许多国家,人的生命从受精卵那一刻开始算起,未出生的胎儿和胚胎也算做是人。所以,进行人类胚胎的研究无异是对人的生命的冒犯。因此,在美国等国家,胚胎干细胞的研究也是被明令禁止的。
不过聪明的科学家并不会为此而裹足不前。
2007年11月20日,日、美科学家同日宣布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向皮肤细胞中植入4个基因,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几乎可与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干细胞。
理论上看,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人类已分化的体细胞同样可以被“重新编程”转化为类胚胎干细胞,从而成功避开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伦理问题,有望大大推动与干细胞有关的疾病疗法研究。
总之,这是一项有益于整个人类的技术,必将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稳步向前。
生命备份与医疗革命
我们不妨想一想干细胞技术成熟后,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在我们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的一部分干细胞交由医院储藏起来,当我们老去的时候,一旦需要,就可以将早年存储的干细胞拿出来,培育成我们需要的器官。这样做的一个很妙的原因是:由于是自身移植,所以当它运用到病人身上的时候,完全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如果是这样,那么现今的许多疾病都不再会是人类的困扰。心脏病?换一个心脏。神经受损?补上就是。诸如帕金森症、癌症这些现在的不治之症都将不是问题。更为美妙的是,即使你没有患上这些倒霉的病,你也能够以崭新的器官随时替换掉自己老化的器官,从而使寿命大大延长,能够更好地享受生活。
不过这项技术目前还远远不够成熟。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我们的生命健康将得到越来越好的保障。
(执笔安守军)
结束语
这个单元结束了,然而人类生物技术的发展过程却永远不会结束。
相信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既然人的体细胞经过特殊处理后,已经与胚胎干细胞一样,能够在特定诱导下成长为任何一种人体器官,也即意味着它也可以成长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当人的器官犹如机械零部件一样可以从工厂的流水线里生产出来,并且可以随意更替的时候,那“人”的定义是不是应该有所改变?
这样一种不安,其实和世界各地对转基因食品的忧心同样暗含着一个思维定式——“天然的就是好的”。但是,人类文明能够独立于任何一种动物,并且能够走到今天,绝非放任自流就能完成的,其间包含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前辈们凝结成的心血。
的确,科学的发展总是冲击着旧有的规则和规则背后的思维方式。当伦敦街头出现第一辆汽车的时候,英国绅士们提议禁止这种怪物,理由是会惊到马匹。我国20世纪80年代试管婴儿刚刚出现时也曾被指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不过,随着科技的日益成熟,人们的态度也就从惊异、反对到理解、支持。这是因为,我们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人类自己服务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生活、更幸福地生活。这一目的是任何制度和规则都不能否定的。
人类生物技术的发展史,就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一代代积累、日渐成熟。
当然,未来的生物技术能发展到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一切有赖于后来者——包括你们去探寻。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