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 中国在行动

下载APP

第十六课 中国在行动

第十六课 中国在行动

    

    德班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强烈批评了一些发达国家拒不履行承诺、反而向发展中国家施压的做法让人印象深刻。他说:“一些国家,我们不是看你说什么,我们是在看你做什么。……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展,我们要消除贫困,我们要保护环境,该做的我们都做了,我们已经做的,你们还没有做到。”

    

    正如中国代表所说,这些年来,中国为节能减排做出了相当的努力,低碳事业有了迅猛的发展。

    

    低碳化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道路。中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资源非常匮乏,正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同时,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同样国内生产总值的情况下,中国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煤炭的利用效率仅相当于美国的29%、欧盟的17%、日本的10%。

    

    这种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值高居世界第一,消耗的能源自然高于那些以金融、软件、旅游等行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国家;另一方面,我国在节能方面仍然大有提高之处。

    

    中国的实际行动

    

    在低碳发展领域,中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世界做出了表率。

    

    中国把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作为国家的发展方向。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节能、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业和交通体系。

    

    为了适应世界的低碳化潮流,也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非常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200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2.5亿吨标准煤,约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9%。2008年,中国水电发电量2.8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

    

    在风能方面,2010年中国风电总装机量接近4500万千瓦,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中国正在积极研发风能发电

    

    中国还积极利用太阳能。2008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1.2亿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年生产能力达4000万平方米,使用量和年生产量都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还坚持不懈地实施植树造林、天然保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大家知道,森林是“天然氧吧”,树木能够大量的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生态环境。

    

    2009年底中国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即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占能源消耗总量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

    

    三峡水电站

    

    也许,这些数据比较枯燥。那么,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事吧!

    

    政府建立节能减碳、循环经济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贷优先等政策,如排碳高的增加税收,低碳的减少税收。政府补贴推广节能产品的应用,对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高效节能产品给予价格补贴,对高排放的企业,包括尾气排放多的汽车予以惩罚。鼓励生产和利用节能、节水的企业,鼓励开发节能的建筑等。

    

    有关低碳的法律法规

    

    企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力”,中国正在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推动它们使用绿色能源,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2005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再生能源法》,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国家对生产、使用节能技术、节能产品的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促进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发展,建设节约社会。

    

    城市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因此,城市是建设低碳社会的关键。中国政府正在制定各项城市标准,查处浪费资源、破坏资源的违法、违规行为。政府正在积极制定和修订各种建筑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的相关制度和法律文件。

    

    中国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为了节能减排,中国的所作所为效果明显。在2005~2010年五年间,我国淘汰了7200多万千瓦小火电机组,这相当于英国或韩国全国的装机容量。

    

    但是,我国能源领域自身的节能潜力仍然很大。据分析,诸如减少电能在线路上的损耗、减少发电厂用电率、提高煤矿和油田回采率等办法,均可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的。

    

    其实,建设低碳社会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同学们也可以为建设低碳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要增强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中华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需要好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把自己的行为同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成为我们热爱美丽祖国的具体体现。

    

    (执笔唐健)

    

    结束语

    

    曾有人绘制过一张地图,当海平面上升50米的时候,华东地区将成为一片汪洋。例如在江苏,苏州、无锡、南京都将淹没于汪洋大海之中,仅剩紫金山等还露在水面上,成为“紫金岛”。苏北地区海拔稍高,但也好不到哪里去,徐州也会变为“徐州群岛”。我们的美好家园将被可怕的海水吞没。

    

    为什么推动低碳的国际决议有利于人类的未来,却总是步履维艰呢?担心减排造成经济困难是一项重要原因。

    

    不过,大力推动低碳经济的欧洲难道就更“高尚”吗?

    

    我们的确应当认识到欧洲在低碳经济上作出的贡献。但是有一种观点也值得我们注意:欧洲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低碳技术。例如,在2004年,世界排名前三的风电企业分别是丹麦的维斯塔斯公司、西班牙的歌美飒公司和德国的Enercon公司。一旦新能源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那么欧洲将掌握整个世界的新能源话语权,犹如美国现在掌握了信息技术的话语权一样,带来的利益回报是极为丰厚的。

    

    美国的新能源技术发展比欧洲晚了一步,但其雄厚的科技实力让他们进步飞快,到了2009年,美国GE风电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攀升至全球第二。有了技术上的底气,也难怪美国不再为节能减排设下阻力了。

    

    所以,尽管节能减排是造福全人类的善举,但只有掌握了最新、最核心的技术,才能让本国的节能减排实行得更好。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不过因为底子薄,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准和先进国家相比仍有差距,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努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