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合作与宽容
第十八课 合作与宽容
你听说过“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吗?你听说过“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和“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吗?这些都是中国成语和俗语中关于合作和宽容的句子。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意识到合作与宽容的重要性,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虽然不用处理社会和家庭的大事,但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合作和宽容则是一种必备品质。
1+1〉2
还记得学校运动会时的接力赛跑吗?那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小小的接力棒快速地从一个同学手中转移到另一个同学手中时,传递的不仅仅是力量和希望,还有共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最终一个班级或一个团队的胜利,是在大家的相互合作之上完成的。
小到一个螺丝钉的制作,大到宇宙飞船的研究,都是众人合作的结果。我们知道“神舟”6号在2005年成功发射,费俊龙和聂海胜成为中国人民的英雄。但在选拔航天飞行员时,除了要求他们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外,还要看他们有没有强烈的合作意识。
费俊龙和聂海胜要在“神舟”6号狭小的机舱内工作和生活5~7天,他们之间的分工配合与和睦相处,就成为“神舟”6号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他们在高空飞行时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尤其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两人之间更要迅速有效地合作。
谈到合作,不得不谈竞争。很多人认为竞争与合作是对冤家,它们彼此不容。从另一方面来看,竞争与合作又是紧密相连的一对孪生兄弟。竞争能激发人的动力,增强人的活力;而合作则能使人友好相处、团结协作,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
我们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如果你根本不想与他人分享和探讨你所掌握的知识,那么纵使你取得了好成绩,也只是暂时的,因为把自己孤立起来的人是不会永远取得成功的。
良好的合作能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合作能够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增加成功的可能性。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也会使我们每个人进步得更快。
笑“容”
“将相和”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忍,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后,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这之后,他们戮力同心、精诚合作,有效地保卫了赵国。
很多人都看过挺着大肚、笑口常开的弥勒佛塑像,在他的两侧常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可见弥勒佛是宽容仁慈的象征,而他嘲笑的那些人便是一些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
宽容指的是胸襟宽大有气量,不计较他人微小的过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无意中伤害别人,同样,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之中的伤害。这时候如果你为这些琐事而耿耿于怀,或怒发冲冠,甚至恶语相向,那么你的生活就陷入斤斤计较的泥潭,终日暗淡无光。如果你能既往不咎、不计前嫌,便可以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改过自新。宽容是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豁达的风范,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
自古至今,宽容都被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用今天的话来讲,“恕”就是宽容。
我们宽恕别人,不去计较个人的得与失,不但给了别人机会,也取得了别人的信任和尊敬,就能够与人和睦相处。宽容也可以使曾出现在朋友心头的坚冰慢慢融化,使濒临破碎的友谊和好如初。
当然,宽容既包括宽容他人,也包括宽容自己、悦纳自己。宽容自己可以给自己留下改过向善的机会,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宽容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不论生活怎样折磨你、欺骗你,你都能永远地微笑着。
一位智者曾这样说过:“你必须宽容三次。你必须原谅你自己,因为你不可能完美无缺;你必须原谅你的敌人,因为你的愤怒之火只会影响自己和家人;在寻找快乐的路途中,最难做到的或许是你必须原谅你的朋友,因为越是亲密的朋友,越能于无意之中深深地伤害到你。”的确,用宽容的心生活,才会有更多的快乐。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合作与宽容经常是并驾齐驱的。在合作中产生的误会和矛盾,要通过宽容来化解;在宽容的氛围下,人们才能团结一致,共同合作。
初三的我们都为了升学和考试而进行着激烈的竞争,然而有了合作与宽容,我们的班集体才能充满温馨和快乐,这样每个人也可以更快地进步和成长。让我们都多一分合作,少一分斗争;多一分宽容,少一分抱怨,让初中的最后时光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执笔孙娜娜)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