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讲原则】
【第二课 讲原则】
历史明鉴
王翱公正
王翱是明朝成祖至景帝连续五朝的廉吏,他身居官场几十年,尽管位高权重,但他始终保持公正、廉洁的品质。
一年秋试,王翱一个才华平庸的孙子拿着从有关部门弄到的试卷企图金榜题名。他告诉了王翱,王翱坚决反对说:“如果你确有才华,我当然不阻止你一试身手;如果让你一个平庸之辈中选,势必埋没另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可你却强所不能,仅仅为了博取功名。”说完就撕了考卷扔进了火炉。
在原则面前,王翱对家属是寸步不让。王翱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在京郊做官的贾杰。王翱夫人十分喜爱这个女儿,经常接女儿回家省亲。每当妻子临行前,贾杰就在她面前埋怨:“岳父把我调回京城,易如反掌,哪里还有这么多麻烦。”女儿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一次,王翱夫人乘王翱开怀畅饮之际,婉转请求将女婿调入京城。王翱听后大怒,拿起案上的物件打伤了夫人的脸。直到王翱去世,贾杰也没有被调回京城。
时代榜样
远山的那片红叶——王瑛
一身铁骨,王瑛铁面无私,嫉恶如仇;一身柔情,王瑛心中时时处处记挂着百姓的冷暖与疾苦。她在人民群众的心里,就像一缕阳光,一阵春风,她来了,就会留下温暖。然而她对待自己及亲属却从不乱用手中的权力。
一床棉被
王瑛去世后一段时间,在南江她的住房里,一架钢丝床上整齐地摆放着一床棉被。
1997年12月,王瑛来到南江工作。县委决定给王瑛租间条件好的住房,她不同意,坚持住在职工旧宿舍楼。房间简陋,墙上的石灰多处脱落,玻璃窗也破了几个窟窿。她找来人,把墙壁稍作粉刷,用报纸把窗户糊上,然后在房间搭上一架钢丝床,这样就算安排好了自己的住处。这架钢丝床一直用到她去世。
2005年冬,细心的职工小李发现王瑛盖的、铺的都是硬梆梆的旧棉絮,一点都不保暖。职工们私下里一商量,悄悄筹钱为她买了一床新棉被。事后,王瑛追问小李买棉被花了多少钱,说啥也要把钱给职工。职工们说,这是大家的一片心意,坚决不肯收她的钱。王瑛无奈,占了一回职工的“便宜”。
“我不能搞特殊”
王瑛只有一个弟弟,弟弟王勇一直在阿坝州石渠县的一个基层林业站工作,弟妹高学勤在泸定县待业。45岁的王勇连续几十年在高海拔地区工作,身体越来越差。看到王瑛在南江当上纪委书记后,王勇就把换个好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姐姐身上。“姐,你把我调到巴中去工作吧,在阿坝工作实在太辛苦了。”王勇在电话里多次向王瑛求情。甚至有几年春节,他带着全家呆在她家不走了。“你在阿坝要安心工作,调动的事以后有机会再说吧。”王瑛总是这样回答他。
当年,父亲临终前抓着王瑛的手说:“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你弟弟,你要好好照顾他呀!”王瑛含泪答应了。但事后,想起父亲的遗言,她只有表示愧意:“我是党的纪委书记,不能带头违规,搞特殊。父亲,原谅女儿的不孝吧。”
美德讲堂
当别人玩高档手机时,她用的还是一部旧电话;当别人高级轿车换了一辆又一辆时,她的车就一直没有换过;当别人用高档笔记本电脑时,她用的还是联想第二代产品。她是谁?她就是原四川省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
2008年11月27日上午10时09分,王瑛的生命之钟永远停摆在了这一刻。
一个简单的小屋,一张破旧的餐桌,一把上面还钉着4颗钉子的椅子,还有一台用了10多年的电视机,一个柜子……她不曾再多留下些什么,可在人们的心中,她却留下了太多,太多……
作为纪委书记,她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贯以平常心对待权力、地位、名利和私情,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事业。
我们虽然是小学生,但也应该明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我们要努力从集体的利益出发,明辨是非,清白做人,公正做事。
幸福行动
1.在班集体中,我们应坚持哪些原则?请你列出三条。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2.为了坚持原则,你会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链接
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
——斯迈尔斯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
——韩非子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