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勇担当】

下载APP

【第三课 勇担当】

【第三课 勇担当】

    

    历史明鉴

    

    祖逖的故事

    

    自从匈奴人占领中原,北方有许多人避难到南方来。祖逖也带了几百家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

    

    他渡江到建康,对琅琊王司马睿说:“只要大王下令出兵,派我们去收复失地,那么北方各地的人民一定会群起响应。”司马睿并没有恢复中原的打算,勉强答应他的请求,派他做豫州刺史,拨给他一千个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至于人马和武器,叫他自己想办法。

    

    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家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在船舷边拍打,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他激昂的声调和豪壮的气概,使随行的壮士个个感动、个个激奋。

    

    祖逖很快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领土,并被封为镇西将军。尽管祖逖最终没有完成恢复中原的事业,但他那中流击楫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担当的精神,一直被后世所敬仰。

    

    时代榜样

    

    80后的大学生“挖煤人”

    

    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六矿,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学生采煤班,他们不仅操作着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而且描绘着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美好未来。

    

    大学生采煤班成立于2008年8月,是六矿为试用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而组建的。班里有12名成员,大专生6人、本科生4人、硕士研究生2人,平均年龄25岁。他们中既有学采煤专业的,也有学机电工程专业的;既有学机械设计制造的,也有学电子计算机的。大家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在该集团乃至全煤行业开始了一项史无前例的现代化采煤创举。

    

    董刚是西安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的是自动化专业。读研期间,他曾在中国重型机械研究设备院电控所实习近一年,参与过好几个项目的研究、设计,毕业后进入该院工作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他毕业实习时到六矿下了一次井,当看到已经投入使用的全自动化综采设备后,董刚毅然做出决定:回到平顶山,到井下做一名矿工。

    

    毕业于黄河科技学院的董少武决定到六矿当矿工时遭到全家人的反对。父母在漯河经商,家境比较殷实,他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当听说他报名参加煤矿工人面试时,父母说什么也不答应。但是,董少武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最后,父母实在拗不过只得默许了儿子的选择。

    

    如今,12名成员已自发组成了学习班,利用空余时间钻研技术难题,先后完成13项技术攻关任务,不仅成功解决了设备运行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弥补了原装设备的技术缺陷,而且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系数和工作效率。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梁铁山说,六矿“大学生采煤班”是高素质人才队伍与现代化设备高效结合的成功范例。他们勇敢地担当起自己的历史使命,转变就业观念,主动选择到井下去,把知识奉献给煤炭事业。他们是新时代的楷模。

    

    (选自《平顶山新闻》,有删改)

    

    美德讲堂

    

    80后大学生、深入井下挖煤,有人可能一时无法将这两个概念划上等号。是的,在许多人看来,采煤是个力气活儿,不但苦、脏、累,而且在井下还十分危险,几乎是在“蜜罐”里长大的80后大学生,怎么可能会和采煤工联系起来?

    

    大学生采煤班现任班长董刚说:“我就是想操作全国首套国产自动化综采设备,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

    

    董刚的话说出了所有大学生采煤班成员的心声,他们勇敢地成为了挖煤人,用智慧和汗水赋予“挖煤人”新的时代内涵。

    

    从这一群80后的大学生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感受到了一种境界,感受到了一种奉献。他们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坚持不懈,毫不退缩,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勇担当就要首先有为别人、为集体无私奉献的精神;其次客观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第三,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勇于承担集体中相应的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运用智慧,坚持不懈地做好它。

    

    幸福行动

    

    1.在下面的行动中,你可任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一项去试着做一做。

    

    ①家庭——做一周“小小采购员”。

    

    ②班级——做一周“图书管理员”。

    

    ③社区——做一周“义务宣传员”。

    

    2.以照片形式记录下你的一周行动。

    

    名言链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自己无论怎样进步,不能使周围的人们随着进步,这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极其有限的,绝不以“孤独”、“进步”为满足,必须负担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

    

    ——邹韬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