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有创造】
【第四课 有创造】
历史明鉴
木工鲁班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创造发明家叫做鲁班。他主要从事木工工作。那时人们要把树木做成既平又光滑的木板,还没有什么好办法。鲁班在实践中留心观察,模仿生物形态,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等。
相传有一次他进深山砍树时,一不小心,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他仔细地在周围观察,发现是丝茅草划的。鲁班很惊奇,他摘下一片草叶,轻轻一摸,原来叶子两边长着许多锋利的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一转身,他又看见一只大蝗虫正张着两个大板牙,很快地吃着草叶。鲁班捉了蝗虫一看,它的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齿。看看丝茅草的叶子,再看看蝗虫的大板牙,他心里豁然开朗。
他用毛竹做了一条竹片,上面刻了很多像丝茅草叶和蝗虫板牙那样的锯齿。用它去拉树,只几下,树皮就破了,再一用力,树干出了一道深沟。可是,时间一长,竹片上的锯齿不是钝了,就是断了。这时,鲁班想起了铁。他跑下山去,请铁匠按照自己做的竹片,打了有锯齿的铁条,用它去拉树,真是快极了。
这铁条就是锯的祖先。有了它,鲁班和徒弟们只用了13天,就伐了300根梁柱,大大提高了工效。
时代榜样
方便爷爷奶奶喝汤
如何在喝汤前先撇去漂在表面的一层油腻?这个在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被小学六年级学生王雨桐发明的漏油汤勺“搞定”。
从外表看来,这个新型汤勺没有什么出众之处,一样的不锈钢材料,一样的家常汤勺大小,唯一不同的是,汤勺的勺底钻有一个直径1厘米左右的小孔,小孔接着一个高约1.5厘米的空心不锈钢圆柱,圆柱的高度略低于勺面的水平线,也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小孔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用这个勺子盛汤时,汤面上的油便先从这个小孔中流出去了。"12岁的王雨桐讲起原理来头头是道,可谁能想到,这个发明其实是他两年前的杰作,也是她的首个“触电”作品。
王雨桐家中有70多岁的爷爷、奶奶,每次盛汤时,老人都要用汤勺把表层的油腻荡到一边去。“为什么不做一个汤勺,可以直接把油腻去掉呢?”确定想法后,王雨桐认真地画了图纸交给老师。指导老师童培杰觉得她的点子很有新意,就鼓励她动手开始做。尽管这个发明看起来并不复杂,可是如何焊接?如何确定小孔的直径大小?空心圆柱选择什么材质,要设计多高?……这些对于一个当时年仅10岁的孩子来说,还是非常“浩大”的工程。
但王雨桐还是在爷爷的辅助下开始了。爷爷帮忙找工具兼做技术指导,王雨桐一边做设计师一边做工人,钻孔、打磨、焊接……每到周末,爷孙俩就在屋子里忙得不亦乐乎;每次返校时,王雨桐就会带上自己的“半成品”交给老师,在这样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新型汤勺越发成型。
3个月后,王雨桐兴致勃勃地带着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交给老师,不料却又遇难题。“勺子方便清洗不?”“方便,怎么会不方便!”王雨桐一口应承。可是当演示清洗过程时,洗碗巾却怎么都塞不进圆柱体中。孔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勺子的效率,“过小漏油速度太慢,过大漏出的汤太多!”到底多大才合适呢?经过一遍遍实验,最终确定孔的直径为1厘米。
2009年9月,漏油汤勺最终做出后,指导老师带着王雨桐去火锅店做实验,没想到深受欢迎。店老板们纷纷打探:“哪里可以买到?"2009年12月,这项发明在成都市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发明创造一等奖、英特尔英才奖。半年后,又申请了国家专利。至今,已经有三四家厨具生产商家有意购买这项专利。
美德讲堂
我们非常崇敬古今中外的发明家,是他们的创造发明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们享受着电灯的明亮、电视的娱乐和电脑的方便。每天乘坐汽车去上学,坐在数字化的教室里上课,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笔和书本,这其中哪一样东西不是前人发明创造的呢?其实,我们的生活还远远没有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许多传统的生活方式还有待于我们去改进,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开发,也许我们没有“大的发明”,但是我们可以拥有“小的创造”。
创造无时无刻不在我们周围发生。著名作家茅盾曾说过:“从创新中得美。”创新是存在于世间的一种美丽的奇迹,它能化腐朽为神奇,变荒漠为绿洲。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就会美丽如天神,他的思维就会焕发出灿烂的光辉。
仔细分析青少年发明的获奖作品,大部分都来自身边的事物,诸如家庭中的日常用品、学习用品、办公用品等,这些并不都是毫无缺点的,生产这些物品的方法也不一定都是最佳的,它们或多或少的会存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果有人能想办法克服各种物品存在的缺点,那么发明就会源源而来。王雨桐的漏油汤勺就是最好的证明。只要我们怀揣发现探索的心,就一定能取得创新硕果,找到一把让生活更美好的钥匙。
幸福行动
1.一个故事:每人讲述一个科学家的故事。
2.一次班会:利用班队会课的时间组织一次“我学习,我创造”的主题班队会。
3.变废为宝:生活中,很多废弃物品还是可以再利用的。例如:报纸,纸盒,磁盘,磁带,易拉罐……数不胜数。利用身边“废弃”的物品,变废为宝,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发现宝贝吧!
名言链接
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
——【美】歌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
独辟蹊径才能创造出伟大的业绩,在街道上挤来挤去不会有所作为。
——【英】布莱克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