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孝悌忠实】

下载APP

【第二课 孝悌忠实】

【第二课 孝悌忠实】

    

    历史明鉴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及人情的国度,古代对一个人在家庭及人际交往中应遵循的标准有着明确的说明。“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论语·学而》)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对朋友忠实守信。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舜,便是一位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典范。相传舜家境贫寒,母亲很早去世,父亲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三个人视舜为眼中钉,几次三番设计欲置舜于死地,舜次次侥幸逃脱,不仅不对父母兄弟心生怨恨,反而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榜样领航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张洁

    

    已经去世的作家冰心在她生命中最后的文章里,记录下了儿时与妈妈的一段对话:“我问娘亲,‘你为什么爱我?’娘亲捧着我的小脸儿说,‘不为什么,只为你是我的女儿。’”这就是亲情之爱的特质,为爱而爱,没有条件。

    

    妈紧紧闭着她的嘴。无论我和小阿姨怎么叫她,她都不应了。我觉得她不是不能呼或吸,而是憋着一口气在嘴里,不呼也不吸。那紧闭的嘴里一定含着没有吐出来的极深的委屈。那是什么呢?想了差不多半年才想通,她是把她最大的委屈,生和死的委屈紧紧地含在嘴里了。

    

    妈永远地闭上了她的嘴。有多少次她想要对我们一诉衷肠,而我又始终没有认真倾听的耐心,只好带着不愿再烦扰我们的自尊和遗憾走了。我只想到自己无时不需要妈的呵护、关照、倾听……从来也没想过妈也有需要我呵护、关照、倾听的时候。我亲吻着妈的脸颊,那脸颊上有新鲜植物的清新。那面颊上的温暖、弹性仍然是我自小所熟悉、所亲吻的那样,不论在任何时候,或任何情况下,我都能准确无误地辨出。可从今以后再没有什么需要分辨的了。

    

    为什么长大以后我很少再亲吻她?

    

    记得几年前的一天,也许就是前年或大前年,忘记了是为什么,心情少有的好,我在妈脸上重重地吻了一下,至今我还能回忆起妈那幸福的、半合着眼的样子。为什么人一长大,就丢掉了很多能让母亲快乐的过去?难道这就是成长、成熟?直到现在,我还不习惯一转身已经寻不见妈的身影,一回家已经不能先叫一声“妈”,一进家门已经没有妈颤巍巍地扶着门框在等我的生活。

    

    看到一位和妈年龄相仿、身体又很硬朗的老人,总想走上前去,问人家一句“您老高寿?”心里不知问谁地问道:为什么人家还活着而妈却不在了?我也觉得随时就会听见她低低地叫我一声:“小洁!”可我旋即知道,小洁这个称呼跟着妈一起永远地从世界上消失了。谁还能再低低地叫一声我的小名呢?就是有人再叫我一声“小洁”,那也不是妈的呼唤了。

    

    谁还能来跟我一起念叨那五味俱全的往事……我终于明白:爱人是可以更换的,而母亲却是唯一的。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地失去他所爱的人的过程,而且是永远地失去。这是每个人必经的最大的伤痛。

    

    妈,您一定不知道,您又创造了我的另一个生命。我还有什么奢求吗?我等不及和妈来世的缘分,它也不能解脱我想念妈的苦情。我只求妈多给我托些梦,让我在梦里再对她说一次:妈,请您原谅我!纵使我写尽所有的文字,我能写尽妈对我那报答不尽、也无法报答的爱吗?我能写尽对她的歉疚吗?我能写尽对她的思念吗?

    

    妈,既然您终将弃我而去,您又何必送我到这世界上来走一遭,让我备受与您别离的怆痛?

    

    妈,您过去老说:“我不能死,我死了你怎么办呢?”

    

    妈,现在,真的,我怎么办呢?

    

    议论风声

    

    “孝、悌、忠、实”是中国古代处理家庭内部及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也是古人遗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对现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孝悌”一直是炎黄子孙所尊崇笃行的优良美德,而“孝”尤为古人所看重,他们认为“孝”乃百善之先,百德之首。至西汉时,董仲舒甚至将“孝”提至治国之本的高度。反观现代社会,父母与子女双方角色却已然颠倒,子女要求父母对自己言听计从,父母但凡有一点做得不合心意,便横眉冷对。其次应做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当代少年在出外远游时,请务必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处,不要让父母担忧。最后应做到“事父母以敬”。如果对父母养而不敬,则与畜养犬马无异。孝顺父母,不能只是物质上的供养,还应是发自内心地尊敬、爱戴父母,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存感激。

    

    “忠实”是指人与人交往时应诚实守信,忠于承诺。商鞅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赢得后世称扬。而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谢延信,坚守承诺,在妻子去世后,33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岳母;2008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吴玉兰,一位乌鲁木齐市某社区74岁的贫苦老人,9年以拾荒、卖废品的方式还清了去世丈夫和儿子留下的5万元欠款。这些诚实守信、忠于承诺的人物无疑为今人树立了现实的榜样。

    

    “孝、悌、忠、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的血脉所在,现代人应在现实中切实践行,使传统美德在新时代再度散发光芒。

    

    思考实践

    

    1.思考自己在平时对父母有没有做到孔子所认同的“孝”。

    

    2.以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心中对父母的感激和爱。

    

    3.思考自己在与他人交往时,有没有做到“忠、实”。

    

    名言链接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内睦者,家道昌。

    

    ——林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