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言说是种修养
第8课 言说是种修养
礼仪瞭望
舌头宴
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有一个善讲寓言故事的人,他就是为后人熟知的大寓言家伊索。伊索生活在古希腊的奴隶制时代,他在小的时候也曾作为“会说话的工具”,被卖到一个奴隶主的家里。
有一次,主人吩咐他备办一餐丰盛的酒宴,并特意告诉他:宴请的客人都是有学问的人,要设法弄最好的菜招待这些贵宾。什么是宴请这些客人最好的菜呢?聪明的伊索想来想去,终于拿定了主意。他弄来各种各样的动物舌头,独出心裁地备好了一餐舌头宴。盛宴开始,主人一看端上来的“舌菜”,大吃一惊,怒冲冲地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伊索从容地答道:“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人们有了舌头才能讲话,才能学习知识,宣传道理。这‘舌菜’,难道不是最好的菜吗?”一席话,说得主人和客人都笑了起来。
酒宴过后,主人把伊索留下来,摇头晃脑地说:“今天这桌酒菜确实不错。明天,我还要办一次宴会,不过,你要准备最坏的菜。”伊索看出主人是在有意难为他,但他不慌不忙,满口应允了。
第二天,客人们都到了。当伊索把菜端上来时,主人愣住了,没想到依然全是舌头。他正要发火,伊索把嘴巴凑到主人耳边,悄悄地说:“俗语道:“祸从口出’。舌头也是世上最坏的东西啊!”
奴隶主见伊索学问渊博,能言善辩,便解除了他的奴籍。从此,伊索作为一个自由民,开始了漫游和创作的生活。
当我们阅读完伊索的故事后,我们明白了,要管好自己的舌头,莫要轻易对事情评头论足。有一句谚语说得好:闲谈莫论人之非,静坐常思己之过。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礼仪学堂
说话是一种方式,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艺术。说话的方式不同,人们欢迎的程度也不同。说话是一种维持友谊和保持情感的桥梁。只有为你的人生搭起一座桥,才会有人走上来。
三思后言
在你说任何话之前,都该先想想自己想说什么、该说什么。很多人往往心直口快,根本没想到自己犀利的言词可能对别人造成的伤害。在很多情况下,如果能多花一些时间,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你就不会因说错话而引起他人的不悦了。
把握时机
当你要表达意见之前,必须先确定,对方已经准备好,愿意听你说话了。否则你会错过让别人接受你意见的大好机会。
设身处地
如果能先试着了解对方的感觉,我们也就能比较巧妙地说出一些难以启齿的话。当面对别人的批评或某些让你不悦的行为,你只要能找出背后真正的原因或需求,就能够用另外一种说词去化解一场冲突。
学会聆听
如果你仔细聆听别人对你意见的回馈或反应,就能确定对方有没有在听你说话,得知对方是否以了解你的观点或感觉。而你也可以看出对方所关心、愿意讨论的重点在哪里。
互动体验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关心我们、爱着我们的人,可是因为我们的态度、言语,我们与他们渐行渐远。若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你来谈谈,我们可以怎样做?
情景一:我们在一天天成长,想法也越来越多,因为觉得父母越来越啰嗦,往往以争吵结束。
情景二:身边能有一两知心朋友,一起分享成长的点点滴滴,可是我们经常也会发生争执,有时不欢而散。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