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敬而畏之珍而重之

下载APP

第23课 敬而畏之珍而重之

第23课 敬而畏之珍而重之

    

    礼仪瞭望

    

    仪者,宜也

    

    仪式标志着生命的过渡。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不断经历着一个生命阶段向着另一个生命阶段的转变,而仪式则让这种转变有了明确的意义:7岁的入学仪式宣告学生身份的开启,10岁的成长仪式体验着分享与包容,14岁时的青春仪式引导着对青春的思考,18岁时的成人仪式诠释着责任与感恩。

    

    仪式联系着过往与未来。有人说仪式就像“Enter”键,开启的是全新的篇章,我说仪式就像“破折号”,联系着过往与未来。仪式的两端是不同的时间点,也是不同的身份词,仪式的实施依靠的是曾经,指向的是未来,实现的是转化。

    

    仪式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传统观念的呈现。仪式中的情感期待是敬畏、珍重,对于生命历程中的重要仪式,我们都应以一颗敬畏之心、珍重之情待之。也只有我们真正付出情感,真诚待之,仪式本身所具有的过渡、传承、生成的意义才会更加深刻。

    

    礼仪学堂

    

    一次仪式,宣告一次成长,高中阶段的我们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成人礼仪,我们又该怎样让这样一个成长的仪式难忘而富有意义呢?

    

    呈现合适的仪态

    

    成人仪式大都有老师和父母的参与、陪伴,因此在成人仪式的过程中,应该展现良好的仪态风范,并以此表达对师长、家长的敬重之心。

    

    ◇仪态文明

    

    仪态应显得有修养、讲礼貌,与同学打招呼时应文明用语、动作得体,与老师、家长打招呼时应谦逊、礼貌,仪式进行时应保持安静,学会聆听,自觉维护会场秩序。

    

    ◇仪态自然

    

    参加成人仪式时,应该既要规则庄重,也要表现得大方实在,不虚张声势、不装腔作势,表现自然得体。

    

    ◇仪态敬人

    

    参与成人仪式的老师和家长都是成长路上最为重要的陪伴者,仪式传达的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感恩。这种感恩的传达体现在仪式的每一个环节,在仪式中,应该通过每一个举止、神态表达对父母、老师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表达合适的情感

    

    成人仪式是一种告别,也是一种感念,一场难忘的成人仪式必然是倾注感情的仪式,那么18岁的成人礼上我们最该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呢?

    

    ◇感恩

    

    我们应感恩父母的多年教诲,感恩老师的一路相随。对父母说一句真心的感激,给老师献上一声深情的问候都是感恩的最好表达。

    

    ◇感激

    

    感激同桌至情至性的陪伴,感激好友相互守望的鼓励。成人仪式是成长的标志,却也在挥手告别中学年代。给伙伴一个拥抱,一切感谢尽在不言中,给同学一个笑脸,曾经不愉快都烟消云散。

    

    互动体验

    

    1.有同学认为成人仪式其主要功能在于宣告个体的独立,于是他们认为成人仪式举行后他们是这样:

    

    情景:成为年满18岁的公民,什么“未满18岁禁止入内”统统消失吧,网吧,我来了,游戏厅,我来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