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笑对苦难,爱共今生
第八章 笑对苦难,爱共今生
——记“一家之主”朱邦月
开篇寄语
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个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四十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
这个最为普通的中国男人,以病残之躯的微弱之火,照亮着在别人眼里异常坎坷的生活,虽然生活艰难,但,此处依然有光明。
动人风采
我的父亲不是生父,我的生父在我还没有降临人世前便过世了,我是遗腹子。第一次知道这一真相是我很小的时候因为在家无聊翻箱倒柜时发现了镶在镜框内的生父遗照,那时人们的照片多是一寸的小照片,这张大大的“陌生人”的照片使我觉得非常稀奇,于是便拿了出去玩,我的邻居阿姨看见了就告诉我,镜框里的“陌生人”才是我真正的“父亲”,但已经死了,而我称之为“爸爸”的那个人,其实是我的后爸。听完她的话我觉得这是天底下我听到的最好笑的事情了。
我的父亲——就是我称之为“爸爸”的那个人,对我几乎是百依百顺。小时候上街我总是喜欢和他一起去,因为如果我看中什么玩具他二话不说的就掏腰包,更别提顺手买几颗糖果什么的零食——要知道,在物质贫乏收入低微的七十年代即使是几颗糖果也已经是奢侈的消费了;而若是和母亲一起去,她多半是要我在地上滚得一身泥了才骂骂咧咧心不甘情不愿地买一两颗糖果打发我。
就算没有和父亲一起上街,他也时常会带一些惊喜给我。比如突然从口袋里掏个苹果或者从袖口里变个橘子出来,那是他下班特意去街上转一圈的收获;或者打开随身带的饭盒,让我看看里面——有的时候是一块煎得金黄的鸡蛋,有的时候是一两块排骨或者粉蒸肉,有的时候也可能是鸡肉鸭肉,这意味着我的晚餐将变得丰盛。而每次我欣喜若狂的将父亲饭盒里的菜夹到自己的饭碗里时,母亲总是恶狠狠地骂我没良心,要我把这些到口的美味让给父亲,因为那是父亲在单位提供的井下班中餐里省下来的。于是我便会虚情假意地把鱼肉夹到父亲的碗中让他吃,而父亲总是笑眯眯地将鱼肉在嘴边虚张声势地咬一口后完璧归赵地将它们放回我的碗里。母亲对父亲说,你别什么好吃的都给他吃,谁知道他长大后有没有良心。我的父亲总是嘿嘿一笑说,以后的事谁知道。美味失而复得,我骄傲地扬起头朝母亲瞪一眼以示胜利。
——《我的父亲不是生父》
朱邦月,68岁,邵武市邵武煤矿的一个普通退休职工。朱家有4口人,他一条腿被截肢,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得了绝症,吃喝拉撒都得靠他照料。这是个因一个眼神、一句遗言组成的家!39年前,撒手人寰的朋友,留下怀着遗腹子的妻子,以及一个两岁的病儿,朱邦月义无反顾地走进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当起继父和丈夫,开始了旁人认为绝无可能的“爱”的马拉松。
邵武煤矿宿舍楼33幢,一楼一间50多平方米的简陋的房子,这是朱邦月的家。妻子朱玲妹今年已63岁,她静静地坐在一张特制的竹椅上,两条腿用一根皮带绑着,医生解释说,这么做才能防止她的两腿不由自主地张开,否则疼痛无比不说,还会把她连人带椅掀翻在地。大儿子顾中华,直愣愣地坐在椅子上,他只能用眼睛问候客人,从喉咙里硬是吐出几句口齿不清的话语。小儿子朱邵华今年39岁,他的双手双腿已经萎缩得比“芦柴棒”还要细。
他们三人还有个共性,说话时眼帘都要艰难地向上一翻,以至于邻家小孩将他们称之为“机器人”,但只要有电源,机器人还能走动,而他们三人的生活,几乎都已被定格在床和椅子这两点之间,连个家门也迈不出。他们3人都是“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南京军区福州总院一位医生介绍说,这种病的症状是逐渐失去力气,然后是无法控制手脚,最后瘫倒在床上,直至死亡,目前仍无药可医。
18年来,近5000个日夜,他每天这样坚持走过。
5:30,起床,以前是给病腿上药,如今按摩脚,然后装假肢。
6:00,他开始打扫卫生、拖地板,洗米做粥。半个小时后,帮母子三人穿衣,他的双臂要穿过妻儿的腋下,腰间发力,才能把他们抱起来,妻子和大儿子已没有活动能力,加上他自己腿脚不利索,给妻儿三人穿好衣服后,即便是寒冷的冬日,朱邦月也常常折腾出一身汗。
接着,端水、挤牙膏,帮助妻、儿洗脸刷牙,并在床上给妻子和大儿子喂早餐。
8:00,朱邦月搬来一张特制的中间镂空的木椅,将卫生便桶放置其中,一个又一个,妻子和儿子坐在架子上方便,并擦洗干净。
9:00,服侍完妻儿后,他上街买菜。朱邦月说,他逗留的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一小时,因为以前曾发生过老婆、儿子摔倒在地上,动弹不得。
11:30,朱邦月用自制的轮椅将妻子和大儿子拖到厨房去吃午餐,帮他们装饭、夹菜,妻儿的病情重,经常无法自己吃,他就一口一口喂。饭后,逐个将妻儿抱去解决排泄问题……
12:30,大多午睡两个小时。
17:30,服侍妻儿吃晚饭,和午餐的过程基本雷同。
18:00,将妻儿逐个拖进拖出弄到杂物间去洗澡(几天一次)即使夏天,洗一个人也要耗费他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到了冬天,一个人要洗一个多小时。
2:00,帮母子三个脱衣服,抱起他们放到床上,用皮带将妻子和大儿子双脚捆住,盖好被子掖好被角……为了避免一种睡姿造成他们身体的麻木和痛苦,夜间朱邦月还要起床给他们逐一翻身,一个晚上,差不多起三次床……
服侍完妻儿睡下后,朱邦月常常会坐在客厅抽一根烟,抚摸着自己痛楚的腿,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20年来,我的脚只好过半年。”朱邦月说,一瘸一拐的腿经常钻心地疼,疼得我全身发抖,直冒冷汗……
“过了年我就69了,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才72岁……我把钱存下来,即便有一天我先走了,母子三人还可继续生活,我不知道这些存款,能让他们撑多久,但能多过一天就是一天。”朱邦月说这些话时,很坦然。
引申体悟
科威特著名作家穆尼尔·纳素曾经说过:“责任心就是关心别人,关心整个社会。有了责任心,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这就是考验,是对文明的至诚。它表现在对整体,对个人的关怀。这就是爱,就是主动。”
韩惠民,一个普通的保安,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
经大忠,时任北川县县长。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
5月14日下午,经大忠带领工作人员在废墟中救起了一个小女孩。当他抱着孩子往担架跑的时候,孩子一直在哭泣。经大忠摸着她的脸,安慰她:“别怕,孩子,爸爸救你来了!”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动容。
地震发生后,经大忠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他说,“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舍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获救。”震后,北川县城大部分被埋。经大忠家中的六个亲人全部遇难。
当险情突袭,当灾难涌来,他,县长,急匆匆地挽救着一群群村民,却顾不上自己的至亲……
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李桂林、陆建芬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他们自觉主动地把传递知识、奉献爱心作为自己的责任,他们洁身自好,摆脱物欲横流的拜金思潮,构筑内心的宏伟蓝图。阎肃写下这样深情的评价:星星和月亮在一起,桂林和建芬在一起,太阳和温暖在一起,桂林和建芬了不起!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责任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浇灌的花朵。承担责任不仅是人应该具备的品德,承担责任也提升你的人格——责任让人美丽。
心动行动
1.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证合理。
2.班级开展“肩负责任”的主题班会,交流探讨你对责任的理解。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