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第五章 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开篇寄语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人类已经从最初的茹毛饮血到现在的科学饮食,食品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基本的果腹功能之外,更像是一项艺术创作。本来平淡无奇的食材经过巧妇之手,便幻化出万千造型。
我们热爱食物,欣赏食物。但是有一天,我们却发现食品中也暗藏危机,舌苔品尝到的不仅是世间百味,还有各种隐藏巧妙的毒素;胃中消化吸收的不仅是我们需要的营养元素,还有各种添加剂、抗生素,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下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家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将不断完善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让我们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美丽宏图
2010年,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对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做了详细精致的讲解。看着那一幅幅诱人的图片,听着那一段段优美的讲解,仿佛眼前的食物伸手可及,方寸屏幕正散发着阵阵香气。这就是人对食物最本能的反应和需求,唇齿之间的研磨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养分供给和美妙的味觉享受。
食物,是我们生存下去的最基本保障。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不能保障无异于天塌地陷。
我国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在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全球幸福度调查”排名中,中国在124个被调查国家中排名92位。我们幸福吗?回首过去,我们的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依旧觉得自己不幸福呢?88%的接受调查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物价、房价是制约民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便是食品安全。我们可以认为物价、房价是经济运行周期性波动反映在某个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呢?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食品安全则完全是我们可以预防和根治的。三聚氰胺、染色馒头、毒大米、地沟油等这些所谓的“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接二连三被揭露出来,民众的心理接受底线也在步步下调,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我们掌握了先机;在科技腾飞的时代,我们也能够抢占鳌头。我们为已经取得的各项成就而欢欣鼓舞,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但在食品安全这一问题上,我们是否也该好好反省呢?
国家在食品安全上也是一直全力防守,保护老百姓的食品安全。2009年6月1日,国家首部《食品安全法》出台,从立法奠定了现代食品安全监督体制的基础,并确立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框架。而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十二五”规划》中,政府也提出了“十二五”期间食品安全标准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是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到2015年基本解决现行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
二是加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建立基本符合我国国情的、与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相适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三是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机制,提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四是强化标准宣传贯彻和实施工作。
这既是政府对民众的承诺,也是政府为自身下一阶段工作提出的严格要求。我们相信一个有责任的政府、一个敢担当的政府,一定能够切实履行其对百姓许下的诺言,一定可以还百姓一个放心的餐桌。
与此同时,国家在绿色种植、绿色养殖方面也加大了政策扶持,农业科技的创新和普及将会为我们的食品安全增加一道强有力的防卫线。以南京为例,南京市政府提出在接下来的工作规划中,将以有机农业为引领,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实行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推进种子种苗、基地生产、加工营销等整个产业链的标准化生产,着力引入生态园区建设的规划理念,全面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及产业生态链等方式形成农、林、牧、渔业及其延伸的农产品之间的产业共生体系。
严格的监管体制、明确的行业标准、高效的管理举措,在政策引领和技术支持的双重作用下,我们相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食品安全这一痼疾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理,老百姓的菜篮子、饭桌将会更加健康和干净。
作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行动来支持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呢?我们应该如何捍卫自己的权益、推动国家食品安全工作的进展呢?在今后的生活生产中我们应该加强参与意识和参与度,真正融入国家十二五建设的大潮中去。有专家指出,公众参与程度的差别,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在食品安全监管中最大的区别。这既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因素,也与我们消费者的参与意识有关,我们必须加强权益保护意识,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的时候,应该勇敢地站出来,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对于社会上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揭发检举,使得挑战食品安全的不法分子无处藏身。这既是保卫我们自身的利益,也是我们作为一名公民应尽的义务。
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文化,在历经时间的淘洗之后,愈发显现出悠远的韵味和奇妙的意蕴。饮食不仅仅是我们的一项基本生活事项,也是一门精致的艺术。在快餐文化告诉发展的今天,传统饮食文化更加凸显出其魅力。危害公
众食品安全的事件,既是对公众权益的挑衅,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挑衅。展望未来,在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在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支持的合力中,根治食品安全这一顽疾,我们信心满怀!
引申体悟
食物,是一个民族发展繁衍的最基本保障,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最朴素表征。如果一个国家的餐饮事业被一桩桩行业丑闻所笼罩,民众怀着忐忑的心情去品尝貌似精致的菜肴,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发展之路将在何方?文化传承将由什么来承担?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
被三聚氰胺哺乳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民族,一个靠地沟油烹调美食的国家,一定是一个病恹恹的国度。“十二五”期间,国家已经下决心着力建成较为完善的法规标准、监测评估、检验检测、过程控制、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应急管理、综合协调、科技支撑、食品安全诚信和宣教培训等10个体系,从源头上铲除食品危机滋生的温床。
这既是对自身生命的保障,也是对民族文化的敬畏。
心动行动
查阅相关资料,谈谈你对“地沟油”、“假鱼翅”事件的看法。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