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城弃甲

下载APP

丢城弃甲

丢城弃甲

    

    《诗经》有云:“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美好的诗,一如爱情,一如诺言。

    

    三千年前,蒹葭苍苍的河岸,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她空灵曼妙,飘然若仙,让人心生爱慕。他锲而不舍地往来寻找,只为换取她的一个回眸。

    

    自古情爱,令人黯然神伤。它轻浮又深沉,在佛经里是尘劫,在诗里是恋慕,落在词里又为缠绵。

    

    乱世荒年,莫说名利富贵,连爱情都动荡不安。她在江宁的日子,不缺诗酒风月,不忘金石字画,但登临城墙,寻访古迹,看暮霭炊烟,落日楼台,总不免伤怀。

    

    赵明诚虽忙于政事,每天却会给她一盏闲茶的时光,她也欢喜知足。她的爱,似落雪白梅,洁白无瑕。

    

    想当年,他的世界也曾蜂喧蝶舞,她深晓人世知心难求,亦从容接受。数十载的陪伴,分分合合,来来去去,她的生命里也只有一个赵明诚。

    

    若非他懦弱弃城,丢下江宁百姓,丢下她,她亦不会心灰意冷。对这个男子,从相识到相知相守,她都是称心的。纵有些许缺憾,亦是忽略不计。

    

    春寒料峭,万物半梦半醒。李清照每日炉火中温着酒,这清寒天气,唯酒可以消闷释怀。

    

    南宋王朝的君臣也是握着手中的杯盏,浑浑噩噩荒唐度日。他们不知道,哪一天,当下拥有的一切,又会在顷刻间破碎。被伤过的心,总是那么脆弱无助。

    

    果然,御营统制官王亦准备利用江宁知府调动间隙,在江宁城内起兵作乱。此事被江东转运副使李谟察觉,并及时告知赵明诚,寻商对策。

    

    然赵明诚接到调任湖州太守的诏令,故并未将此事放于心上,亦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李谟深知军情险急,于是未雨绸缪,自行布阵,以防不测。

    

    是夜,王亦纵火为号,起兵谋反,试图肆意烧杀抢掠。好在李谟早有防备,成功击败王亦,制止了这场叛乱。

    

    拂晓,李谟匆匆前去给赵明诚汇报平叛详情。竟不知赵明诚与通判府事朝散郎毋丘绛、观察推官汤允恭,于夜间趁兵乱之际,从城楼悬下绳索,弃城而去。如此劣迹,史称“缒城宵遁”。

    

    自古天地有成有败,成者得意,败者谦逊,倒也无妨。然他未战而逃,于月黑风高日,不顾全城百姓,丢下相濡以沫的妻。此番作为,为世人不齿。

    

    若当日叛军攻了城池,那满城百姓,谁来保护?陪伴他浮沉数载的李清照,又该何处躲藏?这个怯懦的男子,一生痴迷金石字画,辗转风花雪月,早失去了一腔正气,一身傲骨。

    

    他仓促弃城,让李清照心灰意冷。在她眼中,他虽是文弱书生,却不失气节。虽做不到力挽狂澜,亦不至于丢城弃甲。

    

    想来,大宋河山会如此不堪一击,皆因了这些软弱无能的君臣。若他们放下手中的杯盏,金戈铁马,纵横沙场,天下或许会是另一番境况。

    

    多少巾帼不让须眉,李清照的爱国之心,胜过赵明诚。柳如是的风骨,钱谦益也汗颜。而李香君血溅桃花扇,让亡命天涯的侯方域,亦羞愧得无处躲藏。

    

    情到深处情转薄,若无太多期许,今时亦不会这般失望。事已至此,怪怨只是徒劳,她不说,他心存歉意,错误已不可挽回。

    

    因为缒城宵遁之事,赵明诚被罢了官,原本要调任湖州太守,也就作罢。一时间,江宁城有了许多闲言碎语,嘲讽讥笑。但战乱未息,人心惶惶,这些流言,若粉尘一般,转瞬飘散。

    

    不可畏惧,亦无所畏惧。人间无处不纷扰,梦里向往的林泉,还在遥远的地方。这个春天,来得有些迟,微微凉意,却刻骨难忘。

    

    三月三日,为传统的上巳节。这天,古人会宴饮、游玩、踏青。《宋书》引《韩诗》:“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

    

    杜甫有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说的是旧时长安水边的曼妙之景。这一日,文人雅士、清丽佳人携手踏青,饮酒清谈。或为一场花事,或为一个约定,或仅仅只是出门晾晒清冷的心情。这时的秦淮河畔,嫩柳新芽,春波潋滟。江南是这般富庶锦绣,倘若金国战马不踏足这片净土,那么南宋王朝守着这半壁江山,也没有什么不好。

    

    风景千姿,世情百态,多少无理的争夺,习惯便好。任凭岁月荏苒,李清照诗心还在,她的文采,恰如河畔的春风,吹之不尽。

    

    这日,李清照召集亲族聚会饮宴,心有感触,写下一阕《蝶恋花·上巳召亲族》,记述一段心情。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当时,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一个美丽的春光月夜,宴席散去,她却心事恹恹,毫无欢意。几番辗转,所梦的,依旧是汴京的宫阙城池,水色山光。

    

    江南繁花月影,美酒佳肴,一切恰到好处,雅致风流。她本该如南宋的君臣一样,偏安于此,迷醉这里的风物。可她内心始终激荡不已,当下纷乱的政局,如何能安?

    

    醉里插花,不过是强作欢颜。欧阳修《洛阳牡丹记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想那城中,每逢春来,皆遍插鲜花,饮酒尝鲜。然三春易逝,红颜已老,家国不再,前庭的花,后院的竹,不过是幻景。

    

    人生无不散之筵席,赵明诚此次被罢官,心中也再无意于仕途。江宁亦非久留之地,他们需寻一静谧之处,重新打理心情,安身立命。

    

    风雨乱世,时局不可逆转,能做的便是避而远之。只是苍茫人世,何处才有陶潜笔下的世外桃源,可避灾躲祸,得一世安宁?

    

    《金石录后序》有记:“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夏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

    

    这个春天,百花纷纷争放,而他们又开始仓促奔走。远山逶迤,流水淙淙,那遥远的路亭,又将会邂逅怎样的风景,遭遇怎样的灾劫?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赣水之滨,那里的日月山川,会不会是另一种悠远明净的景象。

    

    来不及与江宁的草木作别,便已登上远行的船只。晚霞如画,世事沧海,他们携带了大量的金石文物,于江水之上,慢慢漂流。

    

    过芜湖,途经乌江,李清照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曾经那个词风婉约的女子,有了如此舍生忘死之气概,令天地为之惊心,鬼神为之改色,奸佞为之却步。

    

    当年项羽兵败垓下,逃至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渡江,回到江东之地,重整旗鼓,以图霸业。项羽却觉无颜重见江东父老,回身苦战,杀敌数百,终拔剑自刎。

    

    不肯过江东。他不迟疑,不退步,不逃避,此等英雄,令李清照心生敬畏。而大宋的君臣,先是割地求和,后又偏安江南,如此软弱,令其愤慨交加。

    

    至于那个曾经与她苦乐相随之人,弃城逃逸,更令她无言以对。想来人世无成无败,无可有,无不可有,这种种恩怨悲欢,到底是要解脱的。

    

    江山已改,志士犹在。多少南宋名将,如岳飞、韩世忠、宗泽等人,仍怀悲愤之情、报国之心,愿挥师北伐,收拾旧日河山。

    

    若有男儿之身,李清照定会如岳飞般,拔剑起舞,奋力御敌。奈何,岳飞这样骁勇善战、精忠报国的名将,亦被人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在风波亭,成为千古之叹。

    

    天地间,熙熙攘攘,前路渺茫。只是,硝烟过处,万里江山,空无一物。平畴远山,樵夫在耕作;闲庭风日,凡妇在织布。谁还记得,他人曾经有过的成败荣辱。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