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守清贫,但得丰年

下载APP

安守清贫,但得丰年

■■■

    

    安守清贫,但得丰年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午后喝了几盏茶,沉浸于文字中,不觉日影飞逝,夜幕来临。落霞依稀还在窗前,不过一炉香的时间,月影已至。瞬息万变的光景,恰似起落无常的人生。山河变幻,人世沧桑,千年岁月渺若微尘,我们都只是往来于天地间的蜉蝣。

    

    立冬后,日短昼长,更觉光阴催急。人生得闲则贵,与钱财无关,但若太过清贫,于身心皆是无益。我有过飘零,守过清苦,自知人生多艰。这世俗之事,我虽不多参与,却也领教过它的冷漠。

    

    这些年,可以荒芜心事,省略烦琐,却始终不敢倦怠文字。除了日常的养花喝茶,偶尔出游山水,也是为了滋养闲情,温润笔墨。心里默记,丰年想着灾年,富时念着贫时。如此,纵往后处艰难之境,也能解脱出来,不必苦于纠结。

    

    搁笔歇息,享用美酒肴馔,安逸且舒心。江南风流富庶之地,秋日赏菊吃蟹,喝酒吟诗是雅事。深深庭院,曲榭回廊自有一段幽趣,然柴门人家,一年中亦可奢侈几回。自古文人多落魄,但无论置身何境,总不失风雅,不丢骨气。

    

    于生活,我不会奢侈浪费,却也不肯太过俭约。珍爱自己,是多年寒窗书写实在不易,张弛有度,是不负上苍给我的这点才情与福禄。虽说简衣素食,让人稳妥踏实,但安享荣华,也未尝不好。

    

    人生妙境,自当是顺达时不骄,落魄时不惧,受得起饱暖,也忍得住饥寒。快意时,赏花饮乐,玉壶买春。潦倒时,粗茶淡饭,也不觉委屈。我虽骄傲,却也不固执,心中持一份信念,起落浮沉也不那么重要了。

    

    古人云:“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所言是,清贫之境,可促使人读书,虽穷苦却顺遂。因无奢靡的物质所扰,则心思清明,安于学业。若一朝功成名就,便易将诗书抛开,反丢了志气。

    

    千百年来,朴素的民间,避奢华之风,以节约为美德。于耕种的农人来说,怎能岁岁是丰年,有太多不可预料的天灾劫难。若平时勤劳省俭,日积月累便有余粮闲钱,当遇到荒寒年景,自不必担忧衣食温饱。

    

    母亲常说,大吃有如小赌。她一生节俭,从未有丝毫的浪费,或是纵容自己一次。她持家有道,衣食俭朴,对我们虽多宠爱,也是十分严谨。数十年如一日,纵后来家境宽裕,手上富足,她仍旧保持俭朴之风。

    

    但母亲为人慷慨大度,内心温暖良善。每逢客至,她皆是尽其所能,拿出家里所有的好酒好菜,殷勤招待。对路过的乞丐,她亦是心生怜惜,出手阔绰。对村里的孤寡老人,她更是万千悲悯,给他们银钱,以及物品。

    

    母亲说,她素日节俭,是怕遭遇困境,身陷窘迫。父亲多病,几番住院,花费许多银钱,母亲从未借人半分。可她却时常取出自家的积蓄,帮助亲友,解人难处。她一生慈悲行善,积了功德,只求家宅平安,免去灾祸。

    

    世间种种,都有天意。纵是你一生茹素积善,不骄纵奢侈,也未必能事事遂心。父亲不仅是寻常的种田人,也是一名乡村郎中。他的勤劳节俭,犹胜母亲。他如临波秀竹,直节不屈;若立霜之梅,凌寒不落。他坚毅如山,倾尽全力支撑这个家。

    

    父亲行医乡里,妙手济人,日夜穿行,为赴病客之约。悬壶世上,无愧于心,自己却总被病痛相缠。那时我虽年幼,然记忆里,父亲无数次在风雪之夜,问诊归来,蓑衣斗笠上,盛满霜雪。夜里炉火不断,有母亲为他温好的姜茶,以驱入骨的寒气。

    

    这般辛苦,为解世人疾病,惠誉村乡,也为挣取银钱,养家糊口。人世漂泊,灾劫重重,父亲这一生,几次病重,侥幸脱险,最后一次终未保得住性命。于他,虽说是解脱,但终留遗憾。

    

    他一生清简,身无长物。留下几箱药草,几片茶饼,还有十余瓶未饮的老酒。落满尘埃的药箱,藏了一小沓古旧的钱票,陈味甚浓。无论他心里把这人世看得有多贵重,到底是万般带不走。

    

    行笔至此,一阵酸楚,忽而泪落不止。有一股悲意,直抵内心深处的柔软,不胜感伤。相离几载,也不知父亲在那个世界,是否安然无事。寡言沉默的他,应该还是独自往来,是否仍要披星戴月,问诊邻乡?又或是独酌残酒,于灯下静读神农古卷?

    

    我知他习惯了孤独,只是怕他过于忠厚,被人所欺,无处言说。怕他行走在荒凉阡陌,寂寞深林,找不到归路。我愿他早已转世,忘记这一世人生,做一个旷达洒脱之人。投生于富贵人家,安享闲逸,再无灾病,喜乐平安。

    

    如此,我亦可心安,不必时常愧疚,不得释怀。今时我在江南胜地,临太湖烟水,与梅相伴,诗酒琴茶,衣食无忧。每年早春,心念着寄几两新茶,给父亲尝鲜,已是不能。斟饮好酒,想着寄两瓶给他品味,人去无痕,亦只好作罢。以往不以为意之事,如今竟这样的难。

    

    也曾清贫一身,落魄不堪,但坚持读书写字,志气不减,将逆境当作顺境,才走了出来。后稍有名利,也不忘苦寒之时,更不忘父辈乃农人出身,当勤俭自持,不可奢靡。

    

    然人生只有一次,我亦不能对自己太过苛刻,况光阴仓促,更应顾惜身体,善自珍重。飘零太久,再不能像幼时那般,与亲人朝夕相见。但日子,依然要过得有情有味,让自己幸福,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

    

    读书人,多是心思清坚,有风骨。清贫是顺境,华贵也不傲慢。我是悲时不肯言苦,喜时也从容自若,若有了境界,心意自然,人生何处不清安?往日的千辛万苦,也只是寻常,现前的美好光景,才是真真切切。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