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章 漂泊流转

下载APP

第二八章 漂泊流转

第二八章 漂泊流转都说,若是重来,定会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段缘分。可流去的时光不可回头,纵算重来,亦会有许多不可避免的遗憾和预料不到的结局。

    

    守住初始简单的爱方是幸福。之后所有的过程,所有的修饰,所有的删减,都回不到当年的纯粹的爱。为了一段情跋山涉水、万劫不复,誓死换取的幸福又为何这般不知珍惜?既然是相爱,又为何要相负?人生果真是一出戏,不知是别人演技太高,还是自己入戏太深?

    

    时光还在,你还在,我如何敢轻易背誓弃约?他们没有背叛,只是被无涯的岁月弄得流离失所,辗转难安。陆小曼始终在上海滩挥霍,挥霍钱财,挥霍青春,挥霍灵性。徐志摩每日为钱所迫,写信盼着陆小曼可以放弃上海的一切,伴他似水流年。

    

    他省俭过日,为了钱困顿落魄,几件旧衫频繁换洗。他所有的钱还不够支付上海的家用,于北京则是寄人篱下。纵是返回上海,陆小曼对之亦是疏离冷淡,脸上再无以往的热意和柔情。而徐志摩则依靠那点薄弱的爱始终对她千依百顺,他的无限纵容让陆小曼更加随性妄为。

    

    人间春色、万物生灵皆有着不可言说的美丽和绿意。而世事却纷乱起伏,让人心思难定。林徽因的肺病日趋严重,她不能再操劳事业,移居香山双清别墅静养。虽是静养,素日里相交的文友时常去山间探视,三五知己聚集一处,煮茗论诗,亦算是雅致静好。

    

    香山双清院的日子当为徐志摩最为珍惜的光阴。而山中清新的风景,淡雅素净的林徽因,亦为他灵感的源泉。徐志摩曾说过,也只有和林徽因在一起,才可以让自己的灵魂真正释放。那时候方能看到徐志摩久未流露的笑容以及隐藏起来的浪漫。尽管他内心牵挂陆小曼,爱着她,但他们之间不知何时开始有了停止不息的争吵。

    

    林徽因是温和的,可以抚平他的哀伤,他的疲倦。他原只是爱慕陆小曼的风情妖娆,可如今却企盼她可以简净安然。他愿用所有的热烈换取此时的平淡和未来的安稳。幸福是多么奢侈,人在无奈时会有太多不确定的抉择,这些抉择会影响以后的一切。遗憾、痛苦、烦扰以及后悔,都会如约到来。

    

    后来,林徽因所在之地则成了徐志摩心灵的休憩之所。无论是凡城闹市,还是名山胜境,只要有林徽因在,则无忧患、无烦喧。她永远那般清澈如水,风日静美,在人间四月,那么飘逸,又总不生情愫和挂碍。

    

    无论日子多么糟糕,多么不如意,他始终在过着。徐志摩是一个坚韧的人,这般无有尽头的付出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但他决不轻言放弃。世上最让他无法割舍的还是情爱,是那萦绕一生,消散不尽的缘和劫。

    

    一场突如其来的劫数灾祸让原本错乱的心情更加悲痛。母亲病逝,这位人世至亲至爱之人就这样仓促离开。尽管在一起相伴相守的时光那么短暂,但生养深恩朴素庄严,当永世不忘。

    

    多年来,他如荡子漂泊不定。母亲的牵挂一路相随,虽亦守孝知礼,却到底心中有愧。他对张幼仪的辜负,一直让父母烦忧、痛心,他和陆小曼的情结也让双亲伤心恼怒。但善良的母亲终究原谅了他所有的过错,接受他生活的全部。

    

    世间唯父母之爱无私伟大,只问付出,不计回报。倘若不是陆小曼傲气,不肯俯身低眉,徐申如亦不会那般气恼地断了徐志摩的金钱,让他如此奔波。又或许,生活从容,他可以闲庭信步,就不会发生后来那样惨烈的悲剧。

    

    母亲只是一个寻常的江南水乡女子,有着中国传统妇人的勤劳和美德。她此一生安分持家,相夫教子,用她柔弱纤细的双手托起徐家的天下。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看似漫长,实则简短,再完美的一生也会存有遗憾。生死瞬间,带不走依恋不尽的世情,只是过往种种亦在顷刻归还天地。

    

    回到故乡硖石,宅院一切景物楼台如故,只是人事流转改变。母亲的音容笑貌一直都在,不会走远,她的千恩万情此生也无以回报。怪自己半世匆匆漂流,一直在行走,不能承欢膝下,晨昏定省。他多情深情,唯独对父母有太多的淡漠和亏欠,一旦辞别,天上人间再也没有机会偿还。

    

    都说,若是重来,定会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段缘分。可流去的时光不可回头,纵算重来,亦会有许多不可避免的遗憾和预料不到的结局。愿来生,她行走在红尘路上,亦可步步生莲。

    

    陆小曼随之赶来硖石。这个地方,她一生只来过寥寥几次。唯独新婚那简短的两个月真的愉悦欢喜过。这个宁静的江南小镇原本让她感觉亲切而美丽,因为她今生至爱之人生长于此。可每一次,徐家二老的排斥、冷落,让她心生寒凉、疏离。

    

    徐志摩母亲病逝,陆小曼吊唁戴孝,却被拒之门外。她温热的心被无情地撕扯,对徐家来说,仿佛她从来就是那个多余的人。她可有可无地存在着,以一个虚拟的身份,不被认同和接受。世俗像一把利剑,宰割着她的自尊和骄傲,亦粉碎了她残余的一点热忱。

    

    张幼仪的地位永远高于一切,徐府上下对她的尊重远胜过对陆小曼的。陆小曼在上海的种种事迹,她的自甘堕落,她的风尘招摇,人所尽知。于她,硖石不过是一个客栈,曾经她和徐志摩居住的中西合璧式的二层楼婚房亦格外陌生。诗意安稳的时光随着那场突如其来的战火一起焚尽,荡然无存。

    

    可徐志摩依旧护着爱妻,愿为她做主。母亲离世,他已是悲恸万分,父亲如此不通情理,让他更觉烦闷。为了维护陆小曼的颜面,徐志摩不惜和徐申如激烈争执,告知他,不尊重陆小曼便是不尊重他。最后,父子二人不欢而散。自此,徐申如对陆小曼更无好感,而陆小曼也哀莫心死,对硖石再无眷念。

    

    她依旧回到她的上海滩,如意尽欢。而他则回到北京,为了钱继续奔波,褪不去一身铜臭。他说:“母亲去世,我奔波往返,如同风里篷帆。身不定,心亦不定。”他多想有个安稳的家,哪怕白日奔劳,只要回去时,有爱妻于身边,暖茶热饭,温存软语,亦不惧千灾百难。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那个秋天,恰逢陆小曼生辰,徐志摩为她写下最后一封信,感伤之情令人痛惜。人生有太多无法预测的故事,与子偕老,但谁也不知道同你白头的那个人会是谁。他们之间虽有矛盾和争闹,但也算得上恩爱夫妻,有过生死相随的诺言,彼此用尽了真心。

    

    “今天是九月十九日,你二十八年前出世的日子,我不在家中,不能与你对饮一杯蜜酒,为你庆祝安康。这几日秋风凄冷,秋月光明,更使游子思念家庭。又因为归思已动,更觉百无聊赖,独自惆怅。遥想闺中,当亦同此情景。今天洵美等来否?也许他们不知道,还是每天似的,只有瑞午一人陪着你吞吐烟霞。……我真是想你,想极了。”

    

    这该有怎样的度量方能忍受陆小曼如此任意妄为、不懂自爱。她的不知避嫌,她的固执己见,以及这天南地北的相思,让他心痛难当,无法消遣。他愿为了爱继续忍受,等待有一天,陆小曼可以心静安然,伴他暮暮朝朝。

    

    可他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他以为于人世还有漫长的路程,有足够的时间让他去等待,去爱。却不知尘缘有限,生死早定,有些人可以百岁长安,有些人则只有短短的三秋十载。在劫难面前,你无法不去低头,纵有翻云覆雨之能,亦不可更改历史的结局。

    

    他曾经写过那么一首诗,叫《云游》。他此一生愿幻化为云,自在轻盈,飘逸无羁,可以飞渡千山暮雪,穿越唐诗宋韵,去看一场秦时明月,去感受一阵汉时的风。若说有梦,他今生圆的梦则是幻作烟云,无形无迹,不生不死。

    

    云游

    

    徐志摩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只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